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1月25日,毛主席一个人坐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里面,低声吟唱着《李陵碑》的片段。

“金乌坠玉升黄昏时候,盼娇儿不由人珠泪双流,我的儿啊,七郎儿回雁门搬兵求救,为什么此一去不见回头……”

屋子里的毛主席不断重复着杨继业的这句念白,像是在替他询问杨七郎究竟去了何方,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带着援兵回来,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想要借着杨继业的这句话问一问自己的大儿子毛岸英现在在哪里

这天刚好是毛岸英十年前牺牲的日子,每年的这个时候,毛主席都会格在完成所有的工作之后就独自一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没有人知道他在干什么。

毛岸英牺牲十周年(毛岸英牺牲十周年)(1)

直到多年之后,在整理毛主席遗物的时候,人们才发现毛主席那永久埋藏在心里的伤痛始终不曾忘却。

那么,究竟在毛主席的遗物里面发现了什么?又会揭开什么样的伤心往事呢?毛岸英同志的遗体又被安放在哪里呢?

自古雄才多磨难

1930年的国民党监狱里面,刚刚又熬过了一轮酷刑的杨开慧紧紧地抓着毛岸英的手,叮嘱他:“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和两个弟弟,我是等不到你们的爸爸回来救我了。岸英,你一定要记住,你爸爸是在全中国的人在奋斗,我们绝对不可以给他拖后腿。

当时只有八岁的毛岸英看着靠在墙上虚弱的母亲,紧紧握着母亲的手不肯撒开,还将两个弟弟喊了过来,母子几人紧紧地抱在一起。

杨开慧一会儿摸摸毛岸英,一会儿又抱抱毛岸青,最后将年纪最小的毛岸龙搂在怀里,看着毛岸英说道:“岸英,你一定要记住妈妈的话,照顾好自己和弟弟,等出去之后就立刻想办法去找组织。”

毛岸英牺牲十周年(毛岸英牺牲十周年)(2)

几天之后,杨开慧在留下一句“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之后,捍卫了革命党人的尊严和信仰,而毛岸英兄弟三人也在保释后,被送到了上海的“大同幼稚园”生活。

可是没过多久,小弟毛岸龙就不幸去世了,毛岸英紧紧抓着毛岸青的手,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院长将刚刚咽气的小弟送走。

等彻底看不见人影的时候,毛岸英才垂下了他强撑着的肩膀,抱着弟弟毛岸青哭着说道:“没事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等爸爸革命成功就好了。”

然而,革命的道路总是遍布荆棘和危险的,这个只待了几个月的避风港因为顾顺章的叛变也消失了,几经辗转之下,毛岸英兄弟二人才别安排到“红色牧师”董健吾的家里暂住了下来。

也许是自小就一直过着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生活,这也导致毛岸英极其珍惜这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固定居所。

毛岸英牺牲十周年(毛岸英牺牲十周年)(3)

在董健吾家里生活的期间格外的懂事,不但会帮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会主动教其他孩子读书识字。

1933年,中共中央齐迁往江西瑞金之后,毛岸英兄弟二人每个月30元的生活补贴就突然终止了,而在这之前,董健吾因为要躲避国民党的追捕匆忙离开了上海,将毛岸英兄弟交给了前妻黄慧英照看。

但是没有了每个月30元的补贴之后,即使毛岸英和毛岸青表现得在懂事也抵不过现实的压迫,黄慧英不但克扣毛岸英他们的口粮,甚至还经常动手打骂年幼的毛岸青。

于是,毛岸英在一个清晨带着弟弟偷偷地离开了这个生活了两年的“家”,过上了在大上海街头流浪的生活。

卖报纸、捡瓶子、乞讨……所有我们能够在《三毛流浪记》里看见过的场景,毛岸英兄弟都做过,十三岁的毛岸英带着十二岁的毛岸青在上海流浪了一年之久,才被地下党人在一间破庙里面找到。

随后,毛岸英和毛岸青在组织的安排下被送到了苏联求学。

毛岸英牺牲十周年(毛岸英牺牲十周年)(4)

苟利国家生死以

抵达苏联之后,毛岸英开始疯狂地吸收各种知识,不但经常到苏联各地参加演讲,还写了一篇3000字的《中国儿童在苏联》,这篇文章已经发表就在莫斯科引发了极大的轰动。

当时周恩来正好在莫斯科疗伤,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就特意来看望毛岸英兄弟。

“周伯伯,我爸……我爸他身体还好吗?

