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1)

日本折纸艺术家布施知子折纸作品 | 图源:网络

任何一个三维造型都可以由一张纸折叠出?这是千百年来折纸艺术的追求,也是折纸艺术家的信仰。但这是一个数学问题,只有数学才能回答这类具有普遍性的设问。

麻省理工学院的艾瑞克•德曼(Erik Demaine )教授和东京大学的馆知宏助教授经过多年合作研究,给出一种算法,任何三维形象都对应于一张纸面上的二维图案。这张图相当于折纸的折痕图,只要按照纸面上图案和步骤折叠这张纸,就可以做出所期待的三维立体造型。不过,科学家给出的是理论答案,是“一定会实现”的理论基础,但如何实现,还需要有一双灵巧的双手以及不断的实践。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2)

选自NHK专题片「“折り紙”大進化! 宇宙から医療まで」,2016年 | 图源:网络

这个折纸数学问题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折纸这门古老的艺术正在引发一场静静的技术革命。

奇妙的大自然是几何学家,更是折纸艺术家,而且折纸过程更有成长意味。折纸是把一张纸折叠成一个体积较小的立体,再一步步生成所需要的立体形象;而且,纸张经过折叠后会改变纸的物理性质,强度大大提高。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3)

东京大学助教授馆知宏的演示 | 图源:网络

为此, 美国Nova拍摄了专题片《折纸革命》(The Origami Revolution ,2017),日本NHK制作了《“折纸”大进化!从宇宙到医疗》(「“折り紙”大進化!宇宙から医療まで」,2016)等数部相关内容的专题片,都在展示这场正在起航的技术革命。

这是一场世界范围的技术革命,许多国家的科研人员都在不同领域展开研究。但美国专题片的“折纸”一词却是日语“折り紙”的罗马字拼音origami,而且专题片一开始展示的是日本折纸艺术家布施知子与她的作品。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4)

日本折纸艺术大师布施知子 | 图源:知乎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5)

2018年米兰设计周,布施知子折纸枯山水 | 图源:设计时代

为什么谈折纸,首先要从日本说起呢?

中国是纸的发祥地,最早的折纸发生在中国。世界上许多民族或独自或受其他民族影响,都有自己的折纸历史。在德语里“折纸”是papierfalten,英语是paper folding,西班牙语是pajarita,最终“折纸”的国际通用语是origami。

周作人说:“在日本文化上有一种特色,便是‘简单’,在一样东西上精益求精的干下来”。但他没有解释形成这种文化特色的机制。而折纸也不是宏大的事业,为什么要注入完全的精力,力求精益求精的制作呢?

我想,这与日本在细节上追求臻美,以及折纸文化本身赋予“祝愿”功能相关,通过折纸进而传递吉祥与祝福。

在中国隋朝时期,造纸术经韩国传到日本,因为纸的珍贵,折纸最初出现在佛教礼仪中,后来成为宫廷贵族风雅的游戏。到武士崛起后,武士之间流行交换自己的刀和用纸折出的纸花来证明友谊。随着造纸技术的提高和纸张的普及,折纸被用于日常庆典以及各种传统节日中,表达祝愿。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6)

日本千纸鹤 | 图源:网络

日本折纸文化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是千纸鹤。长円寺僧人义道一円在1797年出版了世界第一部折纸专业书籍《秘传千羽鹤折形》。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7)

义道一円《秘传千羽鹤折形》内页 | 图源:肉丁网

在日本,“鹤”的文化象征意义源自于中国,是对美好以及长寿的向往。而千纸鹤又增添思念以及祈愿的意义。在明治维新初期,日本人把千纸鹤带到欧洲,优雅的纸鹤誉为“振翅之鸟”,美好的意义逐渐被岛国以外国家所接受,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一个象征。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8)

日本寺庙中人们用来祈福的千纸鹤 | 图源:堆糖网

赋予千纸鹤更加深层现代意义的,是发生在名为佐佐木贞子小女孩身上的真实经历。小女孩在两岁时不幸遭遇广岛原子爆炸,十一岁时患白血病,在病痛煎熬中,小女孩通过折叠千纸鹤来祈求健康、祈愿和平。一只只承载女孩愿望的纸鹤打动了每一位成年人的心,纸鹤与女孩成为和平的象征。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9)

