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年终奖”。然而,有些公司没有年终奖制度,却有13薪。那么,求职者到底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如果让他们选择,他们会偏向于哪一个呢?下面这位求职者的三句话,或许才是最好的答案。

面试谈薪就这几句话(十三薪和年终奖你想要哪个)(1)

图片来自网络

顾明亮去某公司参加面试,面试官对他的一切都很满意。最后,顾明亮和面试官谈到了薪酬福利问题。面试官问道:“13薪和年终奖,你怎么看待?你选择哪个?”顾明亮简单思考了一下,回答道:

“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想说三句话:1、工作当然希望挣更多的钱,所以我的第一选择,当然是哪个多,我选择哪个。2、我换到这个单位,更多的是希望提升自己,所以挣钱不是唯一的。如果公司对我的能力认可,我肯定能拿到更多,所以,准确说,我认为选择哪个都无所谓。3、我的选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您对我的判断。请问,您觉得哪种奖励更匹配我的能力呢?”

面试谈薪就这几句话(十三薪和年终奖你想要哪个)(2)

图片来自网络

听完顾明亮的话,面试官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很多,也很坦诚。基本工资就按照你的心理预期定,至于到底是13薪,还是给你发年终奖,咱们先工作半年,等我们对你有了全方面的了解后,我一定给你制定一个匹配你工作能力的奖励。”

面试谈薪就这几句话(十三薪和年终奖你想要哪个)(3)

图片来自网络

正如面试官所说,顾明亮的态度坦诚而实际。很多人在求职时,一味地追求高工资、高福利,殊不知,即使公司给你开了高工资,但你的能力无法匹配,只能影响公司的发展,耽误个人前途。相对而言,顾明亮的态度则是公司都喜欢的。对于这样的人,相信每个公司都愿意培养。

结构化面试备考干货与技巧

【七秒定律】

所谓七秒定律,是营销学中非常有名的定律,也就是说,一个人对一件事物或者一个新人产生第一印象的时间。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七秒钟的时间从进场,鞠躬,时间刚刚吻合。而在短暂的七秒钟也正是考官认识考生,产生兴趣,甚至基础分数的评定。因此也就要求考生,敲门那一刻起绷紧神经,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如何能够给考官留下一个好印象呢?我们以下两个角度来聊几句。

【外化于行】

正所谓形象决定命运,从穿着到问好无不体现着考生对这次考生的重视。穿着上不过多强调,男生主要以商务西装或正装为主搭一双与腰带同色的皮鞋即可,领带的情况视个人气质与形象而定。女生也同样,正装的小西服或商务休闲搭配西裤或短裙(注短裙过膝切勿过短),高跟鞋五公分为宜。适当淡妆,且过浓妆艳抹。形象有时候并不单纯指的是穿着与打扮,它同时也包括一个考生的行为举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要四不要:1、要步态稳健,肢体协调。不要左摇右晃,走路轻浮。从考生进场到走出考场路程不多,但是一个人的走路姿态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气质与习惯,因此这也就要求考生在近处考场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稳健,协调的步伐。2、要挺拔自信,不要弓腰驼背。自信是一个外在的第一形象,在考生考试过程中自信从容的答题是一个考生外在形象的最佳体现,这也就要求考生在平时训练的时候保持自信心,本着我一定能上岸,我是最棒的心态从容答题。3、要端庄大方,不要拘谨浮躁。端庄大方展现的是一种稳重的气质与心态,因此也要求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一方面保持坐姿上身直立、双腿自然并拢,女生宜测斜并拢,避免叉开。另一方面也要求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注重语速的控制字字珠玑,铿锵有力,切勿语速过快,让考官产生心急的印象。4、要自然真诚,不要目光呆滞。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答题过程中,适当与考官进行眼神的交流,用眼神传递友好,切忌目光呆滞的死盯着考官看,让考官感到不舒服。

【内化于心】

形象好气质佳虽然可以让我给考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分数,但是面试更多的侧重点在于内容,如何答出一份结构化的高分呢,在同学们系统学习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进行训练和提升:1、条理清晰,让考官一听就懂,大多数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不注重使用逻辑词,导致重点不突出,甚至一整场考试下来考官都没听懂说的是什么。因此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和答题的过程中初期可以增加如第一,第二的数量词以此来增加答题的逻辑性和层次感。2、语言精练,部分考生答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内容冗长的问题,针对此需要考生在答题过程中精炼语言信息,一方面可以在答题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小标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背诵一些经典的名言警句来代替答题中的白话或套话。

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知行合一相信考生上岸指日可待!

