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中国人民迎来了一个光荣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北京天安门广场以庄重的庆祝大会向党的百年致礼,可以用一组词汇来形容,就是歌声鼎沸气场庄严、青春似火颂词昂扬、宣言铿锵掷地有声、万众一心掌声如骤庆祝大会结束前,奏响了一个世纪以来激发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不懈斗争的《国际歌》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国际歌所起的作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国际歌所起的作用(重温国际歌唤发的启示)

国际歌所起的作用

2021年7月1日,中国人民迎来了一个光荣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北京天安门广场以庄重的庆祝大会向党的百年致礼,可以用一组词汇来形容,就是歌声鼎沸气场庄严、青春似火颂词昂扬、宣言铿锵掷地有声、万众一心掌声如骤。庆祝大会结束前,奏响了一个世纪以来激发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不懈斗争的《国际歌》。

乐曲声响彻广场,在十万与会者心里激荡,并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向全世界昭示着一个伟大政党历经百年不衰,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真理、勇于斗争、披荆斩棘、无往而不胜的豪情。还是别样的耳熟能详,还是同样的雄浑悲壮,还是那样发自肺腑、催人奋进。伴随着硝烟散去,虽已不见当年叱诧风云的热血新青年,但歌声依然历久弥新,响彻耳畔。穿越历史的尘埃,顺着歌声的方向去寻找,我们不仅能嗅到国难当头、倍受屈辱的苦涩,也能闻到战场上壮怀激烈、硝烟弥漫的火药味,同时也唤起身负家国情怀,对坐江山、保江山,巩固红色政权和党的领导地位,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现实思考。

认真回顾一番,这些年来,除了为数极少的大型会议活动之外,《国际歌》确实与我们普通民众久违生疏了。同样是这些年,老同志们除了振聋发聩的深刻记忆以外,根本没有机会回到那个严肃庄重的气氛中去聆听《国际歌》,去找寻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同样,当代新青年有多少人能够觉醒于西方国家联手挑衅,妄图以科技和经济制裁手段霸凌中国的新时代挑战,从而高唱《国际歌》,在汹涌澎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潮头去中流击水,抵御略强?反观之,在年轻的新生代心中,更多的是热衷粉黛明星和爱情浪漫曲,或陶醉于杀猪般嘶吼的外国歌曲,崇洋媚外却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的救世真理,把《国际歌》当作外来物种,自己却搞不懂音乐是无国界的存在,分不清经典与糟粕,分辨不了是非曲直,对政治冷漠,缺乏历史观和规矩意识,他们有些人充斥在党的队伍里,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稀释了党的队伍的纯洁,更谈不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今年初上映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告诉我们:一百年前,如果没有诸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邓中夏等一帮进步人士齐唱《国际歌》,领导发动席卷全国的五四运动和反封建运动,就不可能产生中国共产党。伟大领袖毛主席殚精竭虑,苦寻救国真理,满怀豪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团结带领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以无以雄辩的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成为亿万人民的主心骨,失去主心骨中国注定成为一盘散沙。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指引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劈波斩浪、筚路蓝缕的百年奋斗史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都是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和《国际歌》等成长壮大的。中国式的救亡运动和文艺复兴,既是站在自身的历史背景之下, 也吸纳了全世界无产者的斗争实践经验,既有思想理论基础,也有充满豪情鼓舞士气的歌曲相伴。《国际歌》应运而生和在中国的传播,以其化腐朽为神奇的神力,不仅成为了世界人民解放运动的福音,同时也激发了中国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真理而战,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百折不饶的大无畏精神。《国际歌》的魅力,不可谓不令人心潮激荡、荡气回肠,这是一首深入灵魂的歌曲,她的教化和感召力惊天地、泣鬼神。

在喜庆华诞的日子里,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广大无产者和劳动阶级又重温了《国际歌》所映射的真理光芒,再次激起满腔沸腾的热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唤醒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崇高事业去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其中包括占据半壁江山的年轻党员,也囊括全体中国人民。红旗需要接力,马克思主义需要传承,《国际歌》当经久不衰,人民必然当家做主。

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特别是七零后以前的的人来说,《国际歌》是常伴耳际的歌曲,人们由此坚定了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资本主义的腐朽性的认识,同心向力投身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建设,这种空前觉悟和团结的形成,与《国际歌》的助力和精神支持是分不开的。对于全人类来说,《国际歌》诞生的核心价值或者说使命在于救亡图存、追求真理、自立自强、守正民主。《国际歌》是无产者和劳动阶级争取当家做主权力的昭示,是凝心聚力的粘合剂,是广开民主之风气的宣言书,是统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旗帜和领衔合奏。治党治国参政议政必须依靠民主,企业的治理与发展也如出一辙。党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国际歌》响彻在哪里,民主就在哪里,人民群众就会跟主心骨站在一起,事业顺其自然向前不断迈进。

治大国如烹小鲜,以史为鉴,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维护公平正义,离不开民主。国有企业是国家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党组织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奋力拼搏发展企业的过程中,必须高举民主之旗,高奏民主之歌,扶正祛邪,从自身做起,反对一切特权和特殊化。

民主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既要形式到位,更要在内容上加以规范,防止跑偏。企业民主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职工代表大会,各项重大决定的通过和实施,来自于职工群众和职工代表的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充分酝酿和神圣表决,虽以形式存在,却也不可或缺,并得到群众的关注和支持。