毛岸英见到周恩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关心毛主席的身体,问了一大堆关系毛主席的身体的问题,周恩来看着站在自己面前出落得一表人才的毛岸英,也是一脸高兴。

两个人谈了很久,在和毛岸英的交谈当中,周恩来能够感觉得到毛岸英和毛主席一样都是心系祖国的人,他们心中的共同的信仰和坚持将他们父子的远隔千山万水联系起来。

等回到延安之后,周恩来还将毛岸英的这篇文章带回了中国,刊登在延安的《新中华报》上面。

毛岸英牺牲十周年(毛岸英牺牲十周年)(5)

1946年,由苏联出发的一架飞机经东北中转之后即将降落到了延安机场,而此时的延安机场,身体已经极度不舒服的毛主席不顾身边所有人的反对坚持要到机场来接人。

“快到了吗?是今天吗?不会弄错时间吧?”

毛主席看着身边的人问道,可以不等他们回答就自己接着说道:“看我,就是今天不错的,十几年都等了,这几个小时反而等不了了。”

今天是毛岸英回国的日子,自从5岁那年和妻儿分开之后,毛主席就再也没有见到过毛岸英,虽然这几年两个人也一直通着书信,可是整整十八年没见过面了,也不知道毛岸英还认不认得他,一向在战场上应用果断的主席,在这件事情上却开始变得不自信起来。

终于,天空传来声响,飞机停在了机场正中央,当看到飞机门打开的时候,毛主席连忙往前走了几步,紧紧顶着从机舱里走出来的人,当看到穿着苏军呢子制服和军靴的走出来之后,毛主席连忙往前快走了几步。

而毛岸英刚一出机舱门就一直在四处找人,当他看见朝他走过来的毛主席之后,立刻扔掉了手里的箱子,快步跑上前,紧紧地抱着多年没见的爸爸。

毛岸英牺牲十周年(毛岸英牺牲十周年)(6)

“爸,您身体还好吗?”

“爸,您现在睡得怎么样啊?”

“爸,您看我是不是长高了很多,都和您一样高了,他们都说我和您长得很像。”

……

在回去的路上,毛主席拉着毛岸英坐同一个车子里面,两个人就这样东拉西扯地到了根据地里面,毛岸英诉说着自己和弟弟在苏联求学的生活,丝毫没有提起母亲杨开慧去世之后的流浪日子,而毛主席也并没有问毛岸英所受的苦,只是看着自己眼前人高马大又才思敏捷的儿子欣慰地拍了拍他的手。

父子这次重逢之后,毛岸英就一直留在中国参加接下来的革命工作,为了让毛岸英可以更能好地理解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毛主席还特意将毛岸英下放到最基层,过了半年多的“劳动大学”生活。

半年之后,毛岸英“毕业”回来之后,原本白净的皮肤已经晒得黑了好几个度,双手手掌里面厚茧一层叠着一层。

毛岸英牺牲十周年(毛岸英牺牲十周年)(7)

毛主席看着和半年前刚回来的时候完全变了一个样子的毛岸英说道:“你别怪我,这是我能想到让你能够最深刻地体会中国国情的办法,只有真的到了基层里面去,才会知道老百姓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啊。”

毛岸英笑着说道:“您说的哪里话,我这半年多跟着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是我在书本上永远都学不到的。”

在这之后,毛岸英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身边快速成长,他参与土改工作,翻译恩格斯的《法德农民问题》,在去北京机械厂工作的时候,他还说过:“他会在十年之内做出成绩,如果不做出成绩,那他就一直和工人一起奋斗在一线。”

可是这个十年注定是完不成的,因为没多久朝鲜战争就爆发了。

1950年,毛主席收到了朝鲜方面的求援信息,但是对于究竟要不要出兵朝鲜,党内部有着不同的说法。

毛岸英牺牲十周年(毛岸英牺牲十周年)(8)

毛主席本人是支持出兵朝鲜的,可是派谁去呢?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出兵朝鲜?怎么才能说服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呢?

这些问题压得毛主席整夜都睡不好觉,毛岸英在毛主席的身边看着毛主席每天因为这些事情而烦恼,就主动找到了彭德怀。

“彭叔叔,我要去朝鲜当兵,我来当您的第一个志愿兵。”

彭德怀听到毛岸英的这句话之后,十分震惊,他企图说服毛岸英让他好好陪在毛主席的身边,因为这次朝鲜战场太危险,主席再也不能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了。

可是毛岸英的态度十分坚决,坚持一定要到前线去。

毛岸英牺牲十周年(毛岸英牺牲十周年)(9)

男儿热血洒疆场

“主席,您劝劝岸英,让他打消去战场的想法吧。”

无计可施的彭德怀找到了毛主席,希望可以由毛主席出面打消毛岸英去前线的想法。

可是当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主动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的时候,只是短暂地沉思了一会儿,就抬起头来对彭德怀开口说道:“既然他想去,就让他去吧。你放心,他之前在苏联也上过战场,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看着彭德怀还想要出口拒绝,毛主席只是说了一句:“谁让他的毛泽东的儿子呢!”

