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大雷音寺如来佛祖座下弟子3541人,拜神魔小说《西游记》所赐,数千弟子中,二弟子金蝉子的知名度最高。

佛祖十大弟子为啥没有金蝉子(如来佛有弟子无数)(1)

很多人不知道,如来佛给弟子们排名,并不是根据他们入门时间的长短,而是找出他们的特长进行排名。

比如说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目健连等等。男女弟子共52人,甚至交际第一的迦留陀夷都榜上有名,他们各有各的长处。排名不分先后。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幼儿园小朋友发小红花。

如来佛大弟子就有52个,知名度最高的二弟子金蝉子,到底擅长哪一方面,为什么会在诸多弟子中脱颖而出,成为西天取经的不二人选,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如来佛在成佛之前,是喜马拉雅山南簏小国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小王子生活得并不快乐,他降生时母亲已经四十岁了,他生下来刚刚七天,生母就去世了,小王子是被姨母抚养长大的。

姨母的儿子名叫阿难,和小王子一起长大,后来就做了小王子的弟子,就是多闻第一的阿难陀,他有个著名的口头语“如是我闻”。

王子17岁成亲,不久就有了的儿子罗睺罗。王子不愿继承王位,躲进深山里苦苦修行。老国王担心儿子吃苦,派了五个仆人去照顾王子的起居。

后来王子修成正果,成为如来佛祖,他的这五个仆人,就成为如来佛的第一批弟子,按年龄排名第一的名叫憍陈如,二弟子阿舍婆誓,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金蝉子。

佛祖十大弟子为啥没有金蝉子(如来佛有弟子无数)(2)

如来佛出生地遗址

此后佛祖又陆陆续续地收了上千名弟子,可影响力依旧有限,因为这些弟子,都是低种姓。

当时《摩奴法典》规定,如果首陀罗(低种姓)辱骂高种姓的人,就割掉他的舌头。如果被割舌的首陀罗心怀不满,那就再把烧红的铁针插入他的口中。如果首陀罗不接受高种姓人的命令,那就将滚油灌入他的耳中和口中。

如来佛是高种姓,可他现在只能带一群低种姓的弟子来玩,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长此以往,岂不是成了丐帮帮主了。

关键时刻,出身卑微的金蝉子挺身而出,如来佛也正是得益于金蝉子的鼎力支持,才成为佛祖。

金蝉子虽然是首陀罗,可相貌堂堂,举止端庄,而且精通佛法,金蝉子在外云游时,绝对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金蝉子的出色表现,也引起另外两个人的注意,他们是舍利弗和目犍连,他们都是高种姓的婆罗门,已经修成正果,而且广收门徒,其影响力不在如来佛之下。

舍利弗和目犍连也是年轻气盛,他们没有听说过如来佛的名字,竟然直接找金蝉子来切磋佛法。

面对高种姓的刁难,金蝉子不卑不亢,侃侃而谈,舍利弗和目犍连为之折服,对金蝉子的敬仰之情,如恒河之水,滔滔不绝。

此时的金蝉子如果要自立门户,以后也就没有如来佛什么事了。可是金蝉子宅心仁厚,他没有把这次胜利的功劳算到自己头上,而是很真诚地说:他的师傅如来佛精通佛里,自己与师傅相比,简直就是沙粒比高山,根本没有可比性。

甭管这话是真是假,反正舍利弗和目犍连是深信不疑了。这二位没有任何犹豫,各自带着手下的门徒,直接拜入如来佛门下。

对于如来佛来说,舍利弗和目犍连的重要性,怎样形容也不为过,如来佛也一跃成为当时最有名的佛,前来投奔他的弟子络绎不绝,其中不乏高种姓的婆罗门。

如来佛弟子无数,他最喜欢的十大弟子也新鲜出炉。

舍利弗和目犍连就不用说了,另外说法第一的富楼那,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头陀第一的大迦叶,还有议论第一的迦旃延,再加上前面那二位,身份都是婆罗门。天眼第一的阿那律,是如来佛的堂弟。多闻第一的阿难陀,是如来佛的表弟,他的母亲也是如来佛的养母。密行第一的罗睺罗,是如来佛的亲生儿子。

看了这份名单,简直让人无言以对。如来佛最看重的10个弟子中,只有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出身低微,是首陀罗,工作是理发师。

