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去走一走,你永远都不知道宅在家里有多舒服。

是的,台风天溜娃,真的很酸爽。

好在,坚持多几天,就开学了

县城重点初中成绩(家薄弱初中的名单)(1)

县城重点初中成绩(家薄弱初中的名单)(2)

尽管9月还没到,新一届小升初又开始冲了。

每天看到别人在刷铁一信息坑,二中小视野,六中信息营...真心感慨。

没点热爱跟特长,凑热闹都是一种折磨。

牛娃有路子,普娃呢,自然也有战略。

熟悉规则,了解学校情况,清楚自己的位置,打一场有准备的仗,也相当重要。

我一直都认为,选择小学的核心是氛围,尤其是双减之下,对家校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大家都是一群对教育有共识的家长,力往一处使,集体的力量自然不容小觑。

所以,不管是老牌子,还是新学校,生源是首要的。

县城重点初中成绩(家薄弱初中的名单)(3)

丨图片来源图库中国,已授权

当然,新学校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流动性过高,这个没办法,谁让你没有编制呢。

这个时候,一个牌子的作用便出来了。有牌子的新校,即便老师一年一换,只要管理体系在,新老师就能快速上手。

你可以理解为连锁店加盟,这个过程,出品是受控的

到了初中,就各显神通了。

牛娃是不受地域限制的,不管是摇号还是直升,那都不是牛娃的归属。

(几个牛娃参考的标准:比如校内295,英语kp,数学华一华二,还有各种奖章吧

县城重点初中成绩(家薄弱初中的名单)(4)

如果是普娃,那本区初中的情况,你还是需要提前了解。

比如天河区,今年有3所初中流标。

18中,执信本部流标;

89中,广附、越铁、花雅、天执流标;

天荣,执信本部、六中、番禺铁一、天执流标。

县城重点初中成绩(家薄弱初中的名单)(5)

流标的含义是,在第二批指标到校中,该初中有达不到部分省市属录取分数的情况,造成指标流失。那这些学校,我们可以视为较薄弱初中

所以,在天河,东圃车陂 18中、龙洞 89中、体育西 天荣的搭配,明显不如其他组合热门。

有人会说了,明年取消指标到校最低分数线后,只要能在以上初中排名靠前,当个鸡头,岂不是好过待其他学校。

是也不是。

省市属的名额低于5%,如果你是奔着降维打击的目标去弱校当鸡头,那你一定要有不跌出5%的信心。

当然,在区属指标这块,中上学生在弱校的机会确实更大。但你同时也在赌,赌初中三年,你自己所处的梯队不变,你的对手不变。

至于越秀区,流标学校不算少,有十六实验、东风实验、七中东山、13中、17中、三中实验、广东侨中、10中、真光学校、知用学校,以上学校也被大家视为分组里的弱校。

县城重点初中成绩(家薄弱初中的名单)(6)

目前,越秀小升初是1对10,基本每个分组里面都有三四个避之不及的中学。这也让很多人形成越秀摇号不如天河直升的刻板印象

但是,参加过越秀小升初的朋友告诉我,1对10,相当于你有多次选择机会,只要你成绩还行,你会收获惊喜。

当然,如果只是求一个安稳的保底,那可能天河的直升机制更适合你。

接下来是荔湾区

荔湾也是多对多,经常有人问,里面哪些初中是稍微好点的,哪些是比较弱的。

一中四中的几个校区,南海中学、陈嘉庚、流花、二十三、二十四、西关培英、九十三、金道、文伟、华地、东漖等等,都是今年的流标学校。

县城重点初中成绩(家薄弱初中的名单)(7)

看完表格你会发现,新世界凯粤湾对口直升的四中逸园,其实也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

广钢对口的12组也有文伟、金道的bug。不过据说,今年省实小升初,90%都摇号进省实初中部。

这个片区未来还有几个教育增量,比如中海保利朗阅配建的初中、高中;广钢新城TOD九年一贯制;正在推进的东塱、西塱、鹤洞旧改等等。

说说海珠区

海珠其实挺有意思的。虽然是多对多摇号,但从每年流传出的招生数据来看,有些学校在分组里只招两个学生,跟没参与摇号一个性质。

县城重点初中成绩(家薄弱初中的名单)(8)

比如41中、六中和执信琶洲在第九组就招几个人,8成学生去了新滘中学,跟直升新滘中学没差了...

还有第五组,一半人去东晓和蓝天;第八组,8成归劬劳中学,第10组,基本都去黄埔中学...

继续说黄埔区

流标学校跟近年中考平均分低于市平均分的学校名单,不少重合。

比如港湾、华峰、科学城、新港、117这几个。

县城重点初中成绩(家薄弱初中的名单)(9)

但是玉岩实验才是里面的王炸啊。

我这个表格统计了广附、省实、广雅(本部花都)、执信(本部天河)、铁一(越秀番禺)、六中、二中,10个学校的指标情况,玉岩实验就流标8家

所以,你可以看到,对口九龙二小 玉岩实验的中泰天境,在过去两年的黄埔知识城涨幅曲线面前,岿然不动。

再说说番禺区

房产价值跟学位价值,是真的太不统一了。

县城重点初中成绩(家薄弱初中的名单)(10)

如火如荼的万博,至今都活在侨联中学的阴影下。

还有几个教育荒漠,像大石、洛浦、石楼、沙湾这种,鬼见愁。

反而是市桥跟亚运城,完全是刚需福音。如果只有三百万预算,求学校跟配套,闭着眼选完这两个地方,就可以躺平了。

当然,如果你能买天河的,别人推你去亚运城,请跟他绝交。(不解释,dddd

再来看下南沙区

南沙流标的基本是本土初中,比如鱼窝头、麒麟、横沥、万顷沙

南沙最大的问题是,人不够。

但名校不缺。明年铁一也会开学。

县城重点初中成绩(家薄弱初中的名单)(11)

最后说下增城区

这是一个流标学校数量>未流标学校的区域

具体的名单,大家看以下表格的蓝色字体即可。我就不评价了。

增城这一年,受到的伤害已经够多了。

但是本区的出路也还是在的,高中像增中是不错的,也有一些比较牛的民办。整体来说,增城在11区里面也不是垫底的那个。

县城重点初中成绩(家薄弱初中的名单)(12)

总的来说,我认为双减,中考简单,高考崩溃,这一系列操作越来越费爹妈了,不光鸡成绩,还要鸡综合,内外兼修,方得始终。

所有的压力,反而都前置了。好比说,我今年上小一的朋友,暑假忍了一个半个月,最后还是去报了各种幼小衔接,说没办法,发现其他说好不报的都偷偷去报了。

一个人鸡娃,提高的是成绩,所有人都鸡娃,提高的是分数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