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混凝土的性能和应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混凝土的性能和应用

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混凝土的性能和应用

一、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1、细骨料:粒径在4.75mm以下的骨料称为细骨料,在普通混凝土中指的是砂。

2、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砂中大小不同的颗粒相互搭配的比例情况,大小颗粒搭配得好时砂粒之间的空隙最少。在相同质 量条件下,细砂的总表面积较大,而粗砂的总表面积较小。在混凝土中,砂子的表面需要由水泥浆包裹,砂粒之间的空隙需要由水泥浆填充,为达到节约水泥和提高强度的目的,应尽量减少砂的总表面积和砂粒间的空隙,即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砂或中砂比较好。

3、粗骨料:粒径大于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4、水: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二、混凝土的技术性能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

工地上常用坍落度试验来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大。

对坍落度值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则用维勃稠度(s)作为流动性指标,稠度值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小。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单位体积用水量、砂率、组成材料的性质、时间和温度等。

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2、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试件边长为150mm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温度20±2ºC,相对湿度95%以上),养护到28d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以ƒcu表示,单位为N/mm²或MPa。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原材料及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

(1)原材料方面的因素: 水泥强度与水胶比; 骨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 外加剂和掺合料;

(2)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搅拌与振捣,养护的温度和湿度,龄期。

3、混凝土的耐久性

(1)抗渗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侵蚀性。主要与其密实度及内部孔隙的大小和构造有关。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表示,分P4、P6、P8、P10、P12、>P12共六个等级。

(2)抗冻性。分 F50、F100、F150、F200、F250、F300、F350、F400、>F400共九个等级。

(3)抗侵蚀性。

(4)碳化(中性化):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水。碳化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削弱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可能导致钢筋锈蚀;碳化显著增加混凝土的收缩,使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大,但可能产生细微裂缝,而使混凝土抗拉、抗折强度降低。

(5)碱骨料反应:碱骨料反应是指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含量较高时,会与骨料中所含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胀裂的现象。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功能、种类与应用

1、外加剂的分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2、外加剂的适用范围

(1)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若不减少拌合用水量,能显著提高拌合物的流动性;当减水而不减少水泥时,可提高混凝土强度;若减水的同时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则可节约水泥。同时,混凝土的耐久性也能得到显著改善。 (不减水提高流动、减水不减灰提强、减水减灰节约灰)

(2)早强剂,多用于冬期施工或紧急抢修工程。

(3)缓凝剂主要用于高温季节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泵送与滑模方法施工以及远距离运输的商品混凝土等,不宜用于日最低气温5℃以下施工的混凝土,也不宜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和蒸汽养护的混凝土。 (4)引气剂,适用于抗冻、防渗、抗硫酸盐、泌水严重的混凝土等。

3、应用外加剂的主要注意事项

(1)对钢筋混凝土和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应按有关标准规定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和碱的数量。

(2)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