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这玩艺,说实话我是一窍不通;但是你真要去看这一类书籍,你又觉得讲得非常有道理,感觉收获满满的样子。

这几天在看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阿恩海姆著的《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良心讲,这真是一本好书;虽然以我的能力,接收的还少。

书以“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去对照视觉思维;“格式塔”是书中的一个纲,所以译者在译文序言中作了特别说明。

一、什么是“格式塔”?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 shape(形状)”音译,实际就是指的“形”。但这里的“形”不是指一般空间结构的“形状”,也不指艺术理论中的“有序排列”。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或功能,一种组织或结构、一种经验整体,而不是客体本身就有的

格式塔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整体性”。它不等于构成它的所有成分之和。三角形不是三条边交叉。一个格式塔是一个完全独立于这些成分的全新的知觉整体(就像一个新的化合物)。

绘画心理是什么(绘画的一种心理结构)(1)

这种格式塔看上去舒服,给人的心理是愉悦的。所以,原始艺术家对不规则的图形,一方面有改变的欲望,另一方面也在自己做图(雕刻)时,会采用各种强化手段,把图形的轮廓线或边缘加粗。(机体总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内在平衡。)

这种简洁原则有利于识别和认识,有利于人们向外界搜集信息,因为它使这种搜集变得更加有效和省力,以致使机体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认识环境,从而为自己的生存活动确定了定向。

二是复杂不规则型。

“好形”虽然使活动变得简单、快速、舒适、省力,但同时造成人对它们过多地依赖,造成一种忽视外部客观条件,仅以格式塔行事的惯性力量。同时,人们对它们愈熟悉,其吸引力也愈弱。

非简洁规则的“形”会造成一种紧张,虽然不太愉快,但会引起进取、追求的内在紧张力。所以“好形”到了后期就变得复杂,比如“好形”与“好形”各种结合、变形。

绘画心理是什么(绘画的一种心理结构)(2)

上面这幅是超现实主义画家查盖尔的画《我的村庄》,示范一下复杂变形。

有时候,从母体(“好形”)出发所作的一系列变化与重复,不仅仅是母体空间位置的变化,而是它的某种或某几种要素和性质的大幅度变化(比如大小、形式、方向、色彩、位置同时发生变化,或是其中一种或几种要素的较大变化)。

比如三角形的形式变化:首先使它的空间定向改变(倒置、倾斜);继而将其一边改变为曲线,紧接着增加或缩短其边长,最后改变它的角度,并以其他的线或形分隔它或切断它…。

如果是残缺的三角形,我们可以把它改变为二个三角形(竖线)、梯形、上三角下梯形、以及其他种种排列、组合、迭代。

还有一种变形,就是留白。从完全的“形”过渡到不完全的“形”。就像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就是因为有了空白,才为那些有限的形装填了宇宙般的广阔无垠性,从而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审美效果。

漫画家常用这种手法,仅仅几笔勾画就可以画出活灵活现的形象。

三是复杂规则型。

艺术史和发生学方面的大量资料还证明,当人们的绘画能力(或把握完形的能力)开始从初始阶段向比较高级、复杂的阶段发展,但还不太成熟时,其构图往往是散乱的,各部分独立性较强,但不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绘画愈成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就愈紧密。最成熟的画,乃是那些看上去“增之一分太长,减之一分太短”,或其中任何成分的改变都会引起整体全面改变的绘画。就像不同时期《最后的晚餐》(人物分成四组,但都围绕一个中心)。

绘画心理是什么(绘画的一种心理结构)(3)

在成熟的绘画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而不是部分与部分之间表面的“接合”,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联系或融合,才使这些成熟的绘画看上去丰富多样而又简洁明快。

为便于记忆,我建一个架构关联。成熟的画(复杂、规则),有组织结构、平衡与背景。

1、组织结构

(1)混合长方形

绘画本身的组织结构,既包括整体的结构,又包括其各构成部分的性质。心理学家的试验证明,如果一个整体式样本身是由大量在形式和色彩方面各不相同的单位构成(或者说由非同质的单位构成),那么,当这些单位大体以一个长方形排列起来时,就比它们以一个圆形或三角形排列起来时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绘画都是长方形的,而不是圆形的或三角形的重要心理学原因

(2)同色圆三角

假如构成一个整体的单位,数目较少,而且它们之间的区别仅仅是形状而不是色彩,那么将它们排列成圆形或三角形就比把它们排列成长方形更有利于被知觉成一个整体。

当然,组织结构既与各独立部分的形状、色彩、方向等因素有关,又与它们之间排列成的总体形状有关。所有这一切都会影响各部分结合之后形成的那种微妙关系。

2、平衡

平衡是一种心理的体验。比如说在一个平面构图中,同样大的物体,在外形上,看上去:中间小两边大、远处大近处小;左边轻、右边重。为达到平衡,画时左边、中间、近处要画大一点。

在色彩上红比蓝“重”、黑比白“重”;因此,在绘画相应搭配时,红、黑面积应相应大一些。

在结构上越是规则、简单的形看上去就愈重,例如圆形就比长方形和三角形显得“重”,垂直线比倾斜线“重”。因此,为了使它们达到平衡,圆形要比其他形画得相应小一些,垂直线要比其他线短一些。

还有心理影响,观看者越在意的“形”或“物”越重;越孤立的形、物越重。

3、背景

按照鲁宾的看法,被围裹在一条轮廓线内的面总是被视为图,周围的围裹面总是被视为底;就质地来说,质地紧密的易被视为图,质地疏松者易被视为底;就上下来说,因下半部较“重”,就容易被视为图,上半部较轻,容易视为底;就颜色来说,红色、黑色易被视为图,蓝色、白色易被视为底;就图的形状来看较为对称和规则的形较易被视为图,其他则易被视为底。

从总的趋势看,艺术(尤其是绘画)是朝着增加形变过程的含蓄性、模糊性的方向发展;也是一个视觉与知觉矛盾发展的过程。

一个形在经历变形、变态或换位时,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可能因为遭到彻底的破坏而面目全非,有时还可以看到它由“诞生”到成长、再到解体和消失的过程,其中有种种幸福美满的婚姻与另一种形结合或交配,生出新的形,也有对抗与挣扎对某种形变的对抗。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大大提高绘画的符号象征能力,在尺幅之中映照出人类复杂的生活与命运。

2019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