笔者少年时期就耳濡目染了铁路站段每年召开职代会的情景,也多次参加父辈单位组织的粉碎“四人帮”庆祝大会和游行活动。“小手紧握纸红旗,心中想念毛主席,跟着队伍跟紧党,身着单衣又何妨?”这是当时真挚的情感,对《国歌》和《国际歌》更有着深刻的情怀和理解。据此浅述当时的情景,诗承上首:“那时少年正懵懂,初识断句难成文,隔窗翘首均肃立,一曲豪放炸心田”。那个时期站段职代会不仅是各单位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代表的事情,虽谈不上盛况空前,但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所有直接和间接参与者都有一种主人翁的参与感。这全赖于企业是有志者实现理想抱负的处所,企业是员工安身立命的归宿,企业是职工养家糊口的天,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每当职代会举办之际,职工家属区就已沸沸扬扬、奔走相告,大家关注宣传栏发布的内容,期待喜事连连,展望未来发展。职代会开场奏响庄严的《国歌》,不少家属已聚拢在半军事化企业的连部会场外注目肃立。三天会期结束奏响的《国际歌》,向大家传达了这次民主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新的一年号角即将吹响,干部职工家属殊途同归,奔着新的希望而去。

《国歌》和《国际歌》作为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开场和结尾曲的固定形式,是被早期所有组织和群体共同认可和接受的,是庄严和民主的代名词,应当尊重民主的严肃性,保持一贯性和长效性,不应受到某些不守政治规矩,自以为是的管理者左右或篡改。回望过去至少长达十年之久,有些企业管理者胸无点墨又擅长标新立异,没有规矩意识,缺乏政治敏感性,或惟命是从或一味盲从,将必须奏响的《国际歌》进行随意替换。有的将职代会开场与结束同奏《国歌》,认为爱国无罪,大错不犯,小不妥可以将就,只要没人敢提反对意见,那就没毛病。为此,笔者凭着多年的会场经验,以及个人直觉认识和对音乐的理解,感到不以为然,认为这绝非严谨的最佳方案,缺乏前后呼应的整体性,体现不了民意上升到决议、民主程序从酝酿的低潮走向表决通过的高潮过程,偏离了民主管理的应有之义,即便无大错,也有着重复累赘和形式化的随意性。同时,另一种方式更加令人难以接受,就是直接把一个严肃的民主管理会议当作展示企业文化的阵地加以错误理解,竟以企业司歌等曲子作为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的结束曲,狭隘地站在本企业的立场上,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自导自演、自吹自擂。下级则有部分人擅长示上,有样学样,一级效仿一级,随声附和、照抄照搬、盲目跟从,把严肃庄重的场合演变为激发内卷的企业宣传,且不说与会者在肃立演唱企业司歌过程中,对那些偏僻生疏难记的歌词无法张嘴既来流露出来的尴尬和窘境,更让所有人为不明白此刻歌颂企业精神与刚刚结束的民主管理主题有何实质关联,感到不解和懵圈,有种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的味道,这是极其不合适与不严肃的。

必要的时候演奏《国际歌》是彰显格局的体现,是大局意识的体现,是有家国情怀的体现,是具有世界观和高瞻远瞩的体现。国有企业不仅要以发展和实现保值增值为己任,同时还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应该具备一定的境界,站在一定高度,扩充自己的格局,放眼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历史使命,将自身融入祖国发展,融入产业复兴,融入科技强国的战略,也要融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视野中去。因此,企业十分有必要立足自身实际,在必要场合,以《国歌》拉开序幕,放眼世界,以《国际歌》作为落幕,登高望远、大开大合,而不是路子越走越狭隘,目光越来越短浅,歌声越来越自恋,思想越来越封闭。

当今世界,人类已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融入是最显著的特征,谁率先抓住发展的机遇,谁就掌握主导权。那些闭关自守,始终抱着自己的家底不放,善长内卷和自以为是的思想意识,无论是什么组织形态,注定会与全球化趋势越走越远,被市场所淘汰。前路漫漫,以什么姿态来展现作为就有怎样的结果在前方等着,不管嘴上如何天花乱坠,身体是诚实的,民众是诚实的,企业员工是诚实的,效益是最有说服力的。在立足自身实际的前提下,拓展格局同样能在《国际歌》歌词中找到蛛丝马迹: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会成功!……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所有成绩和荣耀,都会得之容易,失之交臂,既是真理,就必须一贯始终,持之不懈;以史为鉴,方得始终。任何改革和创新,都可能自废武功,付之东流,因此必须把握十足,据理充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失去规矩和放任自流,江山社稷好比没有钢筋浇筑的大厦,所有因果的探寻就如从西向东或从东往南,永远找不到北。

回首峥嵘岁月,一百岁的中国共产党与133岁的《国际歌》风云际会、如期而遇,相伴了98年,走过不平凡的岁月。《国际歌》之所以红遍全球,经久不衰,成为引领世界革命的经典,其本身就是是站在历史的大格局之上,宣扬思想开放和民主意识,代表着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心声。在继往开来的征途上,我们没有理由抛弃她、遗忘她、疏远她,而是要秉持她、坚守她、高唱她。正如此次庆祝建党百年华诞,天安门广场一千多名解放军联合军乐团乐手演奏的这首《国际歌》乐曲,雄壮而威武,响彻云霄、沁人心脾,必将再次激发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险阻,砥砺奋进,奋发有为,去迎接第二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