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嵩庐州月哪年写的(许嵩庐州月背后的故事)(1)

许嵩的歌,中国风,有点像江南小调调的感觉,很好听,毫无粉饰的生存哲学,超越现实的想象思辨,细而不腻的私人回忆,在他的作品里尽数展现。自成一派的制作风格与词曲质感,随性慵懒的演绎方式,标志性的假音与转音,舒服惬意的中慢板R&B节奏……总的来说还是充满淡淡的忧伤这种风格 听许嵩的歌是要嚼字琢词的,句子凿的越透,听出来的东西越多。

许嵩是真正的笔者,他敢写,什么都敢写,一个优秀公众人物的道义都隐藏在他自己酌句的文词里,歌曲背后含射的思考价值很多的。

听透太难,听透也太可怕。

每次对这个在世俗之下渐沉更浊的世界感到不寒而栗,想想我大许嵩,心中还难免会有一丝难得的希望与温暖,这世上,任何时候都不少这种正直又有趣的灵魂,真妙人一个。

推一首歌词,看完你就知道他的文字功底有多厉害了。《庐州月》。

许嵩中国风作品的典型代表。

歌词写的妙啊,寥寥几笔,单单前两句一个寒窗苦读功成名就的书生形象便是浮现在听者眼前。

“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

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

第一句,很明显的用典,匡衡的凿壁偷光啊,再加之下半句里的十年寒窗,代指寒窗苦读,刻苦疾书。

再看第二句,“宿昔不梳”源自南北朝乐府诗《子夜歌 宿昔不梳头》:宿昔不梳头,丝发披两肩。婉伸郎膝下,何处不可怜!女性的慵懒柔美,暗指功名搏取前为了进取每日须发难以梳理。

这之后,笔触瞬转,两字由儿时拉至今日。

“如今灯下闲读红袖添香。”

今日之景。

灯烛之下已再无前时借光之窘迫,闲读二字也再与他日苦读之景再不相同,此时当指已读遍贤书功成名就,红袖添香应指旁有佳人在侧。

而许嵩此时的感慨是:

“半生浮名,只是虚妄。”

半生已逝,浮华功名只不过一片虚无。

这寥寥几句,像是回首,更多的是感慨。

而下一段的文字才是绝妙。

“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

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

这两句才是意境独到的画面之美,初春三月的江南烟雨,莺鸟齐舞,草长轻摆。而与之同时他的眼中若隐若现的,是什么意象?是故乡。

再下两句。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阳

一缕青丝一生珍藏”

歌词到这里就清楚而明朗了,许嵩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是思念,是过往。

思念什么?

思念故乡,思念心上人。

“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

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

月也摇晃

人也仿徨

乌篷里传来了一曲离殇”

红药是什么?

红药出自宋代姜夔《扬州慢 淮左名都》,许嵩在这里化用了杜郎求情的典故,将自己自比作红药,独立桥边,孤目观望,看着桥上来来往往的有情人。

他暗示,心底也同样深藏着一个久久难以忘怀的心上人。

许嵩庐州月哪年写的(许嵩庐州月背后的故事)(2)

“庐州月光,洒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太多的伤,难诉衷肠,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庐州月光,梨花雨凉。

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

家乡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

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庐州月中月这一意象终于出来了,情感关键也在于此。

情感在故乡,在心上人。

月光如水,洒在心上。

借着故乡昔时月光,许嵩发出'梨花雨凉的叹伤。

一句感叹,当时只道是寻常,许嵩真正想表达的什么?旨在于此。

当时只道是寻常。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容若《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什么意思?

美好珍贵的事物在我们身边时,我们往往认作寻常,不做珍惜,一旦失去,才又方知珍贵,一再追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