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民国有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国民时期的经济命脉基本都握在这四大家族手里,而宋家无疑是这四大家族里实力最强的。巅峰时期的宋家还曾荣获“宋家王朝”的称号,对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宋家出现过许多代表性人物。

提到民国时期的宋家两姐妹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羡慕,宋庆龄端庄优雅,宋美龄张扬时尚,姐妹俩不仅出身高贵,而且嫁的也都很好。姐姐宋庆龄嫁给了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而妹妹宋美龄却嫁给了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虽然是蒋介石的第三任妻子,但是宋美龄却深得蒋介石信任和喜爱,和蒋介石也是势均力敌的政治强人。

晚年宋庆龄养女成了她的(晚年宋庆龄养女成了她的)(1)

这对姐妹花的婚姻一度让人羡慕不已,可是相比一直高高在上的宋美龄,姐姐宋庆龄的晚年遭遇却令人心疼不已。和自己的家人因为政见不合不能见面,就连自己收养个女儿也要遭受有心之人的污蔑。

宋庆龄在1915年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执意要和孙中山在一起,二人婚后生活也是十年如一日的甜蜜,可是孙中山的革命工作性质充满了危险。1922年,宋庆龄怀上了和孙中山的第一个孩子,可是不巧的是陈炯明这一年发动了兵变,宋庆龄为了掩护孙中山离开而不幸流产并严重到把自己的子宫都摘除了,这也意味着宋庆龄一辈子都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

1925年孙中山去世以后就留下宋庆龄孤零零一个人在这世上,好在有两个小天使的出现,才不至于让宋庆龄的晚年生活太过悲凉。这两个孩子就是隋永清和隋永洁,她们是宋庆龄的警卫秘书隋学芳的孩子。隋永清出生的时候宋庆龄已经64岁高龄了,这辈子注定无缘做母亲的她对这个可爱的孩子简直是爱不释手。也许真的是缘分,隋永清被宋庆龄抱在怀里的时候一直都在嘿嘿笑,完全不认生,看着怀里那么大点的小人儿,宋庆龄心都快被融化了。

或许这个孩子就是上天派来拯救宋庆龄的,宋庆龄身边的人都知道她有洁癖,可是她却可以允许隋永清尿在她身上。大家都匆忙抢着把怀里的孩子抱走,让宋庆龄前去清洗一下,可宋庆龄怕吓到她竟然一直忍着浑身的尿骚味直到隋永清睡着才愿意放手。

或许是为了不让自己那么的寂寞,宋庆龄在隋永清尿了她一身之后就把隋永清接到了自己家里。因为自己居住的地方治安不是很好,所以在孩子们到来之前宋庆龄专门给好友陈默笙写信让她帮忙给自己买两个哨子。原来她是怕孩子们遇到危险所以特意找来两个哨子以便她们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求救。可见宋庆龄对这两个孩子真的是非常上心了。

晚年宋庆龄养女成了她的(晚年宋庆龄养女成了她的)(2)

隋永清

她就像带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每天带着隋永清,每天给她讲故事,读英语,陪她玩耍。宋庆龄真正收隋永清做养女还要从一幅画说起,宋庆龄再一次吃完饭后指着墙上母亲的画像对隋永清说到这是我的母亲,原本也没指望小孩子能听懂,可是隋永清听完却脱口而出“她是太太的妈妈”。可是第二天再问她的时候,小孩子就懵了,再次脱口而出“妈妈太太”。隋永清这个奇怪的称呼引的大家都哈哈大笑,既然称呼里都有妈妈两个字了,索性就顺水推舟收隋永清做养女吧。

在这之后隋家两姐妹就顺理成章地和宋庆龄住在了一起,她们的相处模式也和亲生母女并无任何差别。宋庆龄不管去哪都会带上她们,平时没事还会打扮她们,对于两个小姑娘提出的要求宋庆龄也是尽力满足。宋庆龄为了这两个孩子可以说是倾尽所有,她一生坚强独立从不轻易求人,可是为了讨孩子们欢心经常托人从国外带各种新鲜玩意。自己经济紧张的时候为了孩子的发展还借钱送孩子出国留学,宋庆龄对这两个孩子无限宠溺的背后是她变成寡妇之后深深孤独感的体现。

更可怜的是失去丈夫的同时她也失去了自己的家人,她的妹妹宋美龄因为嫁给了蒋介石自然就成为了国民党一派,可家里其他的兄弟姐妹也都选择了国民党,这就导致宋庆龄成为了家族里的离群孤雁。宋庆龄的这种选择既是忠于自己内心的体现也是对亡夫孙中山所选择政治道路的一种忠诚。1927年,宋庆龄在《人民论坛》的杂志上发表了抗议蒋介石违反孙中山政治主张的言论,这一举动也标志着她和国民党以及领导者蒋介石的彻底决裂。

晚年宋庆龄养女成了她的(晚年宋庆龄养女成了她的)(3)