而为佛学振兴做出最杰出贡献的金蝉子,竟然榜上无名。

佛祖十大弟子为啥没有金蝉子(如来佛有弟子无数)(3)

舍利弗和目犍连都是带艺投师,所以如来佛对他俩倍加器重,如来佛把儿子罗睺罗交给舍利弗,请舍利弗带着罗睺罗参禅。

这对舍利弗来说,是无比的荣耀,充分显示出师傅对自己的器重。

舍利弗也知道金蝉子的能力远高于自己,可没办法,谁让他出身低微呢。

如来佛对目犍连,那更是关爱有加,目犍连会十八般变化,能够举起须弥山,这水平如果放到玉皇大帝管辖的天庭,根本算不上什么,被诸神视为草包的天蓬元帅猪八戒,还有36般变化呢。

可即便如此,目犍连在如来佛诸多弟子中,号称“神通第一”。

和目犍连年龄差不多的孙悟空,也认为自己天下第一,不过目犍连是被大家认可的,而孙悟空是自封的,如果让目犍连和孙悟空打一架,估计目犍连“神通第一”的名份就保不住了。

孙悟空一战成名,是他到阴曹地府胡闹了一番,而目犍连出名,也是他私闯阴曹地府,看看他过世的母亲,顺便再请她吃顿饱饭,可惜最后没有成功。

为了能让目犍连的母亲吃顿饱饭,如来佛在农历7月十四,也就是目犍连母亲的生日那天,举办盛大的盂兰盆节,其实就是变相的像阴曹地府行贿。这也是如来佛和玉皇大帝第一次有所交集。

佛祖十大弟子为啥没有金蝉子(如来佛有弟子无数)(4)

目犍连救母

舍利弗和目犍连如此受器重,虽然不知道金蝉子当时在做什么,但想来他的心情,一定会非常非常的糟糕,长此以往,他将永无出头之日了。

此时如来佛的心情,也很糟糕。不同的打击接踵而来。

首先是他的父亲,90多岁的老国王去世了,如来佛哭了,他还没能做到凭弃七情六欲,如来佛和罗睺罗,还有阿难陀等几个弟子,抬起装殓遗体的棺木。

还没等如来佛从丧父的悲伤中走出来,迦毗罗卫国也亡国了,如来佛也曾用法力来制止迦毗罗卫国的灭亡,但事实证明,他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紧接着,如来佛最器重的弟子,有着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遭人暗算,一命呜呼。

悲痛欲绝的如来佛,此时只懂得死者是往生极乐,还不懂得世上还有长生不老这种奇妙的仙术。

直到有一天,有个骑着青牛,手握金刚镯的老者,出现在如来佛面前,语重心长地说:“你想长生不死吗?”

这件事如来佛肯定想过,但他从来没想到世上真有这种仙术,不管这老头说的是真是假,先答应下来再说。

骑青牛的老者说:他是太上老君,是玉皇大帝座下的重臣,如果如来佛想长生不老,其实也用不着勤修苦练,只要他肯听命于天庭,每隔354年的三月初三,天庭都要举办蟠桃会,只要拿着天庭发放的请帖去参加蟠桃会,吃一个蟠桃,或者嚼一粒仙丹,都能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

不听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原来世上还有这么简单的生不老之术,如来佛自然是满口的答应。

关于太上老君点化如来佛这件事,他曾经亲口当面对观音菩萨说过,而观音菩萨也是如来佛得意的弟子,他对太上老君的话,没有任何反驳,可见太上老君点化如来佛确有其事。

佛祖十大弟子为啥没有金蝉子(如来佛有弟子无数)(5)

太上老君之所以要点化如来佛,也是看中了他门下弟子众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选择此时笼络如来佛,成本最低。

而这件事本身,就埋下了如来佛和太上老君决裂的种子。

天庭的名义上的掌门人是玉皇大帝,他号令群仙的武器,就是按时召开蟠桃大会,在大会上给群先提供蟠桃和仙丹来续命。

长生不老和长生不死是两个概念,长生不老就是把你的模样永远定格在成仙的一个瞬间,再也不用整容,不用去看医生,永远活在光鲜亮丽中,不会再有朱颜离镜花梨树的伤感。

而长生不死就差劲多了,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哪怕是生不如死,换句话说就是生活质量没保证。

