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曾在《围城》里提到一条著名的高校学科鄙视链。
在大学里,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外国语文学系瞧不起中国文学系,中国文学系瞧不起哲学系,哲学系瞧不起社会学系,社会学系瞧不起教育系,教育系的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学生。
鄙视链不仅存在于高校,不仅存在于学科之间。鄙视链存在于我们生活里的各个领域。作为高中生,你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哪些鄙视链?
1选科鄙视链
理科生>文科生>艺术生>体育生
@Shearer草莓团子:
作为文科生被鄙视是怎样一种体验?
高中开学第一天,我因为中考成绩好被分在了实验班,当时还没有分文理,但是班级是默认的以后的理科实验班。
班主任是化学老师,做完简单自我介绍以后,把我们班各位理科老师也介绍了一遍,然后就用很嘲讽的语气说:“文科老师也就那么回事了,你们这中间不会有人要选文科吧。”全班带着嘲讽的语气哄堂大笑……
我当时无语又恐慌,因为我就喜欢文科,当时也想好以后很大程度会学文了,没想到第一天就受到了莫名其妙的恶意和嘲笑。
有一次历史老师布置完作业后,班主任觉得占用大家学理科的时间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历史老师,还说“你们都不用学她的课,有事我担着”,班里又一阵哄笑。
他们都觉得很爽,我只觉得三观碎了一地,同学们都已经被班主任畸形的三观洗脑,骂一位本没有任何错的老师。
@匿名用户:
作为艺术生被鄙视是怎样一种体验?
“艺术生都是些懒散的人,你还指望他们能有什么出息么?”
“艺术生就是些家里有钱的人,花点钱混个大学读。”
“真羡慕你们艺术生,不用学习就能考大学。”
“考到好大学了,肯定是花钱找关系的,就他们这么点分,怎么可能考得上好大学。”
“你也别怪我说话直,我这人就爱说实话,你们这些艺术生都是些烂人,品德差,不上进,糟蹋家里钱。”
“真羡慕你,都不用学习,混一混研究生就能毕业了,不像我们还得辛苦做实验。”
……
这些都是我学艺术以来,亲戚、同学和陌生人的评价,每一句都跟针扎一样,以前还会伤心,因为自己没做任何伤害大家的事,就因为自己学了艺术,被大家讨厌和歧视。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大家都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而我们这群学艺术的孩子,因为考试成绩要求比别的同学低,就成了“差等生”。
@枫铃草:
体育生遭受过哪些歧视
有一次我听到一个老师跟另外一个老师说,刚刚她听见有人骂人了,另外一个老师说,那可能是体育生,素质比较低。
的确,体育生属于加分进的,成绩不好,但是成绩不好不代表人品不好。一部分老师心里都有歧视,在这种渲染下,一些没自我主见的同学难免也会给体育生贴上“卫生差”“素质低”的标签。
2学习能力鄙视链
@威尔逊:
学神>学霸>学普>学渣>学弱
学神:不怎么学习,成绩极好。
学霸:努力学习,成绩好。
学普:努力学习,成绩中等。
学渣:不怎么学习,成绩差。
学弱:努力学习,成绩差。
@咚咚咚:
因为成绩差在其它方面也被歧视是怎样一种体验?
高一的时候,班里负责出黑板报和组织文艺活动什么的文艺委员是个和文艺丝毫不沾边的人,之后,我就扛下了他的任务。
下学期,班里组织投票,投出一个新的文艺委员,唱票的时候我的票是最多,其次是原来的文艺委员。
全班65个人,当时有42个投了我。为什么说当时呢,因为班主任突然喊了停,他要重新检票,并且说从今以后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进行舞弊活动。当时我就像当街被泼了脏水,然后还不能生气。
下课后,班主任把我叫出教室,苦口婆心地进行了一番教育,大意就是,我成绩没有别人好,所以就别和人抢,当个小助手就好。
我真的特别委屈。
3理想大学鄙视链
清华>北大>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三本>专科
@星星眨着眼:
本科不好即使考研上岸也会被歧视是怎样一种体验?
自己作为一个本硕都在这所略好学校的学生,研究生时期同门常有本科很一般、考研考过来的同学。假如学校内部有鄙视链,那这类人可能就处于鄙视链底部了。
我对待本科较差的同学或师弟并不会存在什么差异,导师对待也没感觉有太大差异,但是我心里还是知道,他们本科学校不太强,他们自己心里当然比我更清楚这一点。
其实以我自己的视角(仅代表自己),我倒是没有(明显)鄙视他们,因为,他们在某段期间内吃的苦远远多于我,所以他们实现了学校等级的巨大跨越。
不过本科学历存在鄙视链,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人家高中比我们努力,所以上了更好的本科,也就是说比我们更早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坦然接受现实就好。
4理想学科鄙视链
工科>商科>法学/医科>理科>社科>文科>艺术
@雨中:
刘强东当年因为是社会学专业被鄙视到死,号称人大门口的保安都知道社会学是最差的专业,毕业根本找不到工作。
图为清华大学树洞评选出的学科鄙视链:
5理想专业鄙视链
@陈雨桐:
理科:数学/物理 > 统计/心理 > 生物/化学
工科:计算机/EE > 其他工科
商科:金融 > 管理 > 会计 > MKT > 其他
社科:经济学 > 公共管理/政治 > 社会学 > 其他
文科:哲学 > 新闻 > 历史 > 语言 > 文学
6如何面对鄙视链
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较,有比较的地方就会出现鄙视链。本质上说,人们习惯于将人群划分为“你们”和“我们”,从自己所属的身份认同中寻求优越感。
虽然鄙视这一行为不好,但其实鄙视链背后透露出的等级划分,从积极的角度考虑,可以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如果所有高校都是清华,大概学生们也就没有刻苦努力的需要了。
只是,大学按照录取分数标准划分高下尚且合理,但有些鄙视链的标准却是畸形的,仅仅来自于人们的刻板印象,或是社会固有的功利标准。
比如文科相较于理科更容易受歧视,而这些歧视往往来自于人们的唯分数论,唯收入论,以及唯理性论等社会固有看法。
可社会固有看法也并非就是真理,并非就完全客观公正。因此,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鄙视链?
首先要有意识地停止自己的鄙视行为。“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要以单一标准轻易地否定了一个立体鲜活的人。
其次,强大内心,增强自信。面对畸形的鄙视链和他人的偏见,你要明白:你不必尝试改变他们的想法,你只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就好。
看了这么多鄙视链,内心也应该知道了,要想不进入这些鄙视链,现在就要更加努力,把焦虑、紧张全部抛在脑后。
向鄙视链说不!
(声明:本文由艺考界综合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