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父母回老家(沈腾父母陪我一起)(1)


从他上大学开始,担心他贪玩荒废学业的父母便离开家乡,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直到他事业有成,家庭美满。


▶ 沈腾在军艺因贪玩,成绩不佳,险些被劝退。父母很担心,顶风冒雪站在校门口等他、开导他


沈腾1979年出生于黑龙江边陲小城齐齐哈尔,父亲曾是一名海军战士,母亲在一家街道小厂上班。沈腾有个姐姐叫沈娜,比他大6岁,是中央歌剧院的演员。


上高中时,沈腾文化课成绩不太好,考重点大学无望,正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的姐姐建议他报考军艺戏剧表演系。沈腾听从了姐姐的建议,并如愿被军艺录取。


沈腾父母回老家(沈腾父母陪我一起)(2)


沈腾即将入学时,姐姐刚好要毕业。在那之前沈腾未走出过齐齐哈尔,父母不放心他独自去北京求学,担心他性情散漫,因贪玩荒废学业,决定去北京陪他。


当时,沈父已从部队转业,但因单位效益不佳,提前办理了内退,母亲也下岗了。为了养家,夫妻俩已经打了两年多零工。


考虑周全后,他们将想法告诉了沈腾。沈腾却不同意:“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你们跟过去干吗?”


父亲说:“我们又不是去陪读,到北京也会找点事做。你和你姐都在北京,我们想离你们近点。”沈腾只好同意了。


1999年9月,沈腾入学时,父母和他一起来到北京。


安排儿子入学后,夫妻俩取出3万多元积蓄,在儿子学校附近盘了一家小面馆。店面只有20多平方米,仅能摆6张小桌子。为节省开支,他们没有请服务员,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每天早晨5点,他们就得起床买菜,晚上一直在面馆忙到十一二点才打烊回到租住的地下室,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


入学后,沈腾依旧贪玩,而且仗着自己有表演天赋,学习不刻苦,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认真完成。有时晚自习,他还去外面看电影。平时他很少去找父母,只有想吃面条了,或身上没生活费了,才去小面馆看看。父母问他的学习情况,他总说很好。


母亲要求他:“以后周末你来吃饭吧,顺便帮爸妈打打下手。”


沈腾贪玩,随口对母亲说:“周末我得去剧组试戏呢!”


一听儿子这么“上进”,父母喜得合不拢嘴:“那你忙你的,需要花钱的地方就告诉我们。”每次沈腾要生活费,父母都会多给他100元。


2000年1月期末考试,沈腾的成绩不太理想。一天,他的班主任来到他家的小面馆吃面,主动说起了沈腾的表现:“这孩子今后需要加强自我管理。”又说军艺有规定,学生如果两年内成绩不佳,会被劝退。


沈家父母一听担心起来:要是儿子被劝退,一家人的努力不就白费了?!


当晚,他们心慌意乱地去学校找沈腾,哪知沈腾出去滑冰了。沈母随后一连去学校3趟,都没见到沈腾。


一天晚上9点,老两口提前打烊,顶风冒雪再次来到学校,站在校门口等。直等到10点多,沈腾才从外面回来。看见父母站在校门口,头上身上落满了雪花,沈腾一脸疑惑:“这么晚了你们咋站在这儿?”


母亲当即掉下泪来:“我们在等你啊!”父亲随即把班主任说的话转告给儿子,希望他自律,好好学习,别等将来被学校劝退了。说着说着,父亲哽咽了。


父母的眼泪、白发及一身雪花,刺痛了沈腾的心……


▶ 沈腾大学毕业却养不活自己,为帮衬他,父母继续做“北漂”


沈腾含泪向父母道歉:“爸妈对不起,让你们操心了,我知道今后的路怎么走了。”


父亲老泪纵横:“儿呀,咱们是普通人家,能有今天不容易,你一定要好好珍惜。”


沈腾哽咽着点头:“我会的。”随后,他执意将父母送回地下室后,才返回学校。


从那以后,沈腾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他刻苦学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还主动帮同学们改小品脚本。课余时间,他去小面馆给父母打下手。他让父亲星期天去菜市场采购,他去帮父亲蹬三轮车。儿子的转变让父母很欣慰。


接下来的三年里,沈腾学习努力,成绩不错,深受师生好评。为了挣钱维持开支,沈家父母舍不得休息,儿子上大学4年间,他们一直在北京,却连长城都没去过。


2002年暑假,沈腾要带父母去爬长城,母亲不愿意:“还是别去了,关一天门照样得交房租,我们守在店里好歹有点生意。”听了母亲的话,沈腾只觉得鼻子发酸。


2003年6月,沈腾大学毕业,父母的面馆合同也到期了。老两口计划,等儿子找到工作,他们就回东北老家。


然而沈腾找工作并不顺利,报考多家单位都没有被录用。最终,他到一个毫无名气的剧团“开心麻花”当了一名演员。


因为剧团没名气,沈腾又鲜有演出,每月只有1000多元工资,连自己都养不活。


见儿子处境如此艰难,父母临时改变主意,决定继续漂在北京帮扶儿子。他们在西城区租了一居室,与沈腾住在一起。


夫妻俩退休金都不高,光靠这点钱和儿子微薄的收入,无法在北京过上正常生活。女儿虽然有一定知名度,但因为是歌剧演员,收入也不高,无法在经济上资助他们。老两口商量后,决定继续打零工。


这年8月,他们在一家超市找到了工作,每人每月能额外挣2000元钱,但每天都要早出晚归。见父母这么辛苦,沈腾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次母亲发高烧,服了两片退烧药后继续去上班。沈腾再也控制不住眼泪:“爸、妈,对不起!是我拖累你们了。妈,你就在家休息一天吧!”


