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好久没给大家安利好看的节目了,最近米粒妈迷上了一档职场真人秀——《闪闪发光的你》,现在追的是第二季,看不够啊,又跑去看了第一季
这个节目跟我之前写过的《令人心动的offer》形式上比较类似——名校学霸、初入职场、顶尖行业、导师考核,最后争取有限的offer……讲真,这种顶级学霸日常上演“神仙打架”真的太太太好看了,尤其在牛人云集的投行圈。
进入职场后,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咱们希望孩子考上好学校、学个好专业,最简单直接的原因,不过就是希望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手里有一块更有分量的敲门砖。
但除了名校光环、学历背景,要在职场“厮杀”中顺利存活下来,有一些必备的素养,是一定要早早培养孩子的。
在《闪闪发光的你》中,米粒妈就发现,当你深陷学霸堆儿里,学习好、成绩好、背景好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有些刻在骨子里的优秀特质,反而更能帮助你脱颖而出。
北大清华“我都要”的别人家孩子
节目中,9位实习生来到华泰证券实习,论学历背景,最耀眼的肯定要数丛广赫了。
北大金融专业本科,清华工商管理专业硕士,还是北大滑雪队队长,妥妥的全能型选手
这样的教育背景放到简历里,真的是所向披靡,在对他没有更深入的了解之前,我想投行导师看中的也一定是他的这份硬核背景。
但看到他后面实习中的工作表现,我觉得用“学霸”来形容丛广赫,有点过于肤浅了,他真的是非常非常优秀的学习型人才。
实习第一天,9位实习生接到了一个任务——给一份招股书做更新,包括财务数据、业务数据、招股书内所有行业信息、法律法规、资产资质,过期的部分全部更新到最新状态。
几个人分工合作,加班到夜里,终于交差。
第二天在会上,导师问他们:招股书中的DRG是什么意思(因为他们错把DRG打成了DGR)?PEEK又是什么意思?谁主动去查过?它又主要应用在什么场景?
只有丛广赫对答如流
这就属于没白干活,不做无用功,他在做招股书财务数据更新的同时,内容也读了,也研究了、分析了、思考了。
导师说,对于新的行业和自己未知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投行里特别重要的基本素质。
米粒妈想说,不光是投行,其实各行各业,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应该有这样的探究精神和行动力。
告诉孩子,不管做什么,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
后面,丛广赫梳理发行人的投资亮点时,逻辑依然非常清晰。
既有自己的见解,又能见招拆招,所有行业数据了然于胸。
面对连续发问,不急不躁,保持稳定输出。
所有人都觉得这孩子太硬核了
米粒妈觉得,除了聪明以外,丛广赫时刻保持着开放的思维,大脑不停在运转、在思考,这一点非常重要。
而且他对所有可能涉猎的知识、背景都百分百掌握,准备充分,才能在面对导师“刁难”的时候,完美应对。
相当于一个学霸,把所有知识点揉碎了、吃透了,无论你出什么样的题,都难不倒他。
说句大实话,人家的智商,咱们羡慕不来,但人家的“学霸思维”是我们应该尽力给孩子培养的。
凡事不要怕麻烦,多涉猎、多思考,思维就会越来越活跃。
对任何事物都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多学习、多探究,未来社会很多岗位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多学一点就给自己增加一把武器。
而你学到的知识,迟早有一天会在工作或生活中,让你灵光乍现。
“基础薄弱”却获得所有人青睐的勤奋型选手
再说说另一个让米粒妈印象深刻的实习生——何拜亮格,人大本硕,但她并非金融、经济学科班出身,而是研究党史的。
虽然也出自名校,但在面试环节,还是因为专业知识上的欠缺,不被面试官看好。
但就是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的职场新手,在实习刚刚开始,就一致获得了所有导师、助力嘉宾、以及实习同事的青睐。
在米粒妈看来,何拜亮格是一个非常踏实的孩子,不走捷径、能吃苦、愿意做最苦最累的活儿,只为了获得成长。
她一来就非常谦虚地说,要多学习。
但她也并不因为专业不对口,没有相关背景就感到有任何自卑心理。
她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来学习的。所以一直以来,她心态都很好。
更何况,学哲学出身的她,在投行圈也有自己的优势。
毕竟投资除了专业技能,更需要非常强的逻辑能力,以及站在更高的维度去预测未来的能力。
何拜亮格做事非常认真,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绝不投机取巧。
更新招股书时,只有她一个人拿着厚厚的底稿一个字一个字核对,也因此发现了一些其他实习生注意不到的低级错误。
虽然她专业背景不强,也没有相关实习、工作经验,但在合作分组时,本来应该被“嫌弃”拖后腿的,却变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因为不光导师,所有人都看到了何拜亮格身上的“致命优点”——认真。
导师评价何拜亮格
实习同事眼中的何拜亮格
其实,节目中个顶个都是学霸,都是人尖儿,谁能说他们做事不认真?但敢说自己认真到极致的,却凤毛麟角。
反观我们自身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样。
聪不聪明,是天生的,我们无力改变。
但“认真”这个特质,在职场上,很多时候甚至比“天赋”更重要。
很多工作是追求百分百零失误的,专业再强的人,做不到认真,别说拿到及格分了,就算做到97、98分,也要出局。
不是顶级名校,就等于没能力吗?
