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年底的一天,广东南雄县县委接到中央组织部通知,要求立即把韶关产院的一名姓曾的护工送往北京。

当县委找到这名曾姓护工,告诉她此事时,曾姓护工当即意识到是毛主席下达的命令,毛主席要见她。

这名曾姓护工究竟是谁?为何中央会下达这样的命令,她又为何能确定是毛主席下达的命令,她与毛主席又有何关系呢?

01

这名曾姓护工名叫曾碧漪

1907年,曾碧漪出生于广东南雄一户普通人家,虽然她出生于动荡年代,家庭不算富有,但好在父母开明,也并未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为了能让女儿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便把曾碧漪送去上学了。

曾碧漪从未辜负父母的疼爱,在学习上她始终刻苦、努力,1923年,曾碧漪考入了广州甲种工业学校,在学校里,她接受了新的思想,在朋友、大环境的影响下,曾碧漪了解到什么是革命,也是从那时起,她开始寻找自己所追求的真理。

曾碧漪的哥哥曾昭秀是位思想先进的革命人士,在哥哥的影响下,曾碧漪产生了加入革命队伍的想法。

恰逢此时,从法国刚回来的李富生和蔡畅来到曾碧漪读书的学校,在他们一位西装革履,一位身着花裙激情澎湃的演讲下,彻底唤起了曾碧漪的革命热情,这一年,曾碧漪加入了革命队伍,成为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还参加了妇女解放协会。

就这样,在广州这个革命摇篮里,曾碧漪参加了不少的革命活动,她还曾听到过毛主席、周总理、恽代英等共产党领导人讲的课,这也让曾碧漪更加坚定了自己要革命到底的决心。

1926年在党组织的命令下,曾碧漪回到广东南雄担任国民党党部妇女部长,兼任县农协妇委书记、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南雄分会特派员。

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1)

图|曾碧漪(前排左一)

但在曾碧漪回到广东不久后,北伐战争便开始,广东革命政府迁至了武汉,与此同时,广东各地的反革命势力越发猖狂了起来,形势也一天比一天紧张,1926年冬天,南雄县委等革命机关在城里已经待不住了,便转移到了山上活动。

革命运动远没有曾碧漪、曾昭秀想象得那么顺利,1928年,共产党在广东南雄建立起来的组织遭到了敌人的严重破坏,与此同时,他们兄妹二人也与组织断了联系,为了能尽快与组织取得联系,采取下一步措施,曾昭秀同妹妹曾碧漪商议过后,便只身一人前往江西赣州寻找党组织。

那段时间里,曾碧漪一直等待着哥哥的消息,直到1928年秋天,有几名战士找到曾碧漪,并告知她:“你哥哥寻找党组织未果,如今在寻乌参加革命工作了。”

当得知哥哥与古柏在一起战斗时,曾碧漪当即便相信了,因为古柏是她哥哥曾昭秀的战友,她与古柏也曾在广州见过几次面。

很快,在几名战士的带领下,曾碧漪来到了寻乌,初到寻乌时,曾碧漪任县委妇委书记,继任县苏维埃妇女部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工作与战斗,曾碧漪与古柏原先在对方心目中的美好印象变得更加真实了,不久后,他们便确定了恋爱关系。

1929年1月,毛主席、朱德元帅率红四军绕过敌人,沿着粤赣边界山地向赣南闽西进军,月底,红军队伍到达了寻乌县内,古柏所在的县委机关听说毛委员、朱军长到来时,便立即派古柏为代表前去迎接。

这是古柏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与朱德元帅,他们坐在一张桌子上交谈,古柏向毛主席、朱德元帅汇报了寻乌开展群众工作等情况,也聆听了毛主席等人的指示,接着,古柏还为部队解决了断粮之难等问题。

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2)

图|毛主席

回到游击队后,古柏心情十分激动,他兴奋地将毛主席、朱德元帅的指示向县委的其他领导同志和全体指战员作了传达。

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古柏几次前往总前委机关开会,渐渐地,他与毛主席相熟了,也是从那时起,毛主席对这个年轻有为的县委书记十分青睐。

