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对小孩子的教育好与坏有上不上相之说。这里的上相并不是说长得好不好看,而是指有没有家教与礼仪。“相”之前就是“品”了,合在一起就是“品相”。后来才发现“品相”二字并不是专门对人的素质优劣评价,像古董、字画、文玩等藏品都有品相的要求。再后来学习兰花的“瓣型学说”,其中亦有上品、中品、下品之说,例如:素无下品。意思是指兰花开品为素者已入品,归入细花之列,跳出了普通花开品。

兰花的极品是什么颜色(兰花上品可传世)(1)

开品,这是对花朵绽放时美观度认可的一种具象化要求,属于专用术语。开品好坏亦是品相优劣拿捏的关键,如是就有了上品、中品、下品之说,自然还有不入品之分。不管是在兰花上还是古董、字画、文玩等藏品界,大致是分上、中、下三大分档,细分则就是一至十品了,十品堪称完美品相,自然就贵为难得了。在兰花的品相论述中还有“极品”、“精品”、“神品”、“贵品”等。看字思意,带有极、精、神、贵自然就归入到上品之列了。

对于工匠所做的作品产生瑕疵,可以称之为残次品,对于大自然本就孕育神奇而又珍稀的兰花而言不论花朵的开品优与劣,对于非细花的可以不入品或以下品统一论之,但不能说是次品,因不是人工的,对于天工造物自然神奇要有敬畏之心。

兰花的极品是什么颜色(兰花上品可传世)(2)

兰花本就是吉祥之物,不论花朵的开品优劣,远古至今人们对兰花视为圣洁而高雅的。就是在近几百年出炉的“瓣型学说”的专业论述中,对不欣赏的可以不纳入,例如奇花与叶艺类,但绝无抨击之言。这就是对大自然敬畏之心的高明之处。如今,有很多人动不动脱口而出就是垃圾花,在他们的脑海中凡是不能够带来丰厚回报的都是垃圾花,闻听此言令人震惊。其实这就是利己主义者的认知,他们所看中的是利益的回报率,管它品相如何能够赚到银子就行,这犹如用人与交友方面只看中才而忽视德行,迟早是要出问题的。

兰花的极品是什么颜色(兰花上品可传世)(3)

另外,先不论花朵在“瓣型学说”框架内的评介论述,单独就从香味上来论,早在春秋战国就有王者之香的认可了。宋代,黄庭坚在其《书幽芳亭记》云: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兰花的极品是什么颜色(兰花上品可传世)(4)

黄庭坚在《书幽芳亭记》亦以拟人的手法论述了国色与国香。可见,贵为王者之香的级别是何等之高了。作为具有幽香之味的中国地生兰,其香味都是珍稀而又高贵的,理应受到珍之。至于对不同花品所产生不同的鉴别鉴赏标准,那也是因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需求,这是经过几百年或更久的时间沉淀并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能够传承下来就是说明肯定是有道理的。

兰花“瓣型学说”中的鉴别鉴赏理论,针对大自然中的花朵优化变异体,进行海选出的遗传性状稳定能够符合传承下去的一些高标准的开品列入上品,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观的。在高标准严要求之下所选育出的传世之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洗礼,才能流芳百世,才能经典永传承。这犹如有品德之人与之相处相交,那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时间越久友谊越深厚,不会因金钱、利益而发生矛盾,欢愉相处一辈子。

兰花的极品是什么颜色(兰花上品可传世)(5)

人品如兰,不带有目的性去相处,去交往,这才犹如高贵的兰花一样,无人亦自芳。人与人之间交往一旦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亦就不单纯了,说直白一点这样的人就不值得深交下去,因为后面必定是会因发展状态变化而变化,不会像我与马士平一样,不问在外发展得如何,兄弟之间只要说一声,立即就行动,这都是不祈求回报的,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才符合不以无人而不芳的高贵品质。

凡趋利之人,其品已变,避之而不及,何来深交耳!

兰花的极品是什么颜色(兰花上品可传世)(6)

但凡重利益得失,处在算计之中,何来的快乐?何来的真情?生活在利用与被利用之间,利淡情则无,利浓情则重,这与酒肉朋友又有什么区别?随利而去,故不久矣!又何来的深交?应避之!2020年08月06日万云坤于国香居

说明:本文配图系莲瓣兰艺草新苗长势!

本文系原创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盗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年08月06日万云坤于国香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