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犊牛健康与饲养管理)(1)

图片来自网络

现代化、规模化的高产奶牛养殖场,生产各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是,牛场未来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立足点是犊牛的培育工作。犊牛是高产牛群的预备队。所以犊牛饲养管理是养殖场成败的关键基础工作。,犊牛一线工作的几年,犊牛发病率,治愈率,成活率均有显著提高,从刚接触的年成活率86%到现在的年成活率95%,从腹泻发病率几乎30-50%,到现在腹泻发病率20%以内,现就我的养殖经验给大家进行交流。

一、出生犊牛的管理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犊牛健康与饲养管理)(2)

图片来自网络

刚接触养牛的头几年,新产犊牛护理,初乳,等工作不够重视,脐带消毒用的是碘酒消毒1次,产后初乳饲喂不规范,下班期间产的牛犊都是在上班以后挤的初乳不做处理直接饲喂牛犊。上班产的牛犊。从而导致犊牛拉稀多,搞得兽医,饲养员精疲力尽,牛没养好,药到时用了一大堆,现在情况好多了,发病少了,死亡的少了,原因是我们进行了以下操作

1、护理:犊牛出生后。擦干身上及口鼻粘液,如果假死则马上进行急救,倒挂,拍打背部控出喉部异物,必要时进行压胸促使呼吸及相应的营养心肌,扩张器官作用的药物治疗。用消毒过的不锈钢手术剪剪断脐带保留5~6cm进行5%以上浓碘酊消毒2次,可确保脐带感染率为0。转去犊牛舍,称重,打耳牌。

2、初乳:产后半小时一次性灌服,灌服量控制在体重的6%~6.5%,添加40万单位庆大霉素预防细菌性腹泻的发生。

初乳加工保存:收集优质初乳,新鲜初乳用比重计测量密度颜色绿色为合格。60℃30min巴士消毒(因为初乳蛋白含量高,在巴杀过程中注意初乳出现蛋白质变性,弃之不用)。4度以下冰箱冷藏,来保证每头犊牛都能及时吃到初乳。

3去角:去角后的牛比较温顺能有效地防止牛与牛之间的争斗,出现牛伤人的事情发生,我们用去角灵在7日龄内进行去角,这个方法与传统去角方法相比操作方便,对牛的伤害也小。

通过以上的措施我们的新产牛很少看到有腹泻的情况

二、常乳的处理与饲喂管理

我们现在用的是对抗奶进行酸化处理,制作成酸化乳,制定适合我们牧场的饲喂程序

1、收集抗奶到冷灌4℃保存,当班制作酸化乳当班饲喂,酸化乳制作时的几个关键点在于,第一、制作时奶温控制在15℃以下,PH6.5,第二,保证装奶用具的清洁卫生,第三、确保制作的酸化奶PH值在5~.5。第四、饲喂时奶温加热到冬季22~23℃度,夏季10~20℃。这项工作有专人负责,并填写好制作记录。

2、常乳饲喂用专用的喂奶桶悬挂与每个单栏上,让犊牛仰头吸吮牛奶,回归犊牛本性,促进食管沟反射,增加犊牛自身消化酶的分泌量,增强犊牛消化能力,防止犊牛消化不良性拉稀的发生。

3、严格按照定时,定量,定人,定温四原则的方法进行饲喂。根据日龄逐渐增减喂奶量,以下是我们的奶量饲喂流程:2-7日龄日喂奶量4L/头,分2次饲喂,8-14日龄日喂奶量6L/头,分3次饲喂,15-45日龄日喂奶量8L/头,分3次饲喂,45-54日龄日喂奶量6L/头,分2次饲喂,55日龄后开始断奶计划。栏位上方悬挂奶量标示牌,提示饲养员每头犊牛饲喂量,做到精准饲喂量。防止喂奶过多或过少引起的犊牛发育迟缓及腹泻的发生。

4、温开水饲喂犊牛,3天添加开食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三、断奶过渡期与断奶后犊牛的管理。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犊牛健康与饲养管理)(3)

采用逐渐减少牛奶饲喂量的方式,全价颗粒料采食量达到1.2kg以上开始断奶,采用7天断奶法每2天减奶2L断奶后原圈饲喂7天左右,进行驱虫工作,转入大圈,防止球虫及其它寄生虫病。

断奶后转入大圈饲喂,分有采食区和运动场,采食区每天用水清洗,运动场每天有清粪车清除积粪。采用全价颗粒料日饲喂量4.5kg/头,优质燕麦草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的方式进行饲喂。