听到这句话之后,彭德怀再也说不出任何拒绝的话了,是啊,既然决定了要抗美援朝,那么所有人就都不能搞特殊,毛岸英身为毛主席的儿子更加要首当其冲。

1950年10月19日,毛岸英告别刚刚成亲不久的妻子和已经两鬓生了白发的父亲,毅然决然地跟着志愿军到了朝鲜战场。

毛岸英牺牲十周年(毛岸英牺牲十周年)(10)

到了战场之后,毛岸英在司令部工作,担任彭德怀的秘书兼翻译,在彭德怀他们讨论作战会议的时候,经常拿着一支笔在角落里默默地记着。

朝鲜前线的司令部是临时搭建的,条件十分艰苦,整个司令部里面除了彭德怀的办公室里有一张行军床之外,大部分士兵都是直接用稻草在地上打地铺。

没多久,毛岸英就浑身都长满了虱子,平时吃的饭也都是没来得及脱粒的粗高粱米,但是毛岸英从来没有说过一声苦。

他平日里行事十分低调,部队里面除了极少数人之外,没人怀疑这个和他们同吃同睡的年轻秘书竟然会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儿子。

毛岸英牺牲十周年(毛岸英牺牲十周年)(11)

一天晚上,毛岸英将自己衣服口袋里的照片掏出来看的时候,被赵南起看见了,在得知这是毛岸英的老婆之后,赵南起就开玩笑地说道:“凭你和彭司令的关系,直接托人写一封信回去问问不就行了吗?”

没想到毛岸英当真了,直接说道:“我是来当兵打仗的,不能搞特殊化,否则怎么对得起国内那么多等着我们胜利好消息的百姓。”

然而,就在他们还在畅想战争胜利之后回国的场景的时候,一场意料之外的空袭到来了。

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军突然对大榆洞南山坡的志愿军司令部发动空袭,几十个凝固汽油弹瞬间就将作战室燃烧成了一片祸火海,掀起的热量即使是躲在防空洞里面的士兵也忍受不了。

等到大火熄灭之后,彭德怀立刻带头冲了出去,可是他们只在废墟里找到了两个烧焦的尸体,其中一个尸体上的苏联手表的残荷彰显着他的身份,这天负责值班的毛岸英没能躲过这场空袭,在这一场战斗中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毛岸英牺牲十周年(毛岸英牺牲十周年)(12)

一直等到一个多月后,周总理才趁着毛主席身体比较好的时候这封写着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交到了毛主席的手上。

这封只有十几个字的电报,被毛主席拿在了手里读了一边又一遍,明明需要用几秒钟的时间就能读完的内容,毛主席却仿佛怎么也读不完似的。

不知道过了过久,毛主席身边的秘书压抑着哭声说道:“主席,您开口说句话吧。”

听到这句话之后毛主席才动了动自己僵硬的肩膀,慢慢坐直身子,将手里已经被握出褶皱的电报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铺平这些折痕,将电报整齐地折了起来,放在了自己的抽屉里面。

旁边一直有人在低声哭泣,但毛主席只是红着眼睛低声说了一句:“打仗嘛,总是会死人的。”

毛岸英牺牲十周年(毛岸英牺牲十周年)(13)

等到彭德怀从前线回来之后,亲自向毛主席说明事情经过的时候,毛主席只是一根接着一根地猛吸着烟,才看向窗外说道:“岸英是为了人民牺牲的,这是他身为一个中共党员应该做的,谁也不用为了这件事情而内疚,他和那些千千万万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将士们是一样的,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将士。”

在这之后,为了避免触及毛主席的伤心事,很少有人主动提起毛岸英的名字,就连毛主席本人也很少提及,只是在每年的11月25日,毛主席都喜欢独自呆着。

直到1990年,中央办公厅在全面清理毛主席的义务的时候,才在仓库柜子的角落里找到了摆放整齐的衬衣、鞋袜和已经破旧了的军帽,这是毛岸英在上战场之前唯一留下的东西,被毛主席完整地偷偷存放了这么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