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所说的土茯苓不是大家经常说的茯苓,虽然它们两者都属于中药,但作用却不同。土茯苓是一种植物,其味偏苦,有清热利湿、解毒、利关节、杀虫止痒,对于湿热所引起的皮肤病、湿疹、梅毒有较好的疗效。茯苓是一种菌类,其味淡,有利水渗湿,健脾、养心安神,可除湿、利关节。

土茯苓 性味(其貌不扬的土茯苓)(1)

左边是茯苓,右边是土茯苓

土茯苓又名饭团根、土苓、冷饭头、狗老薯等。当身体因为湿热已经出现了种种不祥症状,比如脸上长痘痘、痛风关节痛、身上长湿疹、长疮、或吃错了什么有毒的东西,甚至重金属的毒,都可以用土茯苓来解。而且土茯苓内外都可以用,外敷在疮疹、痘痘上,能收湿,加速消肿愈合。内服清湿热能入络,力度很大,所以国医邓铁涛邓老就喜欢重用土茯苓来治疗痛风,通利关节。康熙批折子也写过:“土茯苓可以代茶,常常吃去亦好”。

土茯苓除了配药还可以入菜,吃法也简单,只要买到鲜品,用上一大块和排骨或猪肉、鸡肉炖汤。如果是干品,每次可以用15克到50克煮水,代茶饮用。

土茯苓 性味(其貌不扬的土茯苓)(2)

土茯苓猪骨汤

土茯苓好处多也有副作用,久服有损正气,所以服用到症状消除就可以停了。

肝肾阴虚者慎用。

土茯苓 性味(其貌不扬的土茯苓)(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