广岛和平公园佐佐木贞子铜像

至今,在日本折纸教学中,几乎都是从学习折叠千纸鹤开始。这奠定了日本折纸的美的品格。当然,折纸不止只有千纸鹤,还有丰富多彩的创作。而折纸随着发展也衍生出成千上百种折法,成为每一位孩子身边最便捷的创作方式。

日本折纸继承着日本的传统折叠方式,也与西方折纸艺术进行不断的交流。其中幼稚园和小学引进融合德国折纸教学法,折纸成为开设的固定课程。从小的手工技能培养,锻炼孩子们手眼脑结合,同时也培养了审美艺术情趣。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10)

日本幼儿园折纸活动 | 图源:网络

于是,在其他国家折纸艺术随科技发展日益衰落之时,日本折纸艺术却异军突起。以吉泽章为代表的折纸艺术家活跃于日本与西方,创作出大量富有魅力和创意的作品,改变了人们对折纸的看法。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11)

日本折纸巨匠吉泽章 | 图源:知乎

吉泽章创作了大量立体动物折纸作品,从昆虫到熊猫、猩猩等都在展现折纸的无限可能性。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12)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13)

吉泽章折纸作品 | 图源:狗窝视频

1954年吉泽章出版《折纸艺术》一书,并成立国际折纸研究会。他与美国合作者共同制定出通用的折纸图术语,使折纸可以通过图解在世界范围交流与传播。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14)

有泽悠河,1997年生,被誉为“折纸王子”,中学开始发表作品,上图为代表作《龙》 | 图源:网络

另一位推动日本折纸艺术发展、拓宽折纸创作边界与外延的,是茶谷正洋教授。他把折纸艺术传承发展到建筑领域。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15)

茶谷正洋 折纸作品 | 图源:知乎

这位建筑师从1981年起创作了两千多件折纸建筑作品,用折纸之美表现世界遗产、著名建筑、交通工具、乃至地球、宇宙,在国际上引发纸建筑风潮。他的初衷是:以小小的纸卡构建出童话世界。也许构建美好的童话世界,构成了日本现代折纸艺术的一个主要特点。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16)

茶谷正洋作品:城墙环绕的希巴姆古城(也门)。1982年 | 图源:网络

一张纸的折叠在日本人精益求精的创作中,成为引起国际关注的文化艺术,最终引发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

折纸对科技的影响是从西方开始的。明治大学萩原一郎教授介绍,英国工程师从折纸七夕装饰品中得到启发,开发出了蜂窝结构芯材。这是将六角形筒整面排列呈蜂窝形而成的。这种构造具有减小震动损伤优良的缓冲的功能。目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干线机车以及制造业等领域。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17)

左图为七夕折纸装饰,右图为瓦楞纸制蜂窝结构纸板 | 图源:萩原一郎

折纸在科技上运用最广泛同时最有趣的,应该是“三浦折叠”原理。这一原理是东京大学宇宙航空研究所三浦公亮在1970年提出的。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18)

三浦折叠法 | 图源:鲁班园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19)

日本的太空飞行器单元的太阳能阵列采用了三浦折叠 | 图源:NASA

在研究卫星太阳能板的构造时,他想到了折纸方法,并运用折纸原理设计出新的卫星太阳能板。三浦折叠是平面材料折叠后形成特殊的褶皱,只需沿单一轴线方向拉伸,整个结构便可展开;要收拢时反向一推即可。这项发明已经是折纸工程学的一个基本方法,并被日本政府列为日本百大发明之一。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20)

2014年,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从日本折纸艺术中获得灵感,研究出一款可变形的折纸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被用于进入灾区倒塌建筑中执行搜救任务。| 来源:搜狐科技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21)

模块化的折纸机器人Mori | 来源:搜狐科技

折纸原理不止运用于工学和艺术领域,甚至从DNA和蛋白质是折叠结构开始,到动植物的演化论,到宇宙物质分布;从机器人、飞行器,到医疗血管支架、人造肌肉,很多领域都运用了折纸原理。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22)

这种人造肌肉受折纸结构启发,能仅凭水和空气让柔性机器举起高达自身重量1000倍的物体。| 图片来源:哈佛大学李曙光/Wyss研究所

日常折纸蕴含着无限的创想,折纸文化引发科技的改变。一张张纸成为一只只美丽的纸鹤,更像是一粒粒小小的艺术种子。

用一张纸折出会飞的千纸鹤(一张纸能折千纸鹤)(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