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2月,湖北随州的空军某部为了扩建厂房,进行开山炸石,一炸不要紧,炸出了一座大型墓葬的蛛丝马迹。时任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兼考古队队长谭维四立即带队赶到,经过前期的探测分析,确定古墓上层已遭严重破坏,且有地下水溢出,如果不加以发掘,文物可能无法保住。

发掘申请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1978年5月底,古墓墓室被打开,这座古墓就是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是战国初期曾国国君曾侯乙的墓葬,陪葬品相当多,出土了文物15000余件,其中青铜器有6239件。

这些文物里,不乏举世知名的著名文物,比如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

再比如,今天小院要说的这件——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墓青铜器是否是失蜡法(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尊盘)(1)


曾侯乙尊盘分为两部分——尊和盘。尊是酒器,盘是水器,尊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盘高24厘米,宽57.6厘米,深12厘米。

这件文物,如今也陈列在湖北省博物馆。不管是见到文物本身还是只在图像上看到过,这件文物给人留下的最大印象,除了外表精美,我想多半是结构复杂。

精美复杂,正是曾侯乙尊盘的最大特点。

铜尊用34个部件,56处铸接连称一体,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铜盘上也装饰有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纷繁复杂,巧夺天工。

如果细看它,能发现它表层的装饰是彼此独立的,互不连接,镂孔附饰细腻,玲珑剔透,精巧华丽。

曾侯乙尊盘是青铜器的代表性作品了,不过在它身上,有件事却一直有很大争议,至今没有定论,那就是它的铸造工艺。

如果去湖北省博物馆参观,导游会给你介绍,这件曾侯乙尊盘是采用“失蜡法”铸造。

失蜡法也就是熔模法,它的工艺是先用蜡做成模子,包裹陶泥之类的材料后烧制硬化,这样蜡模就会融化流出,剩下外部的陶范,然后再将融化的金属灌注,再经过一些后期工艺,处理掉气泡和陶质结构,最终成型。

介绍归介绍,曾侯乙尊盘是不是用的失蜡法铸造,在开始就存在很大争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文物本身的考证和对古代技术的了解越来越精细,能看出曾侯乙尊盘很可能不是失蜡法铸造的。

之所以这么说,有以下原因。

曾侯乙墓青铜器是否是失蜡法(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尊盘)(2)


首先,从技术的发展规律上来看。

人类历史上每一项技术,从无到有,从出现到成熟,都有过程可循。拿青铜器来说,从商朝之前到春秋之前的1000多年里,是范铸技术发展到成熟的一个阶段,这期间出土的青铜器都能明显看到技术发展的痕迹。

春秋后分铸焊接技术开始发展,也历经1000多年,技术痕迹和范铸技术一样明显。这些青铜器,我们可以给它们编号,从序列上可以明显看出技术进步的痕迹。

但是失蜡法却没有,它似乎就突然产生,仅仅铸造了几样精美的青铜器就突然消失。我们无法看到它是如何产生的,也不知道它是怎么发展的,它从出现开始就是种成熟的技术,又好像并没有得到推广使用,出现的目的似乎仅仅是为了铸造这几件青铜器。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生产资料和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的战国初期,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失蜡法的再次出现,要到唐朝,一般认为它是从印度被引入。

如果失蜡法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成熟,为何在短时间内就销声匿迹,后世再也不见踪影,要到1100多年后才重新出现,并且是从国外传入,这同样难以解释。

曾侯乙墓青铜器是否是失蜡法(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尊盘)(3)


曾侯乙墓青铜器是否是失蜡法(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尊盘)(4)

范铸到分铸


从技术细节上看。

尊盘的结构及其复杂,它的构造以几何堆成的细丝缠绕,尺寸严谨,能承受的误差范围极小。它的结构使得蜡模曲线的粗细只能有3mm左右,这样脆弱的蜡制曲线,外面还要套一层陶泥上去,打湿的泥是很重的,往上涂抹的力量很容易使结构变形乃至断裂,如果抹不均匀,又会影响成品质量,留下瑕疵,但这些在尊盘上都很难找到。

