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目标导图

六年级下册解比例第四单元(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比例)(1)

二、单元知识结构

六年级下册解比例第四单元(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比例)(2)

三、教材知识分析

本单元包括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比例的应用三大部分知识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六年级上册比的知识的延伸,还是后续学生学习中学数理化学科常用的数学基础。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该部分知识点包括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三部分内容,通过教材第40~42页的内容体现出来。判断两组比是否成比例有两种方法:根据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

该部分内容包括教材第45页例1和第47页例2两个例题。正、反比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转折点,它是学生学习“变量关系”的开始,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正、反比例的过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正比例的图像。

3.比例的应用

  该部分内容包括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和用比例解决问题三部分知识点,即教材第53~62页的内容。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问题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比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探究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带领学生先回忆一下以前学的有关比的知识,在学生已掌握比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有关比例的内容。第一,教师应联系实际,发现和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第二,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正、反比例的过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第三,教学比例尺时,首先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识别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这些是与比例尺有关的概念。其次,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学习材料,通过交流,体会比例尺的概念,再用数量关系进一步表达比例尺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第四,联系实际,建立图形放大、缩小的概念,提高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