和国民党决裂就代表着她选择了和家里人决裂,宋庆龄失去了爱情更失去了弥足珍贵的亲情。宋庆龄为了弥补自己亲情上的空缺,开始关注起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儿童,她做出了“援救战灾儿童的呼吁”,给无数无家可归的儿童建立了栖息之所。可是就算她帮助了那么多的儿童,毕竟没有一个是属于她的,她的寂寞空虚感依然存在。直到隋家两姐妹的出现,宋庆龄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儿女绕膝的快乐,她的晚年生活因为这两个孩子的出现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晚年宋庆龄养女成了她的(晚年宋庆龄养女成了她的)(4)

可是这个时候,家里又出事了,虽然一家人政治立场不同,但是骨子里的血脉联系是割不断的。宋庆龄一直都在挂念自己的兄弟姐妹们,1962年,家里最小的弟弟宋子安突发脑溢血去世,家里人全都前往旧金山的恩典大教堂进行吊唁,可惜宋庆龄却因为特殊原因没能出席,这成为了宋庆龄最大的遗憾。

本来以为宋子安会是唯一的遗憾,可是宋庆龄没有想到弟弟的去世只是她遗憾的开始。1971年,另一个弟弟宋子文也因病去世了,本来大家觉得会在葬礼上见到宋家三姐妹团聚,可谁知不但宋庆龄没有出席就连原本确认出席的宋美龄也没有露面。1973年,姐姐宋霭龄去世,宋庆龄依旧没能去见她最后一面,她只能靠看着姐妹三人的照片来回忆姐姐,回忆过往。

年纪越大宋庆龄就越想念自己的兄弟姐妹,宋庆龄经常半夜起身看着全家人的照片默默流泪。可是现在仅存的姐妹就是宋美龄了,她每天都幻想着宋美龄可以过来看望她,渐渐地她已经分不清幻想和现实了。她甚至已经把宋美龄来大陆时自己如何接待她都想好了,可是往往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宋庆龄多次尝试邀请宋美龄可是都被拒绝了。

晚年宋庆龄养女成了她的(晚年宋庆龄养女成了她的)(5)

唯一的亲人不愿意见自己令宋庆龄心痛不已,好在自己身边还有隋永清的陪伴,隋永清是她在这个世界上仅存的一点温暖了,是支撑她活下去的最后一道光。隋永清在宋庆龄的培养下成为了一名演员,隋永清的每一场表演宋庆龄从未缺席,看着女儿在台上闪闪发光的样子宋庆龄欣慰不已。

可是孩子终究会有长大成人离开父母的一天,可是宋庆龄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隋永清受到了日本电影公司的邀请。这是个难得的学习进修机会,宋庆龄陷入了纠结之中,她一边不希望女儿离开自己另一边又不愿意耽误孩子的发展。心事重重的宋庆龄精神开始变得恍惚起来,经常记不起身边人的名字,隋永清注意到了母亲的不对劲,想到母亲这么多年为自己的付出,隋永清最终还是选择留在母亲身边。

宋庆龄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劝女儿好好考虑,不要错过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可是得到女儿肯定的回答后宋庆龄明显松了一口气。1978年,已经高龄85岁的宋庆龄依然活动在政治场合上,看到母亲的力不从心隋永清更是寸步不敢离开母亲。

隋永清无微不至的照顾令宋庆龄非常欣慰,代表团里几乎所有的年长者都是坐轮椅出席的,可是只有宋庆龄是在女儿的搀扶下,女儿就是她的脚,人在晚年可以得到儿女的悉心照料估计是最幸福的事了吧!

晚年宋庆龄养女成了她的(晚年宋庆龄养女成了她的)(6)

女大当嫁,隋永清在23岁的时候终于也迎来了这一天,87岁的宋庆龄为了准备女儿的婚事可谓是费劲了心思。结婚后的隋永清回家陪伴母亲的次数明显减少了,习惯了女儿陪伴的她再一次感受到了孤独感。因为在宋庆龄眼里早就已经把隋永清当做了亲生女儿,宋庆龄晚年卧床之际隋永清抛下了所有工作赶回来陪伴母亲。昏迷不清的宋庆龄听到了来自女儿亲切的“妈妈太太”的呼唤,女儿的陪伴给了宋庆龄很大的力量。

但是年迈的宋庆龄已经是无力回天了,在她的心里放不下的除了女儿隋永清以外就是自己的亲妹妹宋美龄了。远在美国纽约的宋美龄在收到姐姐病危的电报以后只说了简短的一句话“送到纽约治病”,连个署名都没有附上。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之前宋美龄和姐姐通信的时候都是以“孙夫人”相称的。1981年,宋庆龄与世长辞了,女儿隋永清一直陪伴她直到生命最后一秒钟,因为政治原因宋美龄还是没能回到大陆送姐姐最后一程。

晚年宋庆龄养女成了她的(晚年宋庆龄养女成了她的)(7)

死后的宋庆龄拒绝和孙中山合葬在一起,而选择葬在家族陵墓里。宋庆龄之所以选择不和孙中山葬在一起的原因很简单,她不想因为要葬在中山陵而给国家增加任何的财力负担,毕竟生前该享受的地位尊崇她已经都享受过了。生前对于自己的兄弟姐妹们有着太多的遗憾,宋庆龄想在死后和他们永远在一起,弥补生前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