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一部中国著名的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恰巧正式出版成书已经107年。

在107年前,也就是1906年1月29日,如果按农历说那一年是农历正月初五,《官场现形记》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后来被鲁迅先生评价为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也是晚清文学作品的代表作。

1906年1月,李伯元创作的《官场现形记》一书30册在上海出版。这是什么时间呢?这时距离中国封建王朝的崩塌,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可见,这时候的晚清官场正是黎明前的一片狼藉,恰巧作者敏锐地以旁观者的视角记录下来晚清官吏的众生相,小说素材取自真实的生活,很多还是从亲友处收集的各种逸闻。

如何评价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一部谴责小说问世107年)(1)

这些封建社会的官僚群像,有文官也有武将,从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知县直至典史,他们地位有高低之分,权势也有大小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见钱眼开,嗜钱如命。这本书是我国谴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也是李伯元个人的代表作。

01

这个作者李伯元说起来也算一个科举失意的文人,但是却算得上一个成功的报人,可以说是小报界的鼻祖。如果科举之路顺遂,恐怕也是朝中多了一位小官,世上少了一部著名小说。

晚清时期官场科举考试腐败,李伯元也是亲身经历的。李伯元生于1867年,江苏武进人。他本是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祖父、父亲和伯父都是科第出身,有的在地方任牧令、监司,有的在京城官居枢要。李伯元自幼聪颖,诗文俱佳。可惜父亲早逝,家道中落生活并不容易。一家人生计艰难,无法供养他继续读书。所以李伯元和母亲就投靠在山东城阳做官的堂伯父李翼青生活。

伯父曾任山东道员、东昌府知府等职,少年的伯元就从小跟随伯父在山东长大,伯父对他要求严格,寄予厚望。母亲也就他一个儿子,孤儿寡母相伴的年月,更是把所有精力放在他的身上。

如何评价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一部谴责小说问世107年)(2)

伯元少年寄人篱下,懂事早熟,深谙世事,所以也不负家人期望,每每挑灯苦读,博览群书,他不仅擅长制艺诗赋,还精通绘画篆刻,也通晓金石考据,称得上是多才多艺,涉猎广泛,这样学有所成,到长大成年,参加科举考试就是他的必经之路。

光绪十八年(1892年),伯父李翼青仕途遇阻,索性从山东辞官回到老家常州,伯元一家一同返回故乡。26岁那年,他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饱读诗书的李伯元一鸣惊人,考中秀才第一名。

第二年又去江阴参加乡试,这次也是雄心勃勃,期待考取功名,追随父辈脚步,踏入仕途。不料这一次,虽然成绩优异。却因为另外一个无法申辩的原因,名落孙山。

如何评价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一部谴责小说问世107年)(3)

原来是伯父李翼青在做官期间,被责有叛逆皇法的前科,因此株连了子侄家属,被取消了科举的名次。这一重打击让李伯远就此彻底的远离了科举仕途。读书人之路要何去何从呢?

02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十岁李伯元来到上海,来到一家报馆《指南报》中担任编辑,以文字谋生。第二年,善于学习的他已经积累了办报的经验,于是就自己开始创办了一份《游戏报》,既当主编又当主笔,常常在报刊中揭露时弊,劝善惩恶。

此时的李伯元写诗抒发抱负:“世界昏昏成黑暗,未知何日放光明?书生一掬伤时泪,誓洒大千救众生。”一介书生以笔为刀剑,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针砭时弊,毫不留情。嬉笑怒骂,皆是文章,得到了世人的追捧,报纸发行量越来越大。后来很多人去效仿他,纷纷办起各种小报,但在当地还没有超越他的报社。

如何评价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一部谴责小说问世107年)(4)

后来,李伯元又另起炉灶,办起了一份《世界繁华报》,在这片园地里更自如地施展他写章回小说的本领。因为深层接触社会,并且家中亲属曾经深耕官场,了解各种明暗规则。于是开始连载创作《庚子国变弹词》和《官场现形记》两部长篇小说,在小说的背景之下,他比新闻时事创作更自由,言辞幽默,一针见血地论长短,积累了一众粉丝,报纸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鲁迅先生评价他所办的报纸“为偕嘲骂之文,记注倡优起居”,对于清朝末年的官场及社会上的种种腐朽现象,绘声绘色,揭露无遗,以编故事、写小说的形式支持维新思潮,欲唤起民众,促使全国上下觉悟到中国将被瓜分之祸”。

如何评价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一部谴责小说问世107年)(5)

《官场现形记》在图书正式出版之前,李伯元一直是在自己的报纸上连载刊发他的小说。整个写作过程历时5年之久,本来李伯元计划一边在报纸上连载一边写作,计划完成120回。可惜这个宏大的写作计划没有实现,在他创作到五十多回的时候就因为太过辛劳,不到四十岁就不幸病逝了,后面的题材由他的好朋友欧阳巨源续写到60回完稿。

03

这部书《官场现形记》实际写于1901至1905年,全书最终定稿共60回。最后由报馆分成5编正式出版,每编线装6册12回,所以共有30册。这套书后来多次再版发行,胡适也曾经为其作序,因为素材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甚至可以视为史料阅读。

这是一套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在封建社会彻底崩塌的前夜,官场丑态已经是积重难返,辛辣地讽刺种种社会矛盾,即便是严肃的科举正途已经不堪,更何况还有更多的捐官鬻爵的情况。说到这个小说当时的影响力,相传慈禧太后也关注过这本书,并且要按照书中的内容查办某些被影射的官员。不过这还是道听途说,并不以为真。

如何评价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一部谴责小说问世107年)(6)

小说中的贪官污吏形象,有些特别贴切吻合,会让人感叹这种官场流弊,也是有代代传播的。这些弄权者,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贪欲熏心,以权谋利,以权谋私。有的甚至丧心病狂,不择手段,中饱私囊。结果像小说中的人物一样,沦为笑谈,或者身陷囹圄,悔不当初看看小说,也能了解人性,贪腐之流原来如出一辙啊!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一阅而启

喜欢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