如果说是工匠经过多次试验后最终完成的成品,这也有点说不过去。一是因为除了这件成品,没有发现任何残次品的痕迹;二是在战国时期,曾国已不复西周时期的地位,在楚国崛起后,它时时自身难保,很难有这样的国力来承受反复的失败,打造这样一件仅仅为了宴席间表示排场的器具。

曾侯乙墓青铜器是否是失蜡法(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尊盘)(5)


从技术需求上看。

春秋以后到战国初期,分铸和焊接技术已经成熟,可以铸造出非常复杂的青铜器,尊盘这样的器物也能实现。既然工艺已经达到要求,没有必要再开发新的技术来做已经能完成的事情,这是“没有需求就没有发明”的论证。

有学者已经对其技术细节进行详细考察和解释,拿纹饰复杂的尊口来说,他们认为,铸造方法是先分别铸出许多各种形状的纹饰单元,再按照设计要求,将这些单元焊接连称整体成型,并且找出了尊口各处的焊接口和黑色的氧化层。

而且,表面看似繁密复杂的纹饰,在设计师眼里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总共只有5种形状:正反C形和正反S形和人字形。

这些纹饰,在春秋以后的范铸技术里,只要制作一个纹饰的模子,其他纹饰都可以在这个模子上翻出来,制作成泥范后在尊体模上拼贴,然后再加泥,铸成一个整体的泥范。

从以上来看,范铸分铸技术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何必再去重新费事费力开发一项没有得以推广的新技术呢。

曾侯乙墓青铜器是否是失蜡法(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尊盘)(6)


从外部因素上看。

在我国中原地区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是青铜铸造技术得以发展的自然条件。欧洲、西亚等地区不同,那里以沙漠型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为主,要么空气湿度高,要么过于干燥,不适合范铸技术的发展。即使以中国来看,青铜范铸技术的应用也都集中在中原内陆黄土地区,沿海和沙漠地区都没有出土过大型的青铜范铸器具,这就是气候决定技术的基础。

来自其他文物的证明。

曾侯乙墓中,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青铜器,同为礼器的还有镬鼎2件、升鼎9件、饲鼎9件、簋8件,这些器具都是使用的分铸和焊接的工艺。范围再扩大一点,从春秋到战国,中原地区出土的礼器中,绝大部分都是采用的分铸焊接技术,这也和技术的沿革相对应。

曾侯乙墓青铜器是否是失蜡法(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尊盘)(7)


之所以曾侯乙尊盘和云纹铜禁等青铜器被认为是失蜡法所制作,是因为出土时发现这些文物表面的镂空纹饰相当复杂,以当时对范铸技术的了解还无法解释,所以有研究者引入了失蜡法的概念进行解释,乃至成了定论。不过到了当代,已经有不少学者从技术细节上指出了尊盘不会是采用失蜡法,并且找出了焊接的痕迹:

曾侯乙墓青铜器是否是失蜡法(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尊盘)(8)

盘口缘上高纹饰区的焊痕


曾侯乙墓青铜器是否是失蜡法(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尊盘)(9)

尊口缘内高温烧熔的小纹饰


从时间线上来看,青铜铸造技术从整体铸造,到分型铸造和铸后焊接,发展脉络相当清晰,中间突然出现一个失蜡法又迅速消失,直到1100多年后才从国外再次引入,这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技术发展的规律。

曾侯乙墓青铜器是否是失蜡法(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尊盘)(10)

实际上,就是在现代以3D打印技术来进行辅助,想以失蜡法来可靠完成这样一件精细的器具仍然是件困难的事情。在当代,已经有公司通过三维扫描和3D打印技术制作出了复制品,但那是放大四倍的产品。

从文物复制的角度来说,应当是使用原材料、原工艺,并且要确保复制品和原件大小比例为1:1,才能算是成功的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