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足球场上一再出现咬人事件,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两位江苏省内运动心理学的专家,她们从心理学层面解读了这种离奇的现象。

输球已经让他变成火药桶

肘击动作变成引爆的火星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院长、运动心理学教授沈鹤军认为,咬人事件一般会发生在比较重要的或者比较职业的比赛,业余联赛就相对少见,原因就是压力不同。因为比赛结果很重要,所以球员就会有紧张情绪,就会感觉到压力。这类极端性的攻击行为,可能是一种应激反应,导致过分的情绪激动与行为失控。

在应激情境下,一些个体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比如过度的情绪唤醒,认知能力下降。尤其是在激烈的对抗情境下,这种反应会妨碍队员正确评估现实情境、选择应对策略,从而导致非理性的行为发生。

专家揭秘咬人苏牙比泰森无辜(GIF专家揭秘咬人苏牙)(1)

“火药桶”被引爆

沈鹤军对扬子晚报记者表示:“具体到刚刚发生在乌拉圭的那起咬人事件,咬人的球员因为球队输球已成定局,本身在场上就充满了绝望和失落的情绪,这个时候对方球员又有肘击这样的挑衅动作。虽然幅度可能不大,造不成伤害,但却像一个火药桶里溅入了几颗火星,一下就引爆了。一般而言,在比赛中适度的情绪唤醒能帮助运动员正常发挥水平、创造良好的运动成绩,但若高于临界点,就会让自己被情绪控制,也就是所谓的情绪失控。一旦大脑被情绪所控制,个体的认知加工能力就会急剧下降,极易作出本能的攻击性行为,如猛踢、蹬踏、撕咬等。”沈教授认为,能够做出咬人动作的球员,通常自己性格方面可能缺陷比较大,在气质类型上很有可能是胆汁质,急躁易怒。当然也可能和平时缺乏系统的心理技能训练有关,不懂得在应激情境下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因此,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作为科学训练的一部分,必须得到重视。

相比泰森当年故意咬人

苏亚雷斯只是习惯用牙发泄

是不是足球比赛特别容易诱发咬人?苏亚雷斯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惯犯”又是怎么回事?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心理实验室负责人毕晓婷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并不赞同足球比赛容易诱发咬人的这种假设。至于在绿茵场上出现比较多这种事情主要还是因为足球比赛时间很长,比一般运动的时间要长不少,而且全世界范围内足球比赛场次又特别多,因此发生的次数自然多起来,这是概率问题。”毕晓婷认为,足球比赛中的激烈对抗可能会使球员容易情绪失控,不过身体对抗更激烈的美式橄榄球其实更容易让球员疯狂,为何就没有咬人事件呢?是因为球员带了面罩。

专家揭秘咬人苏牙比泰森无辜(GIF专家揭秘咬人苏牙)(2)

苏亚雷斯习惯用牙发泄

专家揭秘咬人苏牙比泰森无辜(GIF专家揭秘咬人苏牙)(3)

泰森咬人完全是故意

在谈苏亚雷斯屡屡咬人的问题前,毕晓婷首先跟扬子晚报记者阐明了一个观点,她说:“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咬人和用拳头打、用脚踢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种暴力手段。”具体到苏亚雷斯,毕晓婷认为这种咬人跟若干年前震惊世界的拳王泰森咬人并不相同。毕晓婷说:“苏亚雷斯应该是比较喜欢或者习惯用牙齿来发泄,不过咬完后他还是知道不对,因此想掩饰,不想被裁判被外界知晓。泰森那次就完全不同,他知道自己站在拳台上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全世界知晓,他也知道咬人的后果是什么,他咬霍利菲尔德应该是故意的。相较而言,苏亚雷斯本能的成份比较大。”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汤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