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和翻译(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唐雎不辱使命)(1)

  原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翻译: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加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这再好不过了,虽然是这样,但这是我从先王那继承的封地,我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不高兴。于是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只想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说完(唐雎)挺剑而起。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保全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一、文学(文体)常识

  本文选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十二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

  二、词语积累

  1.通假字

  (1)秦王不说(通“悦”,高兴、愉快。)

  (2)故不错意也(通“措”,放置。)

  (3)仓鹰击于殿上(通“苍”,青黑色。)

  2.词类活用

  (1)以大易小(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地方,小的地方。)

  (2)请广于君(形容词作动词,扩充。)

  (3)轻寡人与(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4)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伏,使动用法,使……倒下;流,使动用法,使……流。)

  (5)天下缟素(名词作动词,穿丧服。)

  3.古今异义

  (1)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表转折的关联词,与“但是”合用。)

  (2)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今义:不弯曲。)

  (3)以头抢地耳(古义:撞。今义:抢夺。)

  (4)休祲降于天(古义:吉祥。今义:休息。)

  (5)秦王色挠(古义:屈服。今义:轻轻地抓。)

  (6)长跪而谢之曰(古义:一种坐姿。今义:双膝着地。)(古义:道歉。今义:感谢或凋落。)

  (7)徒以有先生也(古义:只。今义:徒弟。)

  4.一词多义

  (1)以: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介词,用。)

  ②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介词,凭借。)

  ③徒以有先生也(介词,因为。)

  ④以君为长者(介词,把。)

  (2)徒:

①亦免冠徒跣(动词,光着。)

  ②徒以有先生也(副词,只,仅仅。)

  (3)使: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动词,派遣。)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两者皆为动词,前“使”:派遣。后“使”:出使。)

  (4)而:

①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连词,表转折,但是。)

  ②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连词,表承接。)

  (5)之:

①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

  ②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③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6)于:

①受地于先王(从。)

  ②仓鹰击于殿上(到。)

  ③请广于君(给。)

  5.重点词语

  (1)唐雎不辱使命(辱:辱没、辜负。)

  (2)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谓:对。)

  (3)安陵君其许寡人(许:答应。)

  (4)大王加惠(惠:恩惠。)

  (5)臣未尝闻也 (尝:曾经。)

  (6)非士之怒也 (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7)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祲:不祥。)

  (8)寡人谕矣(谕:明白,懂得。)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前一个“也”表肯定判断,“非……也”表否定判断)

  (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1)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应为“于先王受地”)

  (2)请广于君。(状语后置,应为“请于君广”)

  (3)仓鹰击于殿上。(状语后置,应为“仓鹰于殿上击”)

  四、人物形象

  秦王:盛气凌人、外强中干、色厉内荏、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欺软怕硬、内心虚弱、前倨后恭,是残暴的封建统治者。

  唐雎:不畏强暴、从容镇定、敢于斗争、忠于使命、有胆有识、大义凛然、临危不惧、爱国忠君,是杰出的外交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