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自己是省培还是国培(参培率20考培市场也跟着)(1)

导语

十年来,我国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最初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1年的1144.2万人次,报考人数实现10年翻66倍。在许多职教公司,教资及教师培训业务成为主要营收来源。随着报名人数的持续上涨,考培市场也相继升温了吗?市场将迎来怎样的发展前景?

一、教资十年,报名人数暴涨66倍的背后

我们国家的人有多热衷于当老师?教育部近期公布的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据教育部透露,十年来,我国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最初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1年的1144.2万人次,报考人数实现10年翻66倍。据悉,上述提到的1144.2万人次中,有800万报名者是非师范生,也从侧面体现出“教资”报考热。

只单一从纵向来看教资报名人数增长这件事,或许缺乏一些直观的感受。以近几年同样持续升温的国考报名人数和考研人数来作对比。2021年国考报名人数为151.2万人,考研报名人数为377万人。首先,教资报名人数从总基数上便超越了国考与考研。

如何区分自己是省培还是国培(参培率20考培市场也跟着)(2)

近年来国考、考研、教资报名人数增长图

(注:2022年教资报考人数数据暂时缺失)

若以十年为一期来看,国考报名人数较2011年增长了约50% ,考研报名人数较2011年增长了约150%,教资报名人数较2011年增长了6652%。

二、教资报名热,培训市场升温了吗?

横向对比来看,教资考试确实热度不小。但同样留给考培市场一个问题,教资考试培训这门生意也像其报名人数增幅一样欣欣向荣吗?

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是,教资及教师类的招录培训业务在头部职教机构营收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与公务员、事业单位业务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营收支柱。

财报数据显示,中公近三年来(即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下同),教师资格培训及教师招录营收占比分别为16.02%、11.61%和17.38%;粉笔教师资格证及招录类培训营收占比分别为5.5%、8.4%和10.3%。

不过,虽然教资每年报名人数增幅远超公考和考研人数,但实际营收和利润却比不上公考、考研的业务大盘。总体上看,教资培训市场规模扩大速度要落后于其报名人数增长速度。报名人数增幅快,只能说明该业务板块潜在市场比较广阔,未来还有增长空间。

但更能说明问题的是该业务的市场参培率和客单价。市场参培率大概率由考试竞争激烈程度来决定。若人们从感知上认为参加这场考试难度大,竞争对手又很强劲,那为了保险起见,就会选择考培机构产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每年公考、考研前,总能冲上一波热搜,年年营造一种“史上最难一届考生”的氛围。

2022年公务员省考笔试的竞争比约为36:1,国考的竞争比更是高到68:1;2022年研究生考试的报录比从五年前的3.1:1升至4.1:1。

相较于上面提到的两类考试,教资考试的竞争色彩就没有那么强了。教资考试是合格性的考试,各个地区的通过率不尽相同,低一点的百分之十几,高一点的百分之四十,激烈程度远低于公考和考研。

由此导致三项考试的市场参培率呈现出较大差异,综合研究机构报告和行业人士的估测来看,2021年国考笔试的参培率约为40%,考研笔试的参培率约为33%,教资、教师招考的参培率约为20%。

协议班在职业教育赛道已成为常态,通过这一模式,大大提升了职教考培的客单价。据悉,公考培训赛道协议班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60%左右,在定价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对比中公、粉笔、华图三家头部职教机构网站所提供的课程价格,不完全统计下,国考笔试协议班的平均价格约在2.45万元-4.91万元,事业单位招录笔试协议班的平均价格在1.83万元- 2.58万元,教资笔试协议班的平均价格在1280元- 1980元。这三家企业在行业中的议价能力要远超于同行,对其他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来说,通常在教资考培上的定价会更低。

相较于其他种类的考试,教资考试培训不仅在客单价上偏低,其用户参与协议班的意愿也没有那么强烈。有同学表示,教资考试的内容没有那么难,靠自学和考前突击就能通过考试。相反,职教机构提供的一些价格较低、用来引流的课程资料、考试小程序更受用户欢迎,购买数量远超协议班。更有甚者,在职教公司吸引公考等用户或处理协议班退费时,将教资考试课程免费赠送。

一般而言,线下面授班的客单价也较线上会更高,能够直接影响公司的收入,但教资考培市场面授班参与比例却不甚理想。以面授业务比重更高的中公为例,今年上半年,其教资及教师招录面授培训业务的占比约为17%,低于同期公务员招录面授培训的32%,事业单位招录面授培训的20%。该数据还是中公近些年下滑最严重的数据,公务员招录培训的面授班业务曾长期占据头部职教机构营收接近一半甚至更多。如2020年,中公公务员招录面授培训占比为56.14%;2021年,中公公务员招录面授培训占比为48.74%。

线下面授、协议班参与比例低再加之客单价不高,这就注定目前教资属于轻量级的业务,利润空间不大,向其他考培业务转化的效果也一般。

疫情影响下,职教板块的考试出现了延迟或取消,导致市场上的培训需求有所下降。教资考试业务虽在退费方面波动不大,但由于培训需求下降,市场竞争加剧,包括头部机构在内的一些公司的客单价呈现出下降趋势,这对于市场而言绝非好消息。

​综上而言,社会层面的教资报考热,并不代表考培市场热,但教资考试市场确实还有很大的增量空间,长远来看还是呈增长的大趋势,打通教资考试、教师招聘、教师培养等一系列业务,将有望进一步提升客单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