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笑很有特点,不仅仅满足悦己悦人,更能倾人城,倾人国,能令樯橹灰飞烟灭,也能令自己在逃亡路上出糗再三......而所有高光的笑,无一例外的都将会出现在学子们的考卷上,何况今天要说的,不是一笑,也不是再笑,是三笑!
说“笑”怎么少的了孟德公
宋代有副画,画者真人不露相,画的人物确是中国文化史鼎鼎有名的,叫做《虎溪三笑图》。其画风奇特,只见古树参天,小溪蜿蜒奔流,水花飞溅,红叶飘零,正是深秋薄暮时分。在一曲流水旁,有一僧一道一儒士,在板桥旁相拥话别,三人都仰着头,张着大口开怀大笑。看看这画中的三位主角,已经笑到好像不能喘气了,仿佛都能听到他们的笑声。到底是什么事情这么好笑呢?
宋代 佚名 虎溪三笑图
虎溪三笑
相传东晋“净土宗”初祖慧远(334—416)禅师居东林寺,坐禅静修,深居简出。送客散步,从不逾越虎溪。若过虎溪,虎辄号鸣。
遥看庐山东林寺
东林寺
一日,诗人陶渊明(365—427)、道教上清派祖师陆静修(406—477)来访。三人谈得极为投契,不觉天色已晚,慧远送出山门,怎奈谈兴正浓,依依不舍,于是边走边谈,送出一程又一程,忽听山崖密林中虎啸风生,悚然间发现,早已越过虎溪界限了。三人相视大笑,执礼作别。
东林寺前虎溪长流
后世的人们因此典故,就在他们三人分手的地方修建了“三笑亭”。“虎溪三笑”自然成为了名垂千古的美谈。
后世影响
“虎溪相送”入诗自唐。孟浩然、李白、崔涂、韩翃皆有诗赞。比如,李白的《别东林寺僧》:“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南唐贯休(823—912)《再游东林寺作五首》其四:“爱陶长官醉兀兀,送陆道士行迟迟。买酒过溪皆破戒,斯何人斯师如斯。”等。“虎溪三笑图”载入定型经典,始自北宋陈舜俞《庐山记》:“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远法师送客过此,虎辄号呜,故名焉。时陶元亮居粟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三笑图,盖起于此。”
东林寺远公堂前的虎溪三笑碑拓片
明 周臣 虎溪三笑扇面
明末清初 陈洪绶 虎溪三笑图
傅抱石 虎溪三笑图
入画始宋。北宋画家石恪、宫廷画家李公麟先后绘《虎溪三笑图》、《白莲社图》(已佚)。后有梁楷、李唐绘之;元初颜辉、明代郭羽、吴伟、周臣、杜君泽、尤求、陈洪绶、清代苏六朋、陆吉安、钱贡、许从龙、近代孙墨千、傅抱石都绘有《虎溪三笑图》存世;特别是明宪宗朱见深根据“虎溪三笑”传说,绘制的《一团和气图》,将三人合为一体,“蔼一团之和气”。这幅三教人物抱作一团,共论经书,组成和睦而又喜气的画面。
考据思辨
宋元明清以来对“虎溪三笑”中的人物陆修静多有疑者,认为伪托传讹。据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三笑图》考证:“杨铁厓云:坡翁跋石恪所画,以为三人皆大笑,至衣服冠履皆有笑态。其后之童子亦罔知,而大笑。永叔书室图三笑于壁,想见石恪所作与此无异。然坡翁所跋三笑,不言为谁。山谷特实以远公陶陆事。陈贤良舜俞《庐山记》,亦谓举世信之。有赵彦通者,作《庐岳独笑》一篇,谓远公不与修静同时。楼攻媿亦言:修静元嘉末始来庐山,时过公亡已三十余年,渊明亡亦二十余年,其不同时信哉!后世传讹,往往如此。使坡翁见之,亦当绝倒也。”
明 一团和气图
《虎溪三笑图》是唐宋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背景下的产物,彰显了骚人墨客对三教和谐圆融的美好追求。梁启超在《陶渊明年谱》中云:“此两公案为宗门所乐道,虽不必尽信,要之先生与莲社诸贤相缘契,则事实也。”正如宋代释智圆《三笑图赞》所说:“释道儒宗,其旨本融。守株则塞,忘筌乃通。莫逆之交,其惟三公。厥服虽异,厥心惟同。见大忘小,过溪有踪。相顾而笑,乐在其中”。当年“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赞“虎溪三笑”:象征着三位无忧无虑的智者的欢乐,象征着三位宗教代表人物在幽默感中团结一致的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