在一次闲谈时,毛主席了解到古柏还没有结婚,对象还是县苏维埃政府的妇女部长时,高兴地拍了拍古柏的肩膀说道:

“那你们该结婚了。这里包办婚姻,买卖婚姻也很厉害。你们该利用结婚搞一次反封建宣传,用新式恋爱结婚,反对封建买办婚姻,发动妇女起来解放自己,走出家门参加革命工作。”

听闻毛主席的话,古柏连连点头说道:“还是毛委员想的周到。”

就这样,曾碧漪与古柏的婚礼就是按照毛主席的话办的,婚礼上,这对新人还当众宣读了《结婚宣言》:

“我们是革命道途中的伴侣,要毕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反对包办婚姻,反对拐卖妇女和一夫多妻,主张男女平等,自由结婚。”

话音刚落,曾碧漪与古柏邀请前来参加婚礼的年轻妇女们便顿时活跃了起来。

02

1930年5月的一天,毛主席再次来到寻乌进行社会调查,那段时间里,古柏每天都陪同毛主席四处走访,帮助他做笔记、整理记录、刻蜡板、油印,还兼职当翻译(寻乌土话不好懂)。

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3)

图丨油画作品《寻乌调查》

每到夜深人静时,古柏便会喋喋不休的向妻子曾碧漪讲述白天陪同毛主席走访的情景,曾碧漪也总是专心致志的听着,就如同亲自聆听毛主席的教诲一般。

在调查期间,毛主席经常向曾碧漪了解寻乌妇女问题,还多次表扬寻乌妇女识字班,妇女夜校办得好。

这次寻乌调查结束后,毛主席满意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古柏的工作才干,为此,他任命古柏为红四军前委秘书长,同时也把古柏的妻子曾碧漪调往前委,在自己身边做机要文书、秘书工作。

曾碧漪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后,她发现毛主席表面看起来十分严肃,但其实为人诚恳热情,会帮助人,会教育人,那时,毛主席常常会把自己看过的书讲给曾碧漪和他身边工作的同志们听,并号召大家要多读书、多学习。

当发现别人有困难时,毛主席也会尽力帮忙解决......

在总前委工作期间,曾碧漪做的是机要工作,主要帮助毛主席抄抄写写、搜集报纸和报关文件等等。

有一次,新建交通送来一份用衬衫密写的文件,曾碧漪正准备抄写时,发现手头没有一张质地较好的纸张,甚至连一般的纸张都没有,一时间,曾碧漪急得愁眉苦脸,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无奈之下,曾碧漪只好去找毛主席,毛主席得知此事后,连忙安慰道:“噢,噢,好办!好办!你别急。”

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4)

图|毛主席工作

说着,毛主席便在屋内走了起来,走了两圈后,毛主席从堆书的地方拿过几本线装书,走到曾碧漪面前笑着说:

“你看,这不是有了吗?这是很好的稿纸,你把它拆开,翻过来用没字的那面抄写。反正这是没用的闲书,废物利用嘛!”

听闻毛主席此言,曾碧漪茅塞顿开,急忙擦干脸上的泪水,笑呵呵地走了。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队伍被迫长征,作为毛主席的女秘书,曾碧漪这一次并没有跟随毛主席离开,而是毛主席赋予了她更重要的任务——留在苏区照顾瞿秋白和何叔衡等受伤人员。

但在红军大部队离开后,国民党军队很快就占领了中央苏区的许多县城,敌人到山区放火烧山,大肆屠杀,搞得曾碧漪所在的游击队只得不断转移,无奈之下,他们只得转移到粮食和药品极少的山上。

1935年的一天深夜,敌人突然包围了游击队,当时曾碧漪因双脚浮肿,行动十分不方便,游击队在转移途中,她掉队了,也因此被敌人逮捕。

当时唯一幸运的是,曾碧漪在被捕后,并没有人知道她是毛主席的秘书、古柏的妻子,面对敌人严刑审问红军队伍的下落和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情况,曾碧漪始终闭口不言,她只承认自己就是一个一般的女红军。

见如何审问都无用,敌人也只当曾碧漪是真的不知道,便把她关押了起来,监狱的日子无疑是艰苦的,但即便是被敌人折磨到不成人样,曾碧漪还是盼望着丈夫古柏能胜利归来,她期盼着自己能与丈夫、孩子们一同出现在毛主席面前,再次为毛主席工作,靠着这些信念,她坚强的活了下来。

