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聚焦教育话题的电视剧《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相继播出,时不时便以新的话题轮番攻占微博热搜。前者是由张嘉译和闫妮强强联手带来的高考一千天“养成计划”,后者是“颜王”孙红雷和去年靠爆款发型+实力演技走红的辛芷蕾跟孩子们的国外留学“混战”。

少年派高考补习摸头杀哪一集(撞期的少年派和带爸留学)(1)

随着剧集的播出,网友对剧情的讨论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有的人对不接地气的剧本提出质疑,也有的人在剧中看到自己家庭生活真实的影子。

1 教育题材剧发展(简)史

作为与观众生活紧密相连的教育题材剧集,亲子关系、校园教育两大问题常谈常新,而代际间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着教育题材剧不断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

家庭和校园,组成了教育题材剧集的两大叙事空间。

1985年,央视播出的12集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被视为国产青春校园教育剧的鼻祖,师生关系的相处问题,是早期教育剧着重表现的内容。而在教育剧中对社会问题进行探讨,让这一题材在起初就与高话题性相伴。

少年派高考补习摸头杀哪一集(撞期的少年派和带爸留学)(2)

《寻找回来的世界》

1990年,随着《十六岁的花季》的播出,更倾向于展现青少年成长心理的教育剧出现在观众视野,叛逆、早恋等话题的探讨使这时期教育剧中的青春感更加突出。而在《十六岁的花季》开拍前,本剧还曾因为内容涉及过多社会敏感问题而被中断拍摄,最后,其呈现出的青春活泼的质感一反往常严肃的说教式教育剧。

《花季雨季》《十八岁的天空》,都是这一时期教育题材剧中以反映青春校园生活为主的典型代表。

少年派高考补习摸头杀哪一集(撞期的少年派和带爸留学)(3)

2005年,大型情景轻喜剧《家有儿女》将教育题材的视角拉回到“家庭”这一主战场,这也是首部以喜剧的方式探讨家庭教育的国产剧集。“重组家庭”“代际矛盾”“新旧教育理念”“一孩时代给仨孩子当妈”“优/差等生”……通过重组家庭一家五口的有趣故事,《家有儿女》以喜剧的形式折射出中国式家庭教育理念中的诸多现实问题。

时隔多年后,如今在视频网站再打开该系列电视剧,弹幕里除了对仨小孩幸福生活(比如无论什么时候打开家里的冰箱都有各种零食,厨房桌台上还有永远喝不完的“高乐高”)的羡慕之外,还有对刘梅和夏东海两位家长宽和的教育模式的肯定。

夏东海那句“不要打孩子,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要打就打我吧!”的经典台词虽然令人闻之发笑,但其和孩子做朋友、坐下来促心长谈沟通交流的教育方式还是给无数家长们打了个样儿。

少年派高考补习摸头杀哪一集(撞期的少年派和带爸留学)(4)

“学区房”“幼儿教育”“陪读”“海外留学”……孩子越来越金贵,教育题材剧集也与时俱进的融入新现象和新话题。

《虎妈猫爸》中父母二人冲突的教育观、《小别离》重点在要不要过早地将娃送出国,加上本月播出聚焦高中生活的《少年派》和聚焦出国留学的《带着爸爸去留学》,教育剧似乎越发以精英视角对教育问题提出思考: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怎样的成长空间?什么样的教育模式会更加适合当下青少年的成长?

少年派高考补习摸头杀哪一集(撞期的少年派和带爸留学)(5)

而在下半年,待播的《小别离》姊妹篇《小欢喜》将继续呈现高考家庭的焦虑与困境,融入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藤科动物也凶猛》则展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求学奋斗的故事。从探讨社会问题的正剧到更为生活感的喜剧,教育剧从家庭和校园两个生活空间延伸开来,记录着这个时代几代人的成长故事。

2 到底在“教育”什么?

青春期,谁不曾经历过呢?教育这事儿,谁又能逃开呢?

青春题材+教育热点,加上本月正值高考与填志愿的空档,同期播出的《带着爸爸去留学》和《少年派》很难没有关注度。

先来说说《少年派》。

总体基调轻松搞笑的《少年派》,将故事背景设定在精英中学高中部实验班,故事围绕着有不同相处模式的四组家庭展开。

少年派高考补习摸头杀哪一集(撞期的少年派和带爸留学)(6)

外向开朗但成绩堪忧的林妙妙一家、智商惊人的高冷学霸钱三一一家、娇气美貌的班花邓小琪一家、体育与理科双向发展的乐天富二代江天昊一家,将高中生活演绎得妙趣横生。

四个性格迥然不同的人成为了实验班的铁哥们儿,为了学习而“秃头”,也为了和家长之间的碰撞而挠破头皮。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少年派》中不难看到父母在教育理念上掺杂的个人主观意愿,而国产剧中“虎妈猫爸”的严母慈父形象设定在本剧也有着鲜明的体现。

少年派高考补习摸头杀哪一集(撞期的少年派和带爸留学)(7)

偏科严重的林妙妙进入重点高中实验班,向往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她被母亲喝止不得不选择文科。与严管学习、一路唱红脸唱到底的妈妈王胜男不同,剧中林妙妙的父亲林大为看似佛系,但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

夹在青春期和更年期之间,林大为总是看似“打太极”实则循循善诱地教育并引导孩子,更是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屡次将林妙妙和邓小琪一把拽回了正向的成长道路。

少年派高考补习摸头杀哪一集(撞期的少年派和带爸留学)(8)

镜头转换到江天昊家庭这条“幸福线担当”时,观众又能从中看到一个和谐、包容、乐观的家庭氛围以及无论贫富与否,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正能量。

转观《带着爸爸去留学》,虽然有些留学党拒不承认自己的留学生活如此一地鸡毛,但不得不说,关于教育这件事儿,该剧也带给我们许多思考的地方。

少年派高考补习摸头杀哪一集(撞期的少年派和带爸留学)(9)

在小男主黄小栋的人设方面,最大的一个标签就是“疑似巨婴”。过海关要爸爸喂巧克力,异国他乡无人的街头因好面子赌气将不会英语的父亲抛下,明知第二天有至关重要的语言学校面试还不提前定好闹铃,三番五次“一点就炸”冲父亲发脾气……

少年派高考补习摸头杀哪一集(撞期的少年派和带爸留学)(10)

在黄小栋身上,有着无数血气方刚和青春期少年的冲动、叛逆甚至是自以为是。如此看来,像黄成栋一样“光打雷不下雨”,替孩子把该操心的和不该操心的都操心完,似乎不是培育一个独立自主孩子的正确选择。并且,过度的“爱”,还有可能成为孩子甜蜜的负担。

#讨厌武丹丹#的话题在热搜榜上高挂过好一阵,“无情无义无理取闹”讲的就是另一组家庭里的武丹丹本丹了。但是看过剧集的人设身处地想一想,似乎不难理解这个女孩的胡搅蛮缠。高高兴兴出国读书,一个陌生女人在你父亲的房间里出现并告诉你,半年前你的父母已经离婚,而她已经是你的后妈,是你异国他乡的合法监护人。这样的情况下,相信很少有小孩能冷静下来接受现实。

少年派高考补习摸头杀哪一集(撞期的少年派和带爸留学)(11)

同时也要看到,《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两部剧不约而同选择以多条家庭故事展开话题讨论时,某些极端的情节设置、夸张的角色定位一方面也让剧集有了“脱离现实”的质疑,不过对于当下教育问题的敏感触及,也让剧集在荧屏外有了更多的讨论意义。

-END-

作者丨粥粥

编辑丨几枝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