而蟠桃和仙丹的效用,就是能够让人长生不老,能够让神仙们的生活过得更加精彩。

长生不是永生,仙丹和蟠桃都是有保质期的,可是神仙们从来不担心这些,天庭每年一次的蟠桃宴,是他们永生不老的保证。

可是除了天庭,外围的神仙们不知道,玉皇大帝只是蟠桃和仙丹的搬运工,而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才是真正的生产者。

蟠桃园是王母娘娘的私人财产,而太上老君炼丹的兜率宫,更是远在33重天以上。

兜率是梵文欢喜天的意思,而欢喜禅是如来佛的得意之作,只有他的儿子罗睺罗才得传真谛。

33重天又名离恨天,离恨天上欢喜宫。看来如来佛为了讨好太上老君,也没少花费心思。

太上老君让如来佛听命于天庭,而他和王母娘娘,垄断了仙丹和蟠桃的生产。也是天庭真正的幕后主持人。

天庭上名义主持人是玉皇大帝,他活了2亿多岁,凭着资格坐上了今天的位置。玉帝很聪明,他知道只要笼络住了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就没人敢觊觎他的宝座。

佛祖十大弟子为啥没有金蝉子(如来佛有弟子无数)(6)

但是玉帝也不是纯粹的傀儡,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在天庭权势熏天,玉帝担心他俩哪天合起伙来搞自己一下,那就只能吃不了兜着走了。

为了防患于未然,平衡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的势力,玉皇大帝有意拉拢一些天庭以外的神仙,想藉此平衡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的权势。

最先被玉帝拉拢的是赤脚大仙,可他人单势孤,根本不会对老君构成威胁。

于是如来佛又进入了玉帝的法眼。玉帝利用手中的权利,开始把如来佛的弟子,悄悄地安插进天庭统治的核心圈。

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两个,观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

观音菩萨住在南海珞珈山。而地藏王菩萨竟然成了阴曹地府掌门人。

如来佛早在结识太上老君以前,就煞费苦心地和阴曹地府搞好关系,现在让地藏王菩萨掌管阴曹地府,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玉皇大帝的种种异常行径,太上老君都看在眼中,但他一直认为自己对如来佛有知遇之恩,是名义上的师傅,所以一向把如来佛看成自己阵营中的人。

所以玉皇大帝拉拢如来佛,太上老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着明白说糊涂,假装什么也不知道。

在太上老君的纵容下,如来佛的弟子终于在天庭站稳了脚跟。一切似乎都云淡风轻,大家在各自的位置上,都待得安心又从容。

风起于清萍之末,一件微不足道的桃色事件,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

作为天庭真正的幕后主宰,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耳鬓厮磨,说是爱情的结晶也好,说是他们的孽债也罢,反正他们的孩子孙悟空横空出世。

佛祖十大弟子为啥没有金蝉子(如来佛有弟子无数)(7)

天庭一日,世上一年,王母娘娘抽出一天的时间,在海边一座灯塔里完成了生下了孙悟空。

可怜天下父母心,孙悟空虽然长得其貌不扬,可丝毫不影响太上老君对儿子的钟爱,并化身菩提祖师,教会了儿子一身惊人的绝技。

但不论怎么说,未婚生子不是什么光彩事,所以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对此事都讳莫如深。

至于天庭的群仙,谁还没点儿风流韵事,对这种事都是见怪不怪,另外大家都晓得与人方便于己方便,尤其是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这样有身份的人,大家就算是知道孙悟空的身世秘密,也情愿让秘密烂在肚子里。

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自以为这件事他们做得天衣无缝。没想到阴曹地府把孙悟空的身世记载得清清楚楚,最让太上老君难以接受的,是他们只给了孙悟空342年的寿命。

这真是太欺负人了,阴曹地府属于地藏王菩萨管辖,他是如来佛的弟子。所以太上老君自然而然地怀疑,如来佛是这件事的幕后主使。

老君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既然阴曹地府不给孙悟空开绿灯,那就对不起了,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把儿子弄到天庭,蟠桃随便吃,仙丹可劲儿造。