直到1936年国共再度合作时,曾碧漪才被国民党释放,释放后,曾碧漪便在组织的安排下来到了吉安,以教会学校教师身份为掩护做地下交通工作。

与此同时,曾碧漪盼望着丈夫的归来,1937年,一位地下党员为曾碧漪送来一封信,落款为“润之”,在看到是毛主席的来信时,曾碧漪脸上的笑容藏不住,但当她看到信中的内容时,却落泪了。

原来,毛主席在信中告诉曾碧漪,古柏(1935年)为掩护同志们撤离而牺牲了,他很悲痛,同时劝曾碧漪不要过于悲伤。

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5)

图|古柏

在得知丈夫已经牺牲后,曾碧漪悲痛万分,她想要为丈夫报仇,为此,她当即给毛主席回信,希望可以让她前往延安。

毛主席在收到信后,便让贺子珍给曾碧漪回信,表示同意,但由于信件通过地下交通传递延误了时间,交通发生了问题,最终曾碧漪没能去成延安。

1938年,在组织的安排下,曾碧漪来到广东韶关产院,以护工为名继续地下工作,这份工作一直持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03

毛主席虽未能在延安见到曾碧漪,但他始终关心着曾碧漪的情况,1949年年底,毛主席下令调曾碧漪去中央工作。

当曾碧漪得知后,她高兴地整理行囊,在一切都收拾好后,她带着刚回到自己身边不久的二儿子古一民乘坐汽车一同前往北京,可不幸的是,因山路难走,汽车在到了江西泰和县时翻了车,与曾碧漪刚刚重逢不久的儿子当场被轧死了,曾碧漪的右腿也被轧断了。

可即便如此,曾碧漪还是凭借着自己想要见毛主席的信念,挺到了北京。

在到达北京后,曾碧漪一边住院治疗,一边等待着毛主席的接见,1950年4月,曾碧漪的腿伤好了,此时,毛主席也刚从苏联回到北京不久,4月一天的下午,毛主席命人把刚出院的曾碧漪接到了中南海丰泽园。

毛主席在见到曾碧漪的那一刻,握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松开,目不转睛地端详了曾碧漪许久后,毛主席缓缓开口,关切地问道:“你的腿伤怎么样了?”

曾碧漪看着自己15年未见的“毛大哥”,心情异常激动,她看到毛主席胖了,精神也好了,高兴地开口说道:“没什么大碍。”

“那就好,你这些年隐姓埋名过得怎样?”毛主席点了点头,又问。

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6)

图|毛主席

听闻此言,曾碧漪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言语伴着泪水,将这十五年的生离死别,向毛主席都说了一遍。

当听闻曾碧漪翻车经过后,毛主席轻叹一声,连忙安慰道:“现在解放了,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帮助解决,唯独你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儿子已经死了,无法挽回了。”

见曾碧漪哭得伤心,毛主席轻轻拍了拍曾碧漪的肩膀,劝慰道:

“一个共产党员应当想开一点,我们入党时宣誓要为劳苦大众谋解放,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现在解放了,你的儿子不在了,很可惜。干革命总要有牺牲的,我参加革命几十年,父母早已不在了,我的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都为革命牺牲了,毛泽覃的一个儿子才十八岁就被敌人活埋了,杨开慧也为革命牺牲了,还有小毛也没找到。为了革命事业,我们家里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们不能老去想自己的事,自己的儿子,应当多想想全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多想想我们所进行的革命事业。”

听闻此言,曾碧漪赶紧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她不想让毛主席想起往事而难过。

“你如今住在什么地方?”

“全国妇联。”

“好,全国妇联是妇女同志之家,你也可以住在中央组织部,中央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之家。”毛主席看着曾碧漪笑着说道。

正当曾碧漪要点头时,毛主席突然又笑着问道:“你有没有贪污?”

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7)

图|毛主席

听闻此言,曾碧漪微微一愣,不一会儿脸上便露出了笑容,她的思绪也不禁回到了过去......

