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关于春秋冬的诗词很多,无论是描写春天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拟或是描写秋天的“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还是描写冬天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都太多太经典了。可提及夏天,好像除了“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等等耳熟能详的诗句外,能一下子背诵起来的并不多。

其实,描写夏天的诗词也很多,尤以宋代的文人为甚,比如司马光的“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王安石的“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戴复古的“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朱淑贞的“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苏轼的“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陆游的“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等等,这些夏日里的骤雨、浮翠的新荷、熟透的梅子、啼叫的夏蝉,都化作优美的文字,留给了后人欣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注释(杨万里的夏天)(1)

在宋代众多的诗词大家中,最喜欢夏天的,描写夏日美景最多的,我以为莫过于杨万里。他恨不得把夏天的每时每刻都写进诗中,从“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等,看似寻常的晴风雨露,梅荷芭蕉,竹林松阴,虫鸣蛙啼,或恬静安宁,或活泼有趣,或慵懒闲适,就像一幅雅致的夏日美图,每每读起,都会觉得,时光清浅,岁月可人。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 )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善于捕捉生活中感人的小细节,用静雅朴素的语言描述出来,诗风纯朴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到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生于南宋发轫之年,二十七岁中进士,一生起起落落,经历了四任皇帝的杨万里活了八十岁,度过了八十个夏天。而在这八十个酷热难耐的季节里,有那么几个夏天,让他难忘。

隆兴二年(1164年)上元节,父亲大病,三十八岁的杨万里不得不辞去临安府教授的职务,回到乡野,一边侍奉父亲,一边遍访与好友,切磋诗文,过起了闲居生活。

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的夏日中午,杨万里正在午睡,听见屋外孩童的嬉戏声,扒开纱窗向外望去,阳光明媚,疯长的芭蕉绿叶阴影映照在纱窗上,原来是一群小孩子在捉迷藏,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顿觉心情舒畅,提笔写了《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

这两首诗写得很有意思。初夏时节,夏日昼长,诗人从午睡中醒来,朦胧着眼睛向窗外望去,一群天真烂漫的孩童正在玩耍, 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也把碧绿的芭蕉叶映照在纱窗上,想起了午睡前吃的一颗酸杨梅,此刻好像要把牙齿酸倒。爬起来想看书,却又觉得意兴阑珊,索然无味,起身给芭蕉浇水,嬉戏的孩童们还以为是下起雨来了。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孩童们的天真烂漫在此刻交相辉映,激起了诗人无穷的乐趣。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注释(杨万里的夏天)(2)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不久之后,杨万里回到了朝廷,此刻的南宋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岌岌可危,年逾不惑的杨万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便给宋孝宗赵昚(shèn)上了篇《千虑策》,总结了靖康之难以来的历史教训,分析了朝廷的种种积弊,提出了一整套国富民强的政治主张,然而,正是他的锋芒过盛,让朝廷无数的政客为之双眼一刺。他心如死灰,意兴阑珊,又回到家乡吉水,过起了隐居生活。

第二年的夏天,闲居乡野的他夜晚在一座廊桥下纳凉时,看见皎洁的月光,浓密的树荫,婆娑的竹林,以及悦耳的虫吟,情不自禁的写下了一首《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想不到夜晚还是和中午一样炎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不时一阵阵清凉的感觉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风。

人常说,心静自然凉。白居易有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意思是只要你在院子里坐着,心无杂念,静下心来,你就会感觉有凉爽的清风徐徐吹来,凉爽无比。然而,尽管身在江湖,但他仍然牵挂庙堂,心绪依然难以平静,烦热的天气,鼓噪的虫鸣,尽管感觉阵阵清凉,也恐怕是内心的孤冷的外在反映吧。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注释(杨万里的夏天)(3)

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五十岁的杨万里任常州知州。常州淳朴的民风,小河的流水,农家的炊烟,美丽的田野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杨万里每每在繁忙的公务之余,攀登古城,漫步郊野,泛舟河中,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一天,他来到常州城郊的一个小河边,看见一汪清泉分出细细的水流汇入池塘,池边杨柳拂水,影映碧波,小荷刚刚钻出水面,几只蜻蜓或站或飞,虽然没有粉红色荷花的点缀,但也清新可爱,于是写了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层次丰富,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色彩艳丽,极富动感,充满了诗情画意。落笔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说起荷花,这是杨万里的最爱。他一生写了很多关于荷花的诗句,除了这首《小池》,还有《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感兴》等等,荷花的美丽剪影,时常让他想起家乡,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比如“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这句,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小时候没少吃,动作都这么熟练了。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注释(杨万里的夏天)(4)

杨万里曾有诗云“眼穿岭北书不到,秋入海南愁顿生。只有荷花旧相识,风前翠盖为人倾。”荷花不仅是他的旧相识,也是他的老朋友。荷花象征着高洁与清廉,在尔虞讹诈的官场,杨万里希望自己能和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一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正人君子。他曾在《暮热游荷池上•其三》写到: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小草早已探出了尖尖的脑袋,在微风中摇曳着婀娜的身姿,像是给诗人“报告”风来了。池塘里,碧绿的荷叶上滚动晶莹的露珠,小的荷花抬着小巧的脸。诗人急忙敞开衣襟,企图把这阵西风全拦住,不让它溜走一点,好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凉风。虽然已经到了傍晚,那些娇嫩的荷花还是害怕天气的炎热,低着头在碧绿的荷叶下躲躲藏藏,不敢抬起脸来呢。

在诗中,诗人以荷花自拟,面对世俗的热风,尽管不能全部抵挡,但也不随风逐流,不趋炎附势,“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毛说过:“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一生力主抗金,反对议和的杨万里,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责时弊,无所顾忌,几起几落,尽管始终不得大用,但他“为天下国家者不能不忘于敌,天下之忧,复有大于此者乎!”为世人钦佩。

他一生创作旺盛,著作丰富,据传写了有两万多首诗,可惜流传下来的仅有一千多首。那些闲居乡野的日子里,他仍没有荒废自己,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句,为我们描绘了夏日里美丽的世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注释(杨万里的夏天)(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