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具从功能方面来看,可分为五大类:一为睡卧用的床榻;二是办公用的桌案;三为便于人们歇脚用的桌椅;四是储放物品用的柜架;五为可多功能替换的杂项。

在这些类别之下,人们又能根据家庭情况、身份地位以及个人品味的不同,来确定自己家中的家具样式、品质和格调。

就以桌椅类中,象征权力的交椅来说,它底部的腿安装于左右,呈前后交叉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折叠,便于随行携带,自唐起,成为皇帝出行打猎歇息时的重要配备,也由此有了“坐第一把交椅”之说。那么,在拥有享誉世界的三大发明的宋朝,为何连家具也要拔高一筹?

宋朝的家具风格和特点(宋代为何高脚家具)(1)

一:宝剑赠英雄,君子好逑于美人

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关系问题的处理,贯穿在过去每个朝代的发展历程之中,是战是和,事关着天下苍生。在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就会得以交融,产生许多新的文明成果。

像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为中原地区带来了草原文化,在群族迁移的过程中不仅有玄学与印度佛教的交会,还有世家大族们的学术兴起,促使中华文化在艺术、科技、文学等发面得到了更高的发展。

胡风”浓厚的高脚家具也借机第一次出现在了中原地区,如经过加高、加宽后的三扇屏风榻,或者带有佛教装饰的腰鼓形方凳。宋朝高脚家具中的大多数,皆是得源于此。

宋朝的家具风格和特点(宋代为何高脚家具)(2)

1、脚板硬了,身板才够硬气:

高脚家具,重点在于需要有足够结实的材料做为支撑。据《云间据目抄》中所说:“细木家伙,如书桌、禅椅之类,余少年曾不一见。民间止用银杏金漆方桌。”

果木、楠木、黄杨、杉等,是古时候人们用来制作家具的常用原料,其木材成长快、疤结少,剖开便可见清晰的纹理结构,烘干之后能够弯转且不易断裂,有较好的韧性,在湘西的吊脚楼中,从建筑本身到内部设施都用了杉木。

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具的耐腐性、抗裂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相比之下,硬木在硬度、韧性和木香的持久性方面都胜过软木,由此,贵气的硬木在用于制造家具上,逐渐代替软木受到大众的重视和推崇。

宋朝的家具风格和特点(宋代为何高脚家具)(3)

具有素雅、清雅、文雅、典雅,总称“四雅”的黄花梨,触感细腻光滑,表象色泽柔和、纹理如行云流水般动人,是宋朝文人们的钟爱;品质最为上乘的铁力木成为帝王,贵族们用来制作龙凤椅的主要材料;而在《谈苑》中则有:“咸平、景德中,主家造檀香倚卓一副。”

2、自由,是永不褪色的信仰:

在与魏晋南北朝、唐朝的对比下,文人掌握军政的宋代社会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在教育、社会制度等各方面,取消了门阀约束,崇尚人的自由发展。欧阳修、苏轼父子、梅尧臣都是寒门弟子的代表,致君尧舜的他们在为官之后,更加注重清廉自好,甚至对皇帝的日常生活也提出要以朴质为主。

宋朝的家具风格和特点(宋代为何高脚家具)(4)

所以工整简洁、儒雅朴素、平易近人也成为了宋朝家具的主要特色,为了方便文人能够品茗、写字、赏画,同时也为了在夜晚或是人潮拥挤的地方尽情享受娱乐活动,符合人体工学的高椅、高凳、高架、高桌等高脚家具,逐渐由社会上层向民间普及开来,垂足而坐更是成为一种日常姿势。

二:时代在向前进步,高度也不能落后

在只有半壁江山的两宋,因陆路交通受辽、金、西夏方面的控制,转而利用先进的航海技术达到与东部朝鲜、日本,南部马来西亚、阿拉伯等国,进行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不仅将中国的丝绸、茶叶运往远方,同时也使各国的文化、习俗传入中国,进一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就连婚俗上也有了一些改变,在《东京梦话录》中写有:“婿具公裳,花胜簇面,于中堂升一榻,上置椅子,谓之高坐。”即,高脚的椅子,成为了婚礼上的重要用品,这也说明椅子已成为了新时代的礼俗表现。

宋朝的家具风格和特点(宋代为何高脚家具)(5)

1、告别地气,欣赏高处之美:

古人们从先秦以双足交迭或平放直伸的席地而坐,到殷商晚期将臀部压在后曲小腿和脚跟处的以跪为坐,最后到宋朝流行的垂足而坐,经历了一段千年之久的漫长发展。

《周礼》中明确描述着:“杖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两周时期,席地而坐成为需要遵守的日常生活礼节,伴随其中的就有物化的席间配套用具,有禁、俎、案、冯几和其他,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其底部离地面距离较近,有的甚至直接将板面放置于地,不设支脚。还有在具有劝诫作用的西晋《女史箴》、汉墓的众多壁画中都体现了就地而坐,是一种重要的礼仪和生活习惯。

而从唐朝的阎立本的《步辇图》、《古帝王图》,卢楞伽的《六尊者像》以及张萱的《捣练图》中,便可看见人们已经“从地上坐了起来”。到了宋朝的《春游晚归图》、《妆靓仕女图》、《秋庭戏婴图》等等,则完全看不到人们席地或跪地为礼的样子了。这些变化,不仅得益于高脚家具所带来的舒适感,同时也保证了人们空间活动的自由与灵活,并且还有利于必要时家具位置的移动。

宋朝的家具风格和特点(宋代为何高脚家具)(6)

2、木工,充分展现建筑艺术之美:

斗拱、冶铁、榫卯,是宋代建筑工艺进步的代表,也是高脚家具之风能够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立柱和横梁的交接之处,在柱顶加上层层能够探出,通过压力会形成一种弓形的特殊承重结构,古人们称之为拱,与在它们之间的垫木——斗,合称为斗拱,这种建筑方式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在宋朝的《营式造法》中,拱的形式又被称为辅作,分别有柱头斗拱、柱间斗拱和转角斗拱三种。除了斗拱还有被称为家具灵魂的榫卯,也是一种古代重要的物件构造方式,其作用是将两个构件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进行自然连接,从而使得原本独立的建筑部位能够组合成一个整体,有面面结合的槽口榫,成点式结构的勾挂榫,也有三部位相结合的托角榫,目的就是让物品达到功能与结构的统一。

斗拱的构造精巧、造型美观,加上与榫卯的抗震动、防摔倒作用相结合,使得高脚家具同时拥有欣赏和实用价值。

宋朝的家具风格和特点(宋代为何高脚家具)(7)

三:总结

“古人坐席,故以伸足为箕倨。今世坐榻,乃以垂足为礼,盖相反矣。”宋以前,从坐到站,从学习文化到婚姻结缔,都有着严格的门第观念,商人虽然富足,却处处受限,还会连累子孙的前途,在阶级和制度的压力下,不仅阻碍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同时也是经济、技术难以有所突破的缘。

而宋朝的到来,商贸经营自由,教育的门第限制完全被打破,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升的同时,新的思想观念也不断涌现,伴随工艺技术进步而来的高脚家具,因其人性化、舒适化而得到广为推崇。《木经》、《营式造法》为家具制造工艺改善结构和造型艺术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美术观察》

2、《兰台世界》

3、《紫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