母亲却故作轻松:“这点小病算什么,我没那么金贵!”


父亲也安慰沈腾:“你别有心理包袱,儿子遇到困难,父母不帮谁帮?”看着双亲离去的背影,沈腾泪如泉涌。


为省下早餐钱,沈腾与父母从不在外面吃早点,都是母亲天不亮就起来在出租屋里自己做,蒸包子、熬米粥。有时沈腾从剧团加班回来晚了,即便饿得肚子咕咕叫,也舍不得在外面吃一碗5块钱的面条,而是回家吃母亲为他留的饭菜。

那时沈腾在开心麻花剧团演话剧,演一场有5到7元的收入。2004年1月,沈腾与同事辛辛苦苦排练1个多月的话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计划在海淀剧场演出。海报贴出去几天,却只卖出7张票,剧团决定取消演出。


那天,沈腾与同事们赶到剧场门口给前来准备看话剧的观众退票。


沈腾父母回老家(沈腾父母陪我一起)(3)


正值寒冬,北风呼啸,枯树叶在空中打着转,沈腾站在寒风里,向观众鞠躬致歉,感谢他们的支持,然后将票款退给他们。父母也赶来了,站在一旁陪儿子,看着眼前令人揪心的一幕,老两口潸然泪下……


▶ 父母“北漂”20多年,这份深情会温暖我一生


初进开心麻花剧团那几年,沈腾一直经受心灵煎熬,不知事业何时能有起色。每当他消沉颓废时,父母就给他打气:“儿子,再难也要坚持下去,爸妈陪你一起奋斗。”


2005年11月,沈腾在朝阳区一家剧场演话剧,直到深夜11点才结束。除去林林总总的开支,他不仅没挣到钱,还倒贴了3.7元。离开剧场时,公交车已停运,沈腾舍不得打出租,从朝阳区一路走到西城区,凌晨3点才回到出租屋。


当他开门进屋时,发现父母都没睡,坐在沙发上等他。他一进门,父母便激动地起身迎了上来:“我们一直担心你,你回来了我们心里就踏实了。”回首一路走来的艰难,沈腾忍不住哭了,父母也陪着他不停地流泪。


每年春节,沈腾都会与父母回齐齐哈尔。


亲戚团聚时,舅舅、小姨劝沈家父母:“你们为了儿子,漂在北京太苦了!沈腾这么大了,怎么还啃老?你们回老家来,看他还活不活?”


父亲替沈腾辩解:“孩子事业刚起步,是有些困难,以后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他没有啃老,工作一直很努力。”


沈腾就在隔壁房间,父母与亲戚的对话他全听见了,心里五味杂陈。


多年沉淀后,沈腾终于等来了事业爆发的机会。2009年到2011年,他因主演《乌龙山伯爵》《索马里海盗》等话剧,开始在演艺圈崭露头角。


沈腾父母回老家(沈腾父母陪我一起)(4)


2012年除夕,他受邀参加央视春晚,与马丽表演小品《今天的幸福》,开始在全国走红。


2013年除夕,沈腾再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可就在除夕前3天,沈父从超市下班回来后突然晕倒,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心脏病复发。鉴于病情危急,院方为沈父实施了心脏搭桥手术。为了不影响沈腾的春晚演出,家人向他隐瞒了这一切。


除夕之夜,沈腾表演完节目,母亲才把父亲犯病以及做手术的事情告诉他。沈腾急忙打车赶往医院看望父亲。


了解到父亲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他含泪向父亲道歉:“爸,对不起!在您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没在您跟前。”


父亲握住他的手说:“没什么,爸爸靠在病床上看了你的演出,太精彩了!爸为你骄傲、自豪。你给爸妈争光了!”


之后一连两周,沈腾都在医院陪床,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直到父亲康复出院。


2015年,沈腾主演的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票房高达14.41亿元。紧接着,他又主演了《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等喜剧影片,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沈腾父母回老家(沈腾父母陪我一起)(5)

片酬加上分红,让沈腾的经济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在北京买了一套三居室,终于与父母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租房生活。


沈腾父母回老家(沈腾父母陪我一起)(6)

2016年,沈腾与女演员王琦在北京结婚。按计划,沈家父母准备回齐齐哈尔养老,可2018年沈腾的儿子降生了,沈腾夫妇工作繁忙,长期让保姆带宝宝又不放心,父母只好继续留在北京做“老北漂”,帮忙照顾孙子,为儿子儿媳营造一个稳定的后方。


到2022年,沈家父母已年逾七旬,在北京漂泊了23年。老两口计划,等孙子上小学后,他们就回齐齐哈尔。


沈腾父母回老家(沈腾父母陪我一起)(7)

接受采访时沈腾说:“父母本来早就可以在老家安享晚年,但为了我和我的小家庭,他们北漂20多年,这份深情会温暖我一生。最近我看到这样一句话:父母是世界上最艰辛的职业。这句话说得太贴切了,说到了我的心坎儿上。我为有这样无私奉献的父母而骄傲、自豪!”


END

作者:暮虹

编辑:壮青青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