道德经:“上善若水”,才是人生至善。

道德经天人合一上善若水(道德经上善若水)(1)

《道德经》中,老子说:“上善若水”,人生最好的德行是如水一样的状态。

水的特性就是避高处下,顺流而行,滋润万物,没有与万物去争夺,能够随时的顺应低位而流淌,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这也是道家“顺应自然”的核心思想。

不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主导,能够顺应外在的光复规律,无论成或败,得与失,都能坦然顺应,这便是人生至善的境界。

有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之中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还有一件是老天爷的事。

我们能做好自己的事,管不了别人的事,同时也阻挡不了老天爷的事。

道德经天人合一上善若水(道德经上善若水)(2)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今天吃什么,开不开心,皆由自己决定,天气如何,狂风暴雨,我们也不去妄图主导。

人常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我们能够决定的,就是我们人生的那七分事,还留三分交给了老天爷。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只管去做,剩下的交给天意。

但是反观很多人生,正是不能完全透彻的领悟这一层思想,所以总是执念于那些我们左右不了的客观事实上面,最后让自己产生了很多的烦扰。

人生,所有的过于在意,都会让自己产生无尽的痛苦。

道德经天人合一上善若水(道德经上善若水)(3)

古代有一个神射手叫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在没有射下来太阳之前,有这样一个事情。

他经过多年的勤奋苦练,加上自己的天赋,射箭的技术非常精通,而且无论什么姿势,都能射中靶心,从来不失手,很多人就对他充满了敬意,也把他的高超技术传扬出去。

后来有一天,夏王刚好经过后羿的家乡,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希望一睹后羿的风采,就把后羿传召过来。

夏王拿过来一块一尺见方的靶子,用手指着,就对后羿说:“我想请你展示一下你的技术,如果你射中了目标,我就赏你万两黄金,如果你射不中,我就收回你的1000户封地,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之后一言不发,面色有一些凝重,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台,他取出弓箭,搭上弓弦之后,手心开始出汗,手也开始抖了起来。

尝试了几次之后箭也没有射出去,最后下定决心,当箭射出去的时候,后羿的脸色一下白了,因为箭根本就没有射中靶子。

道德经天人合一上善若水(道德经上善若水)(4)

又尝试了两次之后,还是像第一次的结果那样糟糕,于是他收拾了弓箭,勉强的带着微笑跟夏王告辞,离开了这个地方。

夏王就问:“后羿平时的射箭技术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这一次总是失利?”

旁边的人就对他说:“平时后羿射箭的时候是在平常心的状态下,水平可以自然发挥,这如今你对他有了奖罚的规则,他的心就难以平静下来,水平自然也不能发挥好。”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完全的释放自己的人生,完全是因为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所以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做人的时候过于在意别人的言论,所以总是束手束脚。

其实越是拘束,越是在意,人生就越是糟糕。

不妨有一种坦然顺应,就如同老子的“水”一样,能够顺流而下,不刻意强求,也没有居功自傲,不在乎外界的所有是非,这便是人生至善的境界。

道德经天人合一上善若水(道德经上善若水)(5)

《金刚经》中说: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人间所有执念,都抵不过一颗平常心。

有一个年轻人到一个老者那里和老者聊天,老者要帮年轻人看手相。

老者跟年轻人说了一番之后,让年轻人把拳头攥起来,老者指着那条生命线告诉年轻人说:“生命线,有大部分是握在手心里,遮住的那部分是我们能够掌控的人生,还有一部分是露出来的就代表着需要天意来决定。”

道德经天人合一上善若水(道德经上善若水)(6)

所以,掌管好自己能够掌管的人生,剩下的就看天意,顺应自然,不执念外在,不在意人生。

文|国学书舍


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