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仁者见之谓之仁)(1)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易经》有载:仁者见到它,认为它是仁义;智者见到它,称作它为智慧,百姓每天都在使用它却不知道;所以君子之道是很难成就的呀!

《易经》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素有“万经之首”、“大道之源”的美誉。《易经》从天地万物的运行衍变中得出人世间为人处世与待人接物的道德标准。它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深深地置入了中国人的世代传承中,它值得我华夏民族的后人永远骄傲和自豪。

《易经》有载,“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此语出自《易经•系辞上》,意思是“道”有着各种不同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时候,有着不同的观感。仁者看见了,便称它是“仁义”;而智者看见它,认为它是“智慧”。百姓每天都在生活中不断使用到它,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所以,要成就君子之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呀!道是个怎么个样貌,我们没有办法在自然界中找到它,却可以用实例来例比它。我们看太阳在天空之中,有两种力量在支配着它;一种是向上的力量,一种是向下的力量;当向上的力量大于向下的力量时候,便会升起,反之便会下降。这背后便是“道”在发挥着作用。我们再看四季的变幻实际上是由两种温度的状态来进行转圜,一种是寒冷,一种是炎热,当寒冷强于炎热时候,便向着寒冬靠拢,相反便向着酷夏靠拢,总之是有着两种力量在相互的作用和孕化。从如此的例比中,我们可以窥测“道”是“阴阳互动”的存在,也就是《易经》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仁者见之谓之仁)(2)

《易经》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化圭臬,将天地自然的“正念正行”注入到了人类社会的各种行为活动之中,它的伟大是值得我们所有后人骄傲与自豪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