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

根据世卫组织最新报告显示,

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名早产儿,早产儿出生率高达10%。

也就是说,大约每10个新生儿里有1个是早产儿。

而中国早产儿数量,高居全球第二

前阵子,国家放开三孩政策,还是有不少家庭表示很心动。

而这可能会导致高龄孕妇增加。

毕竟之前放开二胎政策时,全国高龄产妇比例从24.5%上升到约31%

高龄孕妇出现妊娠并发症的概率更高,更容易导致宝宝早产。

可早产宝宝体质差,免疫低,稍不注意就会生病。

因此,除了需要加倍的护理外,他们更需要全面的健康保障。

应该如何给早产宝宝配上保障呢?今天就和宝爸宝妈们聊聊。

01

早产宝宝面临的风险有多大?

先来了解一下,怎样才算早产呢?

由于提前出来看世界,早产宝宝发育并不成熟。

他们的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都比足月宝宝弱,加之感染、缺氧等诸多原因,极容易出现肺炎黄疸贫血等多种疾病。

此外,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其患疾病几率就越高。

02

给早产宝宝买保险有多难?

咱们刚刚也分析了,早产宝宝面临的健康风险非常大。

而风险高、出险率就高,所以保司对于早产宝宝的承保特别谨慎。

有些保险甚至会一刀切,把一些身体状况良好的早产宝宝也排除在外。

但反过来想,正因为早产宝宝体质差,所以更需要买保险。

那早产宝宝需要买什么保险?

必备(少儿医保、重疾、医疗、意外) 锦上添花(教育金)

1、少儿医保

买商业保险前,一定要先买医保。

首先,医保没有健康要求,早产宝宝都能买。

其次,在规定报销范围内,医保最高可报销90%费用。(具体以当地医保政策为准)

但医保责任有限,没法报销医保外用药,如进口药,需要商业保险进行补充。

2、重疾险

早产宝宝买重疾险,一般要求:

正常需要延期到宝宝3岁后,才能买。

极少数产品,对于健康情况良好的早产宝宝,可以提早到1岁(满6个月)买。

3、医疗险

医疗险对早产宝宝核保更严格,一般都要延期到3岁后,才能买。

4、意外险

意外险核保很宽松,一般宝宝满30天就能买。

大部分都不用健康告知,早产宝宝可以直接买,保额建议20万就够了。

因为《保险法》规定:

0-9岁身故保额≤20万

10-17岁身故保额≤50万

5、教育金

身体无其他异常,早产宝宝基本都能买。

养娃不易,孩子的教育费用更是个大问题:

前几天,有位家长就分享自己养娃费用,孩子才读完小学,就花了49万元

新生儿保险指南电子版:新生儿保险指南(1)

(来源于微博)

因此,预算充足的家长,可以考虑提前为孩子规划好教育金。

总结一下,不同年龄的早产宝宝,小马老师建议:

新生儿保险指南电子版:新生儿保险指南(2)

温馨提示:

宝爸宝妈们,在给早产宝宝买保险,优先选择有智能核保的。

另外,一定看清健康告知内容,如果不符合健告,一般要走智核/人核

如果对健康告知有疑问,点这里,免费咨询。

03

早产宝宝的保险方案

尽管,早产宝宝买保险不易,但小马老师还是从上百款保险中,找来了核保宽松的产品。

接下来我将针对不同年龄的早产宝宝,给出投保建议。

(以下早产宝宝除了早产和低体重外,身体健康,无其他疾病)

1、<6月龄

重疾、医疗暂时买不了,先配上少儿医保、意外险、教育金。

等宝宝大一点了,再来补充医疗险和重疾险。

新生儿保险指南电子版:新生儿保险指南(3)

意外险选平安小神童60元能保一整年。

它的意外医疗保障很给力,能报销自费药

如:进口狂犬疫苗,0免赔100%报销。

教育金选的是天天向上,现金价值每年以4.025%复利增长

在宝宝9岁时(交完保费前1年),现金价值(就是退保能拿回来的钱)已经大于保费。

到宝宝30岁时,累计总共领38.50万元

2、6个月-2周岁

在这个年龄段,只要宝宝发育正常,儿童保健检查无异常,没有并发疾病,还是能买到重疾险的:

新生儿保险指南电子版:新生儿保险指南(4)

与上个方案相比,该方案多了个健康保普惠多倍版重疾险

它对于孩子的健康要求宽松,如: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黄疸川崎病等,都有机会标体承保

(想知道自家孩子能否投保,关注我,并私信我“保险”,为你解答疑惑!)

另外,重疾不分组赔2次,且赔付比例高(前15年首次确诊赔150%,第2次确诊赔120%

确诊少儿特疾,还能额外赔1倍保额。

3、≥3周岁

宝宝已满3周岁后,只要身体健康,买保险就容易多了,基本上都能买:

新生儿保险指南电子版:新生儿保险指南(5)

比上个方案多了铁甲小保百万医疗险,由人保健康承保。

保证续保至宝宝17周岁,不用担心保障会中断。

还有少儿特疾津贴贴心的增值服务

当然,每个早产宝宝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每款保险的健告和智核要求也不太一致,能不能投保,还是得试试才知道。

但健告和智核询问的问题可能会比较难懂,小马老师建议先和保险咨询顾问沟通后再投保,避免留下拒保记录。

有任何疑问,关注我,并私信我“保险”,为你解答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