一个萝卜一个坑,孙悟空吃的造得太多,无论是蟠桃还是仙丹,在供应上出现大规模的空缺。只能靠削减蟠桃会的规模,压缩赴蟠桃会神仙的名额了。

但是不邀请谁来赴会,是个让人头疼的选择,远亲不如近邻,天庭的神仙就不用考虑了,这是一个都不能少的。

那就苦了不在天庭工作的神仙,354年等一回,如果这次不被邀请,就还要等上300多年,前后700多年,已经习惯了用蟠桃和仙丹续命的神仙,早就放弃了勤修苦行。

七百年,不知有多少神仙会坠入轮回,把拥有的一切都化为乌有。

也许是为了给如来佛一个教训,很不幸,如来佛和他的弟子们,除了观音菩萨外,都没有收到蟠桃会的请帖。

这绝非小编信口开河。孙悟空因为蟠桃会没有请他大闹天宫,他闹天宫时,蟠桃宴已经摆好,赤脚大仙、观音菩萨等人,都已经来到蟠桃会上。而远在灵山的如来佛,对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是一无所知。

直到孙悟空在天上闹得太不像样子,而天庭的群仙,顾忌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的面子,都出工不出力。任由孙悟空胡闹下去,甚至可能威胁到玉皇大帝的宝座。

玉帝也是被逼急了眼,急忙派人到灵山请来了如来佛,此时蟠桃会已经结束将近两个月了,一头雾水的如来佛,始终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天庭,为什么这次蟠桃会没有给自己发来请帖。

玉帝这次传召如来佛,只是告诉他,蟠桃会没有开成的原因,是因为孙悟空大闹天宫,但却没有告诉他孙悟空是谁的孩子。

如来佛接到命令后欣然前往,然后用诡计将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

佛祖十大弟子为啥没有金蝉子(如来佛有弟子无数)(8)

为了感谢如来佛,玉皇大帝召开安天大会。

而愤怒的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也打算在安天大会上和如来佛彻底摊牌,平时深居简出的三清四御全部到场。

王母娘娘更是咬着后槽牙,到蟠桃园里摘了几个仙桃,然后亲手洗干净了奉献给如来佛,讽刺他忘恩负义。

赤脚大仙帮忙,以进贡之名给了如来佛两个梨和几枚枣,提醒他尽早离开这块是非之地。如来佛心领神会,偷偷地溜走了。如果不是赤脚大仙,如来佛能不能平安地离开天庭,还真是个未知数。

很快如来佛就知道了,太上老君找他为难的原因。但大错已经铸成,孙悟空确实有错,就是杀了他也不过分。可要是就这样平白无故地把它放了,不但玉帝不会同意,就连天下的群仙也会笑话如来佛虎头蛇尾。

继续任由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肯定会变着花样的,来找如来佛的麻烦。当然,大动刀兵是不可能的,他们对付如来佛的手段,只有蟠桃和仙丹。

现在如来佛和手下的弟子们,已经知道了长生不老的好处,如果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实施佛制裁,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寻找合适的替代品。

但最后如来佛悲哀的发现,没有什么宝物能够替代蟠桃和仙丹,让人长生不老。

为了能够让手下的弟子们长生不老,如来佛也是拼了,为此他甚至不惜结交五庄观的镇元子,因为镇元子有棵人参果树。

人参果虽然不能让人长生不老,但是吃一个可以让人活上四万八千岁,可镇元子也是个老狐狸,他的人参果是宝贝,但产量太低,每1万年才出产30个。

佛祖十大弟子为啥没有金蝉子(如来佛有弟子无数)(9)

人参果第一次面世,是沙僧在蟠桃会上见到的,可沙僧第2次见到人参果时,果树上还有30个果子,可见镇元子上次参加蟠桃大会,是一万多年前的事了。

如来佛有求于镇元子,对他自然是待如上宾。镇元子来参加盂兰盆节,算是给足了如来佛面子。

此时如来佛手下弟子人才济济,镇元子来了,让谁去作陪,也是个问题。五十一个大弟子齐聚一堂,如来佛左顾右盼,都感觉不合适,这些弟子平时讨自己欢心还可以,真要是接待镇元子这样的世外高人,这些弟子的水平还都有所欠缺。