节目中还有一个叫刘坤酿的实习生,本科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跨专业读的上海外国语的金融硕士。
面试时,导师问过他一个问题:你实习经历非常多,实习阶段这么努力,和你本科的学校不足够强有关系吗?
刘坤酿不否认。
他说投行圈是非常看重背景的,自己本科专业本来就不对口,哪怕研究生读的是金融,但自己的学校也不是最顶级的,所以要在实习过程中比别人更努力。
刘坤酿说这些的时候,有些激动,而米粒妈看的时候,也觉得有种心酸的感觉。
他说谁不想周末躺在床上看看电影刷刷剧,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但我必须要积累到更多的筹码,在以后工作闲暇的时候,才可以有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米粒妈觉得,如果有这种心态,必须要自我调整。
节目中能看出,刘坤酿在实习第一天,面对其他同期实习生,看到人家闪亮亮的教育背景时,他是极其自卑的。
清北的、人大的、港大的、帝国理工的……
包括投行里带他们的师兄师姐,也都是学历、经历响当当。
当年南昌理科状元,清华本硕
人大本硕,保荐代表人
刘坤酿一度去找导师,想要退出节目。
导师虽然看出了他的心思,但并不认同他的想法。
既然你通过了面试,就证明你的能力是被大家认可的。
学历背景再光鲜,最后也要用实际的工作成绩来交答卷。
学历很重要,但并不代表一切。
像米粒妈前面提到的何拜亮格,人家还没有相关专业背景呢,一样踏踏实实,抱着学习的心态,认认真真工作。
包括节目里一个叫潘俊彬的实习生,在国外大学学精算,之前工作经历也都是在大厂,做人工智能,如今跨行业跨专业来投行“找虐”,不就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拓展自己的可能性么。
米粒妈觉得,我们真的要练就孩子一个大心脏,尤其走上工作岗位,心要大点,脸皮要厚点,大多时候,不是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你,而是你自己的心戴上了有色眼镜。
不是人人都有这么好的机会,到顶级投行去实习,而且这还是一个边工作边学习的机会,有那么多导师、师兄师姐手把手带着,学到就是赚到啊。
你越是白纸一张,你比别人的收获就更大。
当然了,我们并不是让孩子盲目自信,但也不能妄自菲薄。不要总一门心思想着做给别人看,向别人证明自己,而是多想想,我自己的目标,我自己的成长,我自己的收获。
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太过想要让别人认可自己的成绩,很容易用力过猛。
比如分组汇报时,刘坤酿就在同伴阐述完毕之后,自己又重新讲了一遍(对队友的否定),犯了职场大忌。
这只能说明他太想赢了,太希望获得认同了,太追求外在的肯定了。
思想包袱太重,往往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追这个节目,米粒妈真真实实看到了学霸与学霸之间同样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人无完人,但有一些优秀的特质,是我觉得一定要早早种在孩子心里的。
要努力:不管你多聪明、多有天赋,没有努力,你永远走不到你本应该达到的高度。
要思考:不动脑筋,不思考,你永远只能做一些复制粘贴的工作,能力上停滞不前,永远没有办法进步。
要自我认同: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努力,输不可怕,可怕的是还没开始就认定自己输了,可怕的是因为怕输,就放弃很多得来不易的机会。
养娃不易,因为除了学习,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要比做一篇阅读理解、刷两道奥数题、弄懂几个语法知识难上千倍万倍。
如何把孩子培养成终身学习者,如何让孩子把努力变成一种习惯,如何让孩子面对挫折时不被打倒,敢于重头再来……对于每个家长来说,这真的要比一场期末考试,甚至一次升学,更加重要。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