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因皮肤缺少脂质过于干燥或者出油过多而烦恼,其实,皮肤脂质不仅是皮肤屏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划分皮肤类型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可用护肤品辅助治疗皮肤疾病的重要分类指标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皮肤脂质的相关内容,并对皮肤脂质与皮肤健康的关系进行阐述。

皮肤脂质的定义与来源

  提到皮肤脂质,首先要了解脂质的概念。脂质(lipids)泛指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大类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在化学成分及结构上非均一的化合物。在生物体中,脂质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且能参与能量代谢、信号传导、跨膜运输、细胞增殖、发育、分化和凋亡等过程,是一种重要的代谢产物。皮肤脂质是一种由皮肤细胞和皮肤表面微生物产生的重要的代谢产物,具有不溶于水的特点。

  皮肤脂质由皮脂腺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和皮肤微生物产生。不同细胞产生的脂质种类、分泌的位置以及发挥的主要作用不同。

皮肤老是出油是什么原因怎么办(皮肤爱出油怎么办)(1)

表1 皮肤脂质产生部位、分泌位置、种类及主要作用

  75%-90%的皮肤脂质由皮脂腺分泌。皮脂腺是皮肤的附属器官,主要由腺体和导管组成。腺体在发育的过程中逐渐积聚脂肪滴,发育成熟后,腺细胞破裂的脂肪滴与细胞碎片通过导管排至皮肤表面。此外,皮脂腺最初分泌的脂质成分不含有脂肪酸,脂肪酸是毛囊内的寄生菌通过水解甘油三酯形成的,能够抑制部分细菌和真菌。

  角质形成细胞合成脂质前体并以板层小体的形式分泌,最终将脂质前体和脂质合成酶释放到细胞角质层的间隙,随后,脂质前体由脂质合成酶催化产生脂质。随着细胞生长代谢以及角质细胞分解,这些分散在角质细胞间的脂质便分散至皮肤表面。

  皮肤表面生存着大量微生物菌群,大多数微生物以角质细胞碎屑或脂质为食,在新陈代谢中可产生脂质,例如短链脂肪酸等。

皮肤脂质的种类和含量

  根据脂质头部基团与脂肪链之间的连接类型可将皮肤脂质分为主类和子类。根据脂质代谢途径研究计划(Lipid metabolites and pathways strategy,LIPID MAPS)项目提出的脂质分类系统,脂质可大体分为八类:脂肪酸类(fatty acids,FA)、甘油酯类(glycerolipids,GL)、甘油磷脂类(glycerophospholipids,GP)、鞘脂类(sphingolipids,SP)、固醇脂类(sterol lipids,ST)、孕烯醇酮脂类(prenol lipids,PR)、糖脂类(saccharolipids,SL)、多聚乙烯类(polyketides,PK)。

  结合上面内容,如何做到精准护肤?不让我们的护肤做无用功,在此瑞旭集团提醒不同状态下,皮肤脂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如痤疮患者的胆固醇、蜡酯和角鲨烯相关化合物(三萜类)的皮肤脂质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亚油酸(及其前体)水平则低于正常人群。脂质成分可以直接反映细胞的代谢状态,脂代谢的变化是各类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皮肤表面脂质种类和含量是实现后续“精准护肤”的重要基础。

皮肤老是出油是什么原因怎么办(皮肤爱出油怎么办)(2)

皮肤脂质的功能

  人们常常将皮肤屏障比作“砖墙”结构,这里的“砖”指的是角质细胞,一块块的“砖”垒成了皮肤屏障这面“墙”,抵御着外界刺激。皮肤脂质便是屏障之墙中的“灰浆”,如神经酰胺、角鲨烯类等成分在维护皮肤屏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神经酰胺属于鞘脂类,根据其化学结构的变化,可以分为16个亚类。研究表明,神经酰胺的含量、亚类、链长变化与皮肤屏障功能密切相关。角鲨烯作为人类皮肤表面特有的含量较多的成分,可以“中和”紫外线照射皮肤所产生的活性氧簇,且在紫外线照射下,角鲨烯被UVA氧化的比率远高于被UVB氧化的比率,其氧化产物会影响黑色素的形成。此外,研究发现,角鲨烯对严重痤疮患者皮肤脂质中明显损伤的皮质酸(5,8-十八碳二烯酸)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角鲨烯有助于皮肤屏障的稳定及黑色素的防御,是人体皮肤天然的“遮光剂”,当紫外线或电离辐射作用于皮肤时,皮肤表面脂质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损伤。

  信号传导功能

  人体代谢过程中的物质转运、信号传导的方式有多种。脂质在皮肤复杂代谢通路中起着“主动的”信号作用。例如,神经酰胺可作为调节表皮功能的信号,能够激活多条信号通路下游的多种蛋白,这些蛋白的激活可诱导多种反应,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和表皮细胞凋亡等。

  微生态功能

  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表面存在大量微生物,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微生态系统,从而构成了皮肤表面微生物屏障系统。

  简单来说,皮肤脂质可被视为皮肤常驻微生物菌群的生长介质或抑菌剂。当皮肤脂质的成分适合某种微生物生长,那么这种微生物便会巧借“东风”生长繁衍;相反,不适应皮肤脂质的微生物便会长势欠佳。而这些微生物除了依赖脂质生存之外,也会分泌特定的脂质,从而影响皮肤脂质组成。总之,菌群与脂质环境互相利用,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并最终影响皮肤状态。

皮肤老是出油是什么原因怎么办(皮肤爱出油怎么办)(3)

皮肤脂质与皮肤健康

  理想情况下,皮肤表面的脂质会随着角质层脱落而自然脱落,保持皮肤不油不干、功能完好的健康状态。但由于环境污染、化妆清洁不彻底、过度清洁、熬夜、精神压力大、饮食习惯不佳等各类原因,皮肤往往会出现皮脂腺分泌异常、角质代谢异常等情况。

  毛孔堵塞

  前文提到,腺体在发育的过程中逐渐积聚脂肪滴,发育成熟后,腺细胞破裂,脂肪滴与细胞碎片通过导管排至体表。若清洁不到位,皮肤脂质混杂细菌、灰尘等物质很容易造成毛孔堵塞。如果毛孔堵塞不及时改善,易导致黑头、粉刺和毛孔粗大等皮肤问题发生。当皮肤脂质过度堆积,皮肤问题没有得到良好解决,导致皮肤表面微生态失衡,陷入恶性循环时,进而会导致痤疮、毛周角化症等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日常护肤过程中,应重视皮肤清洗,合理清洁。

  过度清洁

  对比脂质堆积、毛孔堵塞,还有一种方式同样会对皮肤造成伤害,那便是另一个极端——过度清洁。来源于角质形成细胞的脂质可防止经皮水分的丢失,从而维持角质层的含水量。当清洁过度带走皮肤脂质,导致脂质含量过低、角质层含水量下降时,将会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影响皮肤角质层正常代谢,角质层异常代谢又会进一步加重脂质含量及水分含量的失衡状态,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干燥症(干性角质松懈)、关节/手足角质堆积、特异性皮炎等疾病的发生。因此,避免过度清洁,保持合理的皮肤脂质及水分含量,做好保湿,对于皮肤健康至关重要。

  鉴于皮肤脂质对于皮肤健康十分重要,目前对于皮肤脂质的作用机制正在进行广泛研究。例如,运用脂质组学的方法可以分析不同肤质,不同症状下脂质成分及含量的改变,有助于针对性地研究与指导相关精准护肤(对因护肤)化妆品的研发。

来源于:中国食品药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