四、环境卫生与生物安全

犊牛生长阶段期自身抵抗力是比较薄弱的,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前提下,给犊牛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更利于犊牛健康的成长,有一下几点我们要做

1、疫苗的防疫

建立牢固的抗体防疫屏障是保证犊牛健康的关键点关于疫苗防疫我们是这样做的: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性腹泻二联苗:2月龄以后首免,间隔21d二免,再间隔4个月进行第三次免疫。

布鲁氏杆菌病:5-6月龄首免,配种前2个月二免。

2、消毒工作

消毒是切断疾病传播的有效措施,奶桶,奶壶等用具每天用碱水清洗消毒,料桶、水桶每周用碱水清洗消毒1次。

注射器使用后用生理盐水清洗消毒,针头按照一牛一个的选择进行使用,使用后清洗干净用75%酒精浸泡消毒,保定器,保定绳等用具定期进行清洗消毒,避免检查感染病源病源微生物。

犊牛舍每周消毒2次,注意消毒药的更换使用2种消毒药每月更换交替使用。犊牛舍污水道每月清理一次,用2%火碱溶液进行消毒。

3、犊牛栏卫生及动物福利

舒适的环境会让我们人类心情愉悦,健康快乐,给犊牛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对犊牛的健康养殖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是这样做的

实行一牛一栏的饲喂方式,采用大牛饲喂的优质麦秸作为犊牛圈垫料,饲养员每天对圈舍卫生进行清理,更换优质的垫草。

我们牧场处于北方地区,四季交替带来的炎热与寒冷季节对犊牛的应急也是巨大的。冬季用塑料布给犊牛舍加高围墙,防治冷风,贼风进去。采用地暖进行供暖,提高栏位地面温度,当然也不能忘记勤开窗通风。夏季采用风机,加快犊牛舍空气流通,起到降温效果。

五、犊牛的保健与常见病防治

牧场犊牛疾病主要有两大主体疾病,分别是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以腹泻,胀气为主,造成腹泻的原因众多,有病毒,细菌,寄生虫,营养性等原因造成,以细菌性病源微生物类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和营养性消化不良为主,主要危害2月龄内吃奶犊牛,以排黄色、黄白色、黄绿色,水样、稀粥样,粪中带血肠粘膜等组织碎片为特征。如果治疗不当会造成机体脱水,酸中毒,衰竭死亡。此类现象的疾病发生多于饲养管理不当,环境消毒,天气突变等诱因完成,防治此类疾病需要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工作和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治疗采用抗菌消炎,保护胃肠粘膜,助消化,补水,纠正酸中毒,防止继发感染的措施进行治疗。当然对于犊牛的腹泻性疾病,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从初乳质量,通风,垫料等舒适度进行预防。抗生素治疗是不得已的办法,大多数犊牛腹泻是死于电解质的失衡和脱水,所以及时地补充电解质非常重要。

断奶后犊牛腹泻比较少见,偶有血痢发生多与球虫病,小隐孢子虫为主,此类现象需要做好断奶时的驱虫工作。瘤胃鼓起也有发生,多发生与健壮,表情好,食欲强的犊牛常反复发作,发生此类情况在及时进行瘤胃穿刺放气,使用消涨、助消化药物治疗的同时隔离饲喂并控制精料饲喂量。

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秋冬春寒冷季节,据有相关资料显示,犊牛呼吸道系统中寄生的病源微生物种类繁多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支原体,放线菌。巴士杆菌,厌氧菌等。呼吸系统与外界直接相同,易引起感染。发病后主要症状以流清亮、浓稠鼻液,咳嗽,气喘,腹式呼吸,消瘦,偶有泡沫样带血鼻液。多以群发出现,。此类疾病易造成犊牛生长缓慢,对于这类疾病我们认为群体防控才是第一要务,在饲养上下功夫勤通风,控制养殖密度,搞好犊牛舍卫生,减少氨气对犊牛呼吸道的刺激,可以减少犊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如出现此类疾病要做到以下几个原则早发现早治疗,选用中成药止咳散等进行大群投药,选择敏感抗生素,看是否有有厌氧菌感染,配合使用非淄体抗炎药,与抗厌氧菌药物,对重症进行隔离饲喂,选择合理注射方式,有必要时一定要输液治疗,维持足够长疗程。

小结:我们再近几年犊牛腹泻发病率,死淘率降低了不少,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犊牛日增重不理想等,犊牛培育工作是个漫长而坚韧的工程需要我们花更长的时间与经历为犊牛健康成长努力。

欢迎大家到评论区探讨养殖技术,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