面试谈薪就这几句话(十三薪和年终奖你想要哪个)(4)

面试人际题:如何应对自己的领导

在历年各部门各系统面试题目中,人际关系处理的题目在国考面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且与领导关系的处理比重尤其大。那么在面试中究竟如何正确面对领导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尊重领导是前提。尊重别人是我们最基本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对领导,必须表现出尊重,这不仅是素质体现,更是一种能力要求,尊重领导意味着维护领导权威,尊重他的领导地位,配合领导工作。这是作好工作的基本前提。比如当领导批评我们的时候,应当认真倾听,仔细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即使是领导的批评有误,也不能当众顶撞,不能当众质询,要学会在众人面前维护领导,以示对领导的尊重。对于领导给出的自己工作上的意见,也应虚心接受。

比如例题:周科长写了一篇简报,给副局长看,副局长没同意发,又给了正局长看,局长同意了。于是周科长就直接发出去了。周科长犯了什么错,应该怎么做?你给周科长提出什么样的建议?在这道题目中,周科长就没有尊重副局长,这样的处理明显是有问题的,会让副局长和正局长之间产生误会,也不利于自己的工作,显示出周科长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权属意识。周科长应该在副局长提出意见后认真思考,做出修改,提交副局长,副局长认为无误后再交正局长。这样才是对领导的尊重。

第二,服从领导是要求。服从领导不是屈从领导的淫威,而是服从领导身上的代表性意义,是服从组织。这就要求只要是领导作出的不违法的命令和要求,哪怕这个要求有些不近情理,也要坚决执行。

比如例题:你正在外出公休,第二天领导就给你打电话说有紧急事项要求你立即赶回单位,你很不情愿,请问你会如何向领导解释。这道题目在回答的时候很多考生都会想方设法告诉考官我如何解释。但是实际上这道题考的恰恰就是你服从命令的意识。因此我们应该首先要表现的是我自己不会有不情愿的想法,因为服从领导依法作出的命令和决定是每一个公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领导既然要求立即赶回去,可见这个工作的紧急性,在这个关口,应该做的是按照领导要求赶回去完成工作方能不辜负领导信任。因此我没有任何不情愿,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立即回去。这才是考官想听到的答案。

第三,适应领导是关键。作为在机关工作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适应环境,适应同事,尤其要适应领导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这种适应不是被动的无力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去适应,去融入,进而去接受好的,改进不好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比如例题:如果你被录取后发现实际工作中有论资排辈现象,单位里提拔了一个40多岁的没有正规学历的人担任了你的科长,你的才能很难发挥,你会怎么办?这道题目其实就是考我们对这种局面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应当建立的一个正确认识就是单位里论资排辈的现象虽说有些问题,但毕竟是事实,且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工作时间长的人经验更多,对单位的贡献更大,按照资历给出一定的待遇也是无可厚非。新提拔的科长40多岁,说明已有一定的人生阅历,虽然没有正规学历,但是学历并不一定代表能力,组织上既然安排他做科长,他就一定有相当的能力。而我的才能很难发挥那是我的问题,跟领导没有关系,恰恰相反,说明了我不能很好的适应这样的环境,适应自己的领导,这是问题的关键。因此我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反思,调整心态,并且积极适应这种局面,学习领导的长处,配合领导做好工作,这样融入其中,自己的才能方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以上就是在人际关系处理类题目中如何正确面对自己领导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总之,把握基本原则和技巧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应对更多难题,做到无往而不胜。

往期精彩回顾:哪些“特殊情况”不必参加笔试和面试,直接进入事业单位?

面试谈薪就这几句话(十三薪和年终奖你想要哪个)(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