思前想后,如来佛眼前一亮,金蝉子被雪藏多年以后,终于闪亮登场,他和镇元子对答如流,被镇元子视为知己。

镇元子在灵山吃饱喝足,一抹嘴儿走了,至于人参果的事,只字未提。这也意味着如来佛用人参果给弟子们续命的计划,彻底失败。

太上老君的报复计划接踵而至,接下来的两次蟠桃会,一次被卷帘大将,另一次被天蓬元帅,搅得不欢而散。即便是这样,赴蟠桃会的请帖中,如来佛都被故意忽视了。

对如来佛来说,这种打击几乎是致命的,一千多年拿不到仙丹和蟠桃,他座下的弟子纷纷寂灭。甚至观音菩萨都受到波及,紫竹林无人看管,金鱼池也乏人管理。

如果不在尽快的时间内,取得太上老君的原谅,后果不堪设想。金蝉子成为如来佛的救火队员,开始了漫漫取经路。

金蝉子智商高,与世无争,性情随和,如来佛也知道,太上老君不会善罢甘休,他的报复手段一定出人意料。

只有金蝉子,才能做到受尽委屈,却不卑不亢。至于金蝉子到底能不能圆满完成任务,如来佛心里也没有底。

金蝉子绵里藏针,不动声色的将孙悟空从五指山下放出来,而且顺利地将金箍咒戴在了孙悟空的头上。

如果太上老君继续一意孤行,不给如来佛面子,那就拼个两败俱伤,如来佛的弟子们得不到蟠桃和仙丹续命,孙悟空也别想活了。

金蝉子宅心仁厚,让他去念金箍咒,只怕孙悟空没死,他先心痛死了。

可这金箍咒,除了金蝉子,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也会念。

佛祖十大弟子为啥没有金蝉子(如来佛有弟子无数)(10)

孙悟空得脱牢狱之灾,太上老君本来挺高兴的,可后来他发现孙悟空的性命,就捏在如来佛的手上,他投鼠忌器,不敢再继续刁难如来佛。

但死罪饶过,活罪不免,太上老君以及他那些亲朋,就开始变着法地出现在西行的路上,狂虐金蝉子。

另外也是为了让金蝉子,重新认识一下满口胡柴的师傅。

如来佛说天下四大洲只有南瞻部洲人心不古,遍地妖魔。

可金蝉子亲眼目睹,南瞻部洲风平浪静,进了西牛贺州却步步惊心,而且越接近灵山,妖怪越残忍,金翅大鹏鸟,一次就吃一座城的人。

如来佛在金蝉子心目中的形象彻底崩塌,对所谓的真经也失去了开始时的兴趣。

金蝉子知道,在取经路上,孙悟空才是真正的主角。自己这趟西天之旅,其实就是替如来佛的赎罪之旅。

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大出风头,甚至和五庄观的镇元子拜了把兄弟。

在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看来,吃够了蟠桃和仙丹的儿子,再弄个人参果尝尝,等于又给孙悟空长生不老加了一道保险。

孙悟空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太上老君这才心满意足,从而也原谅了如来佛。

其实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是犯过大错的。他曾被金蝉子逐出师门,回到花果山,直接出手杀死了1000多名猎户。

这件事,能瞒得过金蝉子,但绝对瞒不过如来佛,只是如来佛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太认真,尤其是对孙悟空,太上老君给他的教训,实在太刻骨铭心了。

金蝉子也用自己的真诚和执着,让孙悟空彻底折服,甘心情愿地做了他的徒弟。

金蝉子还是那个金蝉子,有本事,低调,不张扬。如来佛有这样的弟子,实在是他的造化。

反观如来佛十分器重的大迦叶和阿难陀,当金蝉子忍辱负重,几乎凭一己之力,修复了和天庭之间的关系,最后为了掩人耳目,到藏经阁取经书时,还要被勒索钱财。

如来佛明知这两位弟子做错了事,还继续编造谎言袒护他们。这实实在在伤透了金蝉子的心。

佛祖十大弟子为啥没有金蝉子(如来佛有弟子无数)(11)

最后金蝉子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归隐灵山。他以德报怨,戒律庄严,虽然他隐露锋芒,可一旦如来佛祖再遇到困难,看似柔弱的金蝉子,一定还会挺身而出,尽心竭力地帮助师傅。

亦如当年他义无反顾地踏上漫漫取经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