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生涩的金融专业词汇,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可能更为简单。

在说明利率前,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前提:利率是表示存在借贷(债务)关系的,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生如下的情况:

两个不怎么熟悉的人之间的借款,理论上是没有信任基础的,所以是要签借条的。那么借条上一定会明确这两件事:

1.还款期:借了钱,得跟人家说清楚啥时候归还啊。这是一个约定,必须遵守。

2.还款额:钱不是白借给你的,有借有还,本金部分其实已经期还款抵消了,但是得多还一部分利息,这就是使用这笔钱的一个额外“费用”。

一般用利息除以本金,就会得到利率。因此,利率就是一个,一段时间(借款期),使用一笔钱(本金),额外产生费用(利息)与借款本金的比值。本质上来讲,对资金出借方,利息是资本收入,对资金使用方,利息是额外成本,而利率的高低,是双方对借款使用期一种补偿利益标准达成的共识。

以上的说明比较简单,前提条件中的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1.为什么利息要除以本金?

因为借的钱绝对金额有大小,但是利息除以本金这个相对比率是稳定的。比如你这次借1000,借1年,利息是100块;下次借10000,同样借1年,利息是1000块。只有用年化利率10%来衡量才相对准确和公平,当然,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借款额越高,利率会相应降低的情况,那是因为借的本金越多,即使在利率相对降低的情况下,总的还款利息还是更高的,是资金出借方让渡了部分利息权益的结果。

2.为什么考虑不是熟人之间的借款?

因为金融市场里面基本都是陌生人,难以形成有效的信任约束,这时就需要一种契约。熟人之间一般就没有明确的还款期,只要还了就行,而且基本上也没有利息,借多少,后面还多少,这样也就没有了利息的存在,自然也就没有了利率的说法。ps,那熟人之间的借贷是否就真的没有利息(或者成本一说)的存在么?或者说,存在着另一种“利息”进行的补偿,以另一种形式的存在,您说呢??

目前理财年化的利率(理财初识二通俗讲利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