早在曾碧漪在前委工作时,她又要忙着带孩子,又要抄报纸,总会有抄错的地方,每当遇到抄错或抄重的地方时,她就会完全涂掉重新抄写一遍。

有一次,毛主席注意到此情况后,便把曾碧漪叫到身旁说道:“碧漪同志,你贪污了!”

曾碧漪并不知道毛主席指的是什么,但是她深知自己从未贪污过,便有些难过地说道:“我一不管钱,二不管物,怎么个贪污法呢?”

“对,你不管钱,不管物,但你还是贪污了。”毛主席面对曾碧漪的发问,冷静地说道。

“毛委员,这你可要说说清楚哇!”曾碧漪听到毛主席这样说,心里越发难过,不自觉地哽咽了起来。

毛主席指着曾碧漪为他抄写涂掉的地方说道:“你看,完全涂掉看不见就是贪污了。”

听闻毛主席此言,曾碧漪满脸疑惑,不等曾碧漪发问,毛主席又说道:“不能完全涂掉,这样什么字也看不见了。如果你是管账目的话,收了一千元钱,又将一千元几个字完全涂掉,后面再写上九百元,这是不是贪污钱了?我告诉你一个办法,在抄错的地方打个框子,再在框里转转画上几道,这样还看的清楚,即使有错的还可以改过来。如果完全涂掉,就改变不了了。以后要注意啊!”

曾碧漪连忙点了点头......

想起这件事,曾碧漪看着笑容满面的毛主席,轻轻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没有,主席,您教我的,我到现在还记得,也还用着呢!”

随后,毛主席又同曾碧漪谈了许多,晚饭时,毛主席还特意留曾碧漪吃饭,临别时,毛主席紧握着曾碧漪的手说:“你在我身边工作多年嘛,很出色,我忘不了,以后要常来我这儿玩玩。一定要江西去找孩子,让邵式平、方志纯他们帮你找。我们也准备让中组部办办这件事。革命的后代我们要管一管呀,过去打仗顾不上,现在可以了。”

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8)

图|毛主席

听闻毛主席此言,曾碧漪眼含热泪地点了点头,当然,毛主席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曾碧漪与古柏的另一个孩子古忆民就是在毛主席这次讲话后不久,由中组部找到的。

1960年夏,曾碧漪带着小儿子古忆民随朱德元帅一家去北戴河休养,一天下午,古忆民在海边正同王稼祥聊天时,恰巧看到毛主席游完泳从海里出来,他赶忙跑到毛主席身边,一边喊道毛主席,一边深深地向毛主席鞠了一躬。

毛主席并不知道眼前的孩子是谁,只是带着慈祥的微笑说道:“谢谢,谢谢!”

这时,王稼祥走到毛主席身边,主动介绍道:“主席,这是古柏同志的儿子,叫古忆民,是从江西瑞金找回来的,现在已经上大学了。”

毛主席听后,连忙紧握古忆民的手说:“找回来就好,找回来就好啊!好孩子!”

随后,毛主席详细询问了古忆民的身体、学习、爱好等情况,在了解清楚后,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你妈妈来了吗?现在哪里?”

古忆民连忙跑到休息室对妈妈说:“妈妈,毛主席在找你!”

曾碧漪听到后赶忙走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高兴地握着曾碧漪的手说:“我们又见面了,我还见到了你和古柏同志的儿子,我很高兴哩!”

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毛主席秘书将抄写好的资料交给主席)(9)

图|毛主席在北戴河游泳

在休息室里,毛主席细问了曾碧漪的近况,然后用责怪的口气,有些失落地说道:“你怎么这么久都不来看我?”

“您工作忙,我不好老来打扰您。”

“我工作再忙,你也要来看我啊,有好多话,我只有对你这样的老同志才能说呀!”毛主席感慨万千地说道。

此后的日子里,曾碧漪始终牢记毛主席的这句话,她只要有空,便会去中南海看望毛主席,毛主席每次见到她时,也都会同她畅聊许久。

1976年9月9日,伟大人民领袖毛主席逝世,当曾碧漪和儿子古忆民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万分。

在毛主席逝世21年后,曾碧漪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虽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这些为新中国做出贡献的人,应该被世人所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