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王的真实历史(别人说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他)(1)

这是一只成了精的老狐狸,当杜聿明、黄维、杨伯涛这些将领纷纷被我军俘虏的时候,他却逃出了生天,然后在9个月后的金门,让我军吃了瘪。

对于老狐狸胡琏,毛主席也已经给了最合适的评价:“狡如狐,猛如虎。”

在军事方面,胡琏狡猾得如同一只狐狸,也勇猛得如同一头猛虎,我们常说张灵甫是悍将,可是胡琏的“悍”不输张灵甫分毫,但是张灵甫却没有胡琏的智与谋。所以,胡琏可当帅才,张灵甫却只能是将才。

不过,蒋介石所宠爱的却是张灵甫,不是胡琏,虽然他们是陕西同乡,更是黄埔四期同学,虽然胡琏的军事指挥水平远高于张灵甫。

西陵王的真实历史(别人说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他)(2)

胡琏不讨蒋介石欢心,曾两次竞争兵团司令失败。

1948年豫东战役时,蒋介石决定重新组建一个兵团,当时正在豫东作战的区寿年兵团已经确定将会被划入这个新组建的兵团里,只是新兵团的司令却没有定下来,所以各派系为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杜聿明推荐的是邱清泉,陈诚推荐的是胡琏,论资历的话,邱是黄埔二期,胡是黄埔四期,但是论军事水平的话,邱又不是胡的对手,邱的成名战是昆仑关战役,胡的成名战是石牌保卫战,综合起来,两人便僵持不下了。所以,当时所有人便默认谁能解救陷入我军包围的区寿年兵团,谁便当新兵团的司令。对于邱、胡两人会救援区寿年,我军已有防备,所以邱、胡进展缓慢,但是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个兵团司令将会是胡琏的。只是让人意料不到的是,顾祝同也突然决定让黄百韬争夺这个兵团司令,最后我军被黄百韬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好选择暂时撤退。

虽然黄百韬也没有救下区寿年,但是他的表现却得到了蒋介石的肯定,于是成了新组建的兵团司令。当时区寿年兵团的番号是第七兵团,但因为在豫东战役中几乎覆灭,番号被取消,后来新组建的兵团则拿走了第七兵团这个番号。

这是胡琏第一次错失兵团司令的宝座。

西陵王的真实历史(别人说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他)(3)

在胡琏竞争第七兵团司令失败后,在淮海战役爆发前夕,国民党又决定以王牌军18军为主组建第十二兵团。围绕着12兵团司令的人选又展开了竞争,陈诚仍然想让胡琏当,何应钦则想让罗广文当。白崇禧很不爽陈诚,所以虽然想拉拢胡琏,却也反对胡琏担任12兵团司令,于是白崇禧、何应钦便联合起来保荐罗广文,与陈诚抗衡。罗广文曾是黄埔军校教官,又比胡琏先担任过18军军长,论资历的话足以碾压胡琏。

陈诚没办法,只好换掉胡琏,推荐了虽然是黄埔一期,但是早于罗广文担任18军军长的黄维。

最后,蒋介石经过权衡利弊,为了平衡各方的争斗,让黄维当上了12兵团司令。

这是胡琏第二次错失兵团司令的宝座。

胡琏两次竞争兵团司令失败,表面上看上去,似乎是因为他的资历不够的问题,但是只要看看当上74军军长的张灵甫便可以知道,到底还是因为他不讨蒋介石的喜欢。

西陵王的真实历史(别人说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他)(4)

胡琏的悍,胡琏的智与谋。

在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围剿”的时候,胡琏正任第11师第66团团长。

胡琏率领所部第66团参加了团村战役,为争夺东沅寨的控制权,与红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当时喝酒喝得醉醺醺的胡琏,在战斗中探出头去观察敌情,结果“咻”的一声,一颗子弹从左脸穿过右脸,顿时鲜血泉涌,但是他竟浑然不觉,反站起来吼叫着喊道:“冲啊!”第66团士兵受胡琏感染,也不要命地冲了起来,最终成功拿下了东沅寨的控制权。

后来,蒋介石问陈诚在团村战役中守住东沅寨的是谁,陈诚笑着说是第11师66团的团长胡琏,于是这个只有26岁的黄埔四期毕业生走进了蒋介石的视野。当时,蒋介石兴奋得直夸胡琏是“我的臂膀也,才堪大用”,甚至写了一份“胡琏升少将团长”的手令,只可惜最后被陈诚压下去了,要知道当时的11师师长也只是少将而已。

怎么样?胡琏够不够悍?

西陵王的真实历史(别人说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他)(5)

在日军进攻石牌要塞已成定局的时候,蒋介石下令死也要守住石牌,这个死守石牌的任务则交给了胡琏11师。

陈诚致电胡琏,问他有没有把握守住石牌。

胡琏只是坚定的回了十个字:“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

在战役爆发前夕,胡琏亲自率领所部官兵在石牌要塞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祭天仪式,然后宣读了一篇让人斗志激昂的誓词:

吾为陆军第11师军人,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钦,决心至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

生为军人,死为军魂!以身殉之!

胡琏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心里多少也没底,没有把握,但是他用一篇誓词唤起了战士们即便身死,也有保家卫国的决心,激起了战士们的昂扬斗志!这是一支不怕牺牲、敢打硬仗的部队!

在成功激起了11师官兵的斗志后,胡琏又根据石牌的地形以及日军不善于山地作战的特点修筑了防御工事并作出了战略部署:

第三十一团防守三百峰、第三十二团防守梁木棚,扼守要塞前沿阵地;第三十三团会同要塞部队担任要塞核心阵地的防守;由副师长罗贤达兼任团长的野战补充团,则作为全师的预备队。

最终,胡琏依靠他的智谋和勇猛,成功守住了石牌要塞,让日军经由石牌进侵重庆的计划落空!

西陵王的真实历史(别人说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他)(6)

蒋介石的落败,却让胡琏的军事生涯迎来了逆转。

第七兵团成了黄百韬的,第十二兵团成了黄维的,胡琏得了什么?

黄百韬的水平指挥一个一个兵团当然没问题,但是黄维呢?黄维当上了12兵团司令,满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扬眉解气的时候,却带着整个兵团钻进了我军的套子里,成了瓮中之鳖。后来,黄维虽然将胡琏请了回来,但是已经于事无补,12兵团最终还是在黄维的手上全军覆没,黄维本人也被我军所俘虏,更有意思的是杨勇将军在知道胡琏逃脱的消息后竟然遗憾地说:“我们宁愿俘虏一个胡琏,不愿俘虏十个黄维。”由此可见,胡琏的军事水平之高,也说明了我军对他的忌惮之重。

蒋介石虽然落败了,虽然逃去台湾了,但是胡琏的军事生涯终于迎来了逆转。蒋介石开始摒弃那帮自己曾经信任并重用、但是却没有多少真本事的人,开始重用曾经不是很受自己待见、但是却有真本事的人,所以胡琏打了一场漂亮的金门战役,成了“金门王”。

然后,蒋介石的军中开始流传一句话:“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胡琏,为蒋介石守住了最后的阵地。

二十多年后的1977年,弥留之际的胡琏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岁月,忍不住了发出了感叹:“土木不及一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