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映红了天边的晚霞,云彩是那么的绚烂多彩,那么迷人。我在楼顶眺望着这个宁静而又温馨的村庄,静静地发呆。

五岁的小家伙在楼下找不到我,跑到楼顶来了,他上来后也发现了这个美景,静静地紧挨着我,把脑袋贴在我身上。

夕阳下放鸭的故事 夕阳下的放鸭人(1)

屋顶夕阳美景

“我可以听歌吗?”过了一会,他歪了歪他小脑袋,向我提出了要求。

“当然可以呀,你想听什么歌?”如果是我,我实在是想象不出用哪一首歌来衬托此番美景。

“《数鸭子》歌吧”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嘎嘎嘎嘎真呀真多鸭,数不清到底多少鸭......”

夕阳下放鸭的故事 夕阳下的放鸭人(2)

《数鸭子》歌曲

欢快愉悦的节奏,单纯的歌声,呈现出自然微妙的旋律,宛如孩子的古灵精怪。不禁让人陶醉在清朴的音乐里而“沉醉不知归路”,我儿时的画面,那点点滴滴,滋润着我的心田。

父亲要结婚了,爷爷便从围屋分了一间房给到父亲,随着我们姐弟三个的出生,渐渐长大,一间房慢慢显得拥挤不够住了。父亲便在这间房后面的墙壁开了一扇门,门后是客家围屋的小竹林,父亲砍了一部分的竹林,建了三间砖瓦房。三间砖瓦房与客家围屋之间有十多米的距离,父亲用围墙围起来,形成了我们自家独立的一个小庭院,然后在这个小庭院旁边也开了一个侧门。那是通往我家菜地的一道门,再往前走约80米,便是其标哥家。

夕阳下放鸭的故事 夕阳下的放鸭人(3)

小庭院侧门

其标哥,便是我们新联村的放鸭人。

其标哥虽然跟父亲同年,但是在族谱里跟我同辈,所以按兄弟相称。他矮小、黝黑、壮实,那是一张写满生活坎坷印痕的脸。据说年轻的时候结过婚,结了三年都没生出娃,他把老婆给骂走了,这女的后来改嫁生了两个儿子,于是村里人都在议论是他没有生育能力,让他抬不起头来,自此再无结婚。他性格有点孤僻怪异,脾气不是特别好,但对我却是例外,反正我是没见过他在我面前生气的模样。

其标哥是村里的养鸭专业户,为什么会做一个养鸭专业户?鸭子生命力强,粗生粗养,利用村里的自然条件放养鸭子成本低,关键鸭子的产值还高,每天都会有鸭蛋可以拿去卖变现金。在我稍大一点后其标哥跟我道出了原委。八十年初期的其标哥就有这样的创业思维,哪怕是放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还是有很多人都想不明白,想得明白也不会去做的一件事。

夕阳下放鸭的故事 夕阳下的放鸭人(4)

放鸭人

每天夕阳西下,其标哥便挥动着一支长长的竹篙大摇大摆地走在屋村小道上,赶着鸭子浩浩荡荡出发了。

呆头呆脑憨厚可掬的鸭子,一只一只,一群一群,一片一片,晃晃悠悠,飘飘忽忽,拥拥挤挤,卿卿我我,喊着嘎嘎的口号,又精又短的腿支撑着它们那胖乎乎的小身体,笨笨的可爱的结伴而行。

我们村的水稻每年收割二次,早稻在三月左右开始播种插秧,七月左右收割,接着大概停留一个月的时间马上又把地给翻过来,冬稻在八月左右播种插秧,11月左右即可收割。在11-2月这段空档时间是便这群鸭子最开心的时候,因为除了村里的小溪、小河、池塘外,它们也可以在收割完的田地里尽情寻找食物。

在我的印象里,村里订报纸的人委实不多,但其标哥是其中之一,他说宁可不吃肉,不可不订报。关健他很奇怪,一般人都是订《南方日报》,他偏偏订的是《参考消息》,我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这样名称的报纸。他读了几年书我没有问过,但我不懂的问题总是咨询他,而他总是第一时间就能给我解答。

夕阳下放鸭的故事 夕阳下的放鸭人(5)

参考消息报

青春期的一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刻。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时期,班里有些男同学便陆续开始发育了,一个暑假不见长很高,声音变嘶哑了,唇部长胡须等。以往下课铃声一响,男同学便集体跑去厕所的现象也不见了,感觉一切那么新鲜又好奇。让我困惑的是我的胸部左边乳房长了个小硬块,也可能是我有强迫症,我总是有意无意去触碰,越是碰得多了心里便越是担心。天呀,我会不会从一个男孩变成一个女孩呀?那会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将我的顾虑告诉其标哥,他耐心地给我解释,吩咐我不用担心,这是发育时期男生也有的正常现象,硬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也正是他的回答让我吃了个“定心丸”,不再糊思乱想。

