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舜缘文化的张诗苓,我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希望古圣先贤的智慧,可以利益到更多的朋友。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道德经》,一起走进道德经的第十一章。首先我来为大家诵读道德经的第十一章,我的诵读是以王弼版道德经为底本。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在第十一章里,老子先是举出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现象。老子说啊,你看三十根辐条制作成一个车轮,有了中间空的地方放上车轴,车子才能运转起来;用泥土做器皿,留出泥土中空的地方,这个器皿才能盛放东西;建造房子时,做出了门窗和四壁,留出里面的空间才能够住人。说完了这三个现象,老子总结了一句话,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们肉眼看得见的东西,也就是有,像是三十根辐条,像是器皿的四壁,像是房屋的墙,都只是一个用来完成某种功能的工具,能给人带来便利,但真正有用的却是中间留出的空间,也就是无,无才是这个物件真正发挥作用的地方。

道德经第23章个人感悟(道德经第十一章)(1)

老子想用这句话带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人生启示呢?其实是老子发现,我们生而为人的最大痛苦就在于我们总是被“有”,被这些肉眼可见的物质所困,所奴役。我们忙忙碌碌,四处奔波,披星戴月,追逐着房子,车子,存款,职位等有形的东西,可是忘记了到头来我们作为一种高级的灵性动物,需要的远不是吃喝住宿这些低级的需求,而是精神的高尚,心灵的愉悦和生命的圆满。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用筷子吃饭,吃的不是筷子,筷子只是给我提供便利,而许多人却为了买一双金子做的筷子奔波劳苦;其实我的吃也不是饭,而是饭带给我的营养,进一步说我们需要的是健康,饭也只是给我们提供便利,而许多人却为了买更华丽的饭食蹉跎了生命。所以啊,我们要记住第一点,有之以为利,千万不要为了给我们提供便利的一些些工具而付出宝贵的生命。

那第二个要点,就是无之以为用。无是什么呢,是精神的富足,这才是真正能滋养我们生命的东西。忙碌的朋友们有多久没有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了呢,你是否快乐,平和,悦纳,你是否发自内心的幸福呢?你有没有经常陪伴爱你和你爱的人呢?你总是觉得现在的奔波劳苦是为了以后的幸福时光,是为了你爱和爱你的人,可是时光就在你忙碌的时候流逝了,你爱和爱你的人就在你忙碌的时候老去了,离去了。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是道德经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朋友们可静下心来仔细的体味一下。那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下一讲我们将继续学习道德经的第十二章,希望大家持续关注,私信我们进行互动,朋友们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