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费用可报销部分地区不设门诊报销起付线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哪些情况不能报销门诊费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哪些情况不能报销门诊费用(门诊费用可报销部分地区不设门诊报销起付线)

哪些情况不能报销门诊费用

门诊费用可报销

部分地区不设门诊报销起付线

医保门诊共济简单来说就是门诊的费用,也可以用医保报销。

医保门诊共济之后,将普通门诊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报销额度至少50%。

根据各省市落地执行的文件,报销比例也有所不同:

大部分地区统筹支付比例从50%起步,如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海南、广东、四川、云南等;

支付比例从60%起步的,如江苏、浙江、湖南、西藏等;

支付比例从70%起步的,如北京、上海;支付比例从75%起步的,如福建。

其次,起付标准的不同,大体分为三类:

一类是以一个自然年度内起付标准累计超过指定金额,如江西省规定,一个自然年度内,普通门诊统筹的起付线为600元;

一类是自然年度内按定点医疗机构级别设置起付标准,如云南省规定,自然年度内参保人员每次普通门诊就诊,政策范围内费用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含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30元,二级定点医疗机构60元,三级定点医疗机构90元。

部分省份普通门诊待遇不设起付标准,如青海省。

除了报销比例与起付线标准,各地也明确了支持分级诊疗制度。

按定点医疗机构级别设置起付标准和差别化支付比例。以海南省为例: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70%;二级定点医疗机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60%;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50%。

那门诊报销怎么能多报一点呢?

1、去定点门诊医院就诊

跟住院一样,想要报销门诊费用,就得去定点门诊就医,只有在定点医院产生的门诊费用才可以用医保报销。

2、小病尽量去等级低的医院

因为很多人一生病就往大医院跑,挤占了大医院的医疗资源,所以为减少此类现象,医保政策也往小医院有所倾斜。

小医院的医保待遇往往比大医院要好不少,不仅起付线低,而且报销比例也相对较高。

比如湖南,一级医院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70%,三级医院起付线300元,报销比例60%。

我们简单举个例子来算一算:

假设某次门诊就医,医保范围内花费1000元,那在社区医院看病的话,可以报销1000*70%=700元,

而在三甲医院看病的话,只能报销(1000-300)*60%=420元,

算下来,同样的就诊费用,三甲医院要比社区医院多花近300块钱。

所以,如果只是小病小痛,尽量去等级较低的医院就诊,可以报销得更多!

3、做好特殊门诊待遇认定

特殊门诊主要为慢性病患者和大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它们都有个共性,那就是需要长期到特殊门诊开药或治疗,开销不小。

所以医保的特殊门诊报销待遇就非常实用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费用负担!

想要享受此待遇,切记先做好特殊门诊待遇认定,办理方式可选择线上和线下。

线下:带上身份证、社保卡、病历或检查资料去到定点医院的门特窗口,填写《门诊特定病种待遇认定申请表》即可办理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