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觉得这世道不公。

你觉得很好的人,竟然屡屡失败,总是倒霉。你觉得十恶不赦的人,竟然还未失意。常言道:“好人不长寿,祸害遗千年。”

你叹老天不公!

人的业力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是善有善报)(1)

我就是如此。父亲母亲相继离世,她们是十里八村都公认的好人,可总是郁郁不得志,最后可谓是一事无成。

我爸的去世给我打击很大,我暗暗告诉自己,别心软,别当圣母,别做烂好人,别善良了。

可是内心,又怕报应。

我就在这种纠结的心态里,遇到了《业力管理》这本书。

《业力管理·善用业力法则创造富足人生。》是《能断金刚·当和尚遇上钻石》的续本。《业力管理》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麦克·罗奇格西,克里斯蒂·麦克奈丽,迈克尔·郭尔登。田多多,夏理扬等译。

人的业力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是善有善报)(2)

刷新认知:所有事物的成功机率都是百分之百。

我们常说“世事无绝对”,平时我说话时,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把话说死,就怕出现不可控的变化。像《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多变的,而我们如何面对这世间的变化无常。

这本书里写道古老的智慧:所有事物的成功机率都是百分之百。

有什么事情是100%确定的呢?怀着对“古老智慧”的敬畏,我搜了这句话的出处,此句出自公元6世纪的佛门圣哲月称大师。

如果成功是一件确定的事情,那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去做就行了。可成功这件所有人都想做,但极少人做到的事儿,如何百分百确定呢?

人的业力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是善有善报)(3)

业力管理法则一:停止无用功

首先,业力管理法则一,给我们揭露了这个世界普遍的现象,就是“碰运气”“做无用功”,一件事情,能不能行,能不能成,那得试了才知道啊。我们经常这样告诉孩子和告诉自己吧?

我们不知道如何让事情发生也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发生。

在看到这句话之前,你觉得对明天的不确定是正常的,而看到这句话之后,你开始怀疑,难道是有办法确定事情发生和为什么发生?答案是肯定的——可以确定事情会发生和为什么发生,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个秘密。

古老的经典中说:有一种方法让犯人永不越狱,那就是,如果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牢笼中。

而对所做事情是否能成功的不确定性,就是目前我们需要突破的牢笼。反言之,就是告诉自己,这件事情是确定可以成功的。

那如何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呢?

人的业力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是善有善报)(4)

业力管理法则二:找到原因背后的原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为什么成功是确定的呢?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你扭动汽车的钥匙,车子能不能成功发动呢?能成功发动不是因为钥匙的原因吧?而是汽车的发动机是好的,对吧?

所以,因为扭动了钥匙所以汽车发动了因为汽车发动机是好的。再读一遍。

因为扭动了钥匙所以汽车发动了因为汽车发动机是好的。

原因背后的原因就是:汽车发动机是好的。

在钥匙、汽车、发动机这三者中,钥匙和汽车是表象层面,而发动机则是真相层面。这其中,钥匙为因,汽车为果,那么发动机呢?就是这本书的主题——业。

那什么是业呢?就是你的所行所思所言,你可以认为是“你所做的所有事”。

要想让成功这件事变得确定,就是管理好自己的“业”。那,如何管理呢?

人的业力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是善有善报)(5)

业力管理法则三:认定你的事“业”伙伴

“业”的第一定律说:不论你想得到什么,你必须首先帮助别人获得它。——宗喀巴大师。

你想得到什么,你就要先帮助别人得到什么。我们常说世道不公,你可以回想一下,你想得到的东西,你帮别人得到了吗?

业力管理最让人满意的一点,就是他的世界观公平公正。好人就应该有好报。

书中将这称为回声效应就是将你给别人的反弹给你自己。那这就需要有他人。那我们的事“业”伙伴有哪些呢?

同事、顾客、供应商、世界。我把它理解为,上级关系,下级关系,触达(反馈)关系和身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人的业力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是善有善报)(6)

书中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话。

随手开一千美元的支票给机构,然后把这件事情抛到九霄云外——这样的行为不曾使任何企业获得成功。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得“好人”却没有好报吧。做慈善做公益要真真正正的帮助到别人,而不是仅仅自我满足,达到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善人这个目的。

如果在路边遇到乞丐,你会给钱吗?有很多人说,这乞丐都是假的,站起身换身衣服开着宝马走了。一位财商老师说,他遇到了他就给,他不管乞丐是真的还是假的,万一是真的呢?自己不是做了大善事了吗?就算是假的,自己不知道,但是因为帮助了别人,自身能量变得高了,接下来吸引到的都是好事。

所以我对这条法则的理解就是,如果你是想达成某个目的,就必须认准你的事“业”伙伴,做好事只是能让你有好运气,并不能让你确定成功。没有找对事“业”伙伴的给予,是很难得到“回声”的。

好人能不能有好报,就在于,你是否认准了你的业力伙伴,认准了,给予他们你想得到的。不要做空而泛泛的善良。

人的业力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是善有善报)(7)

业力管理法则四:从我做起

“你我之间的界限是人为的。” ——寂天菩萨(公元700年)

从我做起中的“我”有两个。一个就是我们自己,分别有四个事“业”伙伴——世界、供应商、同事、顾客。一个是将这所有包括在内的“大我”。

你想成功,根据“业”力法则,你必须要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去关注你的事“业”伙伴,让他们成功。睿智的农夫有句话说:“种了玉米自然就能得到干草。”意思是说,种了玉米,地里就是长干草,而这些草足够牦牛吃上一整个冬天。

但是你想想,你真的在意在停车场里被撞倒的那辆车子吗?除非那车子是你的,或者是跟你有关的,对吧?