其标哥除了当我的免费顾问,还常常分享一些当天的新闻资讯,让我了解更多小村外发生的时事。

一支竹篙、一群鸭子、一张报纸,便是他的一个下午。

到了池塘、小溪、小河,可就是鸭子的世界啦,有的立刻把头潜入水里寻找食物,光露个大屁股;有的相互追赶,弄得水花四溅;有些浮在水上,无拘无束地游着......

夕阳下放鸭的故事 夕阳下的放鸭人(6)

欢快的鸭子

而鸭子的主人--其标哥则休闲地盘坐在地上沉浸在《参考消息》各大版面。夕阳斜下,轻轻翻阅,是那么的简单、充实、快乐!

我们村的福联小学每个学期都有一次外出看电影的机会,大都是一些爱国主义或亲情为主题的电影,学校免费派发电影票。其实对小孩来说,看电影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难得逮着出去野的机会呀!遗憾的是距离是问题之一,电影院在五公里外的城里,在交通不大发达的日子,现在的小孩是难于想象这仅仅只有五公里的距离是什么概念;另外就是在物质还很匮乏的年代,家长是很难满足,或者说根本无暇顾及小孩的精神世界。所以,尽管每个学期都有这样的宝贵机会,而真正能参加活动的同学却是寥寥无几。

我算是个留守儿童,父母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小镇做生意,看电影的事便成了奢望。

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看《妈妈再爱我一次》台湾电影。这是一部苦情戏,或许是因为那个时代还不像现在这样喧嚣,也或许是因为这部戏给了善良的人们一个宣泄感情的端口,得知这部电影作品后便在学校空前的轰动,大家传得沸沸扬扬,说看过的人都哭了,一定一定不能错过!

夕阳下放鸭的故事 夕阳下的放鸭人(7)

妈妈再爱我一次宣传大报

我不好奇这是一部怎样的戏,但我很好奇的是为什么好好的一部电影会让人哭。于是,好奇心驱使我想去看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我思量来思量去,爸妈不在家,盼望他们这条路行不通;姐姐在读师范学校是住校的,指望她是不可能;哥哥读中学,我看电影日他要上学,期望他也是没希望。那可怎么办呀?我最后把目标琐定在其标哥身上,没想到他爽快的答应了我。

处于青春期的我好面子,有点虚荣。电影的故事情节我现在有点模糊了,我只记得电影结束时,当演员表目录出现在大屏幕的时候很多同学便站起来离开剧院。而我等他们全部走完后,最后一个姗姗走出电影院,我不想让同学看到我和矮小的放鸭人一起,我不想让同学看到他用一辆破旧的双杠自行车载着我,那会是一件多么丢人的事呀!

矮小的其标哥,手里还是拿着《参考消息》报纸,我看电影的时候他就蹲坐在电影院外面的石阶,凭着一张报纸打发时间。只见他踮着脚尖在台阶上四处张望,显然他甚是着急,见到我时,他很是高兴,挥舞着手里的报纸跟我打招呼。

我背向着他,没有出声,我为自己的行为深深地自责,也为其标哥深深地的感动,我眨了眨眼,情动自在情动时,我藏不住秘密。

“电影真的是这么感动人呀,看你都想哭了”

“嗯......”

夕阳下放鸭的故事 夕阳下的放鸭人(8)

感动

我没有为电影情节而哭,我是为放鸭人其标哥而感动,只是我没有说出口。

在回家的路上,我在破旧的双杠自行车后座紧紧抱着其标哥,夕阳照射着我们,在摇摇晃晃的马路上留下我和其标哥深深的永不抹去的身影。

因为陪伴我去看电影,那一个下午其标哥没有放鸭子外出觅食嬉戏,第二天的鸭蛋产量是平时的四分之一。这是我多年后才得知为什么的知识,只是有着丰富养鸭经验的其标哥从来没跟我提过这事。

“嘎嘎嘎嘎真呀真多鸭,数不清到底多少鸭......”

夕阳下放鸭的故事 夕阳下的放鸭人(9)

夕阳好美

随着耳边的音乐声,又见夕阳,夕阳好美,眼里又浮现出其标哥矮小的身材,挥着竹篙,赶着鸭子,夕阳下长长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