人的业力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是善有善报)(8)

你只有把你的事“业”伙伴真切地放在心上,帮助他们,才是真正的帮助了自己。这时就出现了一个“大我”,就是把你的事“业”伙伴都包括在内,只有包括在内,你才会真正的为他们着想,为他们的成功出力。

书里将“大我”比喻为母亲。就像把婴儿包裹在自己体内一样。而我们对母亲的期待就是身体健康、头脑清醒。为达到此目的,提出了7点计划:

1. 练习瑜伽

2. 开始冥想

3. 遵循个人道德准则

4. 不断学习

5. 服务

6. 巧妙饮食

7. 休息与放松

书中说,瑜伽练习所作用的体内经络,也负责你的进食量。我在第六次练习瑜伽的时候,晚餐没有吃主食,可以控制进食量了,那种感觉,那种自己变好了不再做以前自己的感觉,真的太棒了。

人的业力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是善有善报)(9)

业力管理法则五:停止做决定

“非此,亦非彼。”——龙树菩萨。(公元200年)

决定只会滋生更多的决定,既然运用业力法则,成功是一件确定的事情,那决定已经不重要了。

书中举例,你是选择用互联网做广告还是选择传统广告来销售,结果都是会是一样的,那决定有什么意义呢?决定只会让你承受更大的压力。

所以,停止做决定吧。

业力管理法则六:装好订书针

订书机要装上订书针才会好用,而你想要成功,你需要做的就是装好“订书针”,就是种下种子的意思。然后呢?然后你会发现,你做什么决定都会成功。当老板问起你,你怎么知道网络广告奏效的呢?你只会说:就是感觉而已。

人的业力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是善有善报)(10)

业力管理法则七:乘着问题飞越巅峰

“问题即出路”——波托瓦格西

伟大的堪仁波切曾经说过:“问题是好事,因为它们可以让你了解你的毛病出在哪里。”

回到本文开始的那些疑惑,为什么坏人总得意,好人没好报?这里就给予了解释。

第一:所谓的“好人”“坏人”是你认为的,你的认为是否全面公正呢?而你认为的好人,对每个人都和蔼可亲,其实她只是不想得罪别人惹下麻烦。反而那些凶巴巴的领导,他是真心希望你成长的,这种凶巴巴的领导反而更容易成长。“人心海底针,评价他人要谨慎”。

第二:种子长成大树需要时间,你做下的好事,反馈到自己身上也需要时间。可能很吝啬的人,在三个月前你不知道的情况下慷慨了一次,种下了好的种子,那么他一定会得到好的回报。

第三:书里比喻飞机起飞,你的成功正在排队,耐心等待。你没有看到并非世道不公,所谓“不是不报,时机未到”便是如此吧。

你只需要相信:宇宙公道确实存在,你终会得到自己应得的。

重点来了:现在你知道了业力管理,知道了自己给出去的终究会被还回来,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那么,种下的好种子等待便是,种下的坏种子可如何是好啊?

人的业力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是善有善报)(11)

比如自己总爱抱怨,结果带领的团队里一个员工就抱怨你这个不对那个不好,团队都要被搞散了。现在你知道了,员工抱怨其实是你的问题,你要怎么对待你的问题呢?

“断业阀”来帮你。

你为了停止员工的抱怨而极其谨慎地让自己再也不去抱怨,这种行为具有一种“共鸣里”,他像是一个有选择性的黑洞,会把这个关于抱怨产下的“业”全部吸进去并切断。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又充满希望了?宇宙就是这么仁慈,只要你愿意改变,就一定会帮你,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在遇到《业力管理》这本书之前,我看了很多关于沟通的书,我觉得好好的沟通,真诚的沟通就会解决很多的问题。比如这位员工抱怨,你选择坦诚地跟他沟通,实际上,又回到了法则一所说的,碰运气。因为员工可能会改变,也可能不会改变。而使用“断业阀”却一定会改变。这也是“业力管理”向我们承诺的——一切事物的成功机率都是百分之百。

人的业力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是善有善报)(12)

业力管理法则八:业力再投资

“业”被用尽即死。——世亲菩萨

种下种子,然后等待收获,这件事情就结束了。如果想延绵下去,就要不断地种下种子,在种子成长的过程中,在收获果实的时候,你都要种下新的种子。

“业力再投资”就是让我们不断收获的。

农夫们都不能违背一个原则:那就是必须留出当年收成的10%,为明年的庄稼做种。没有人会蠢到把明年的庄家的种子都吃掉。

于是,你会把你收获里的10%投资到你的业力伙伴那里。带上你的团队和团队的家人一起去旅游,而老板收到了你对员工的表扬信,你的顾客也有人中奖了,你的供应商也收到了你的礼物。

一切都那么美好。

我是愉心,重组家庭里的妈妈,靠读书逆袭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