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学雷锋日”,调查显示:99.6%的市民至少记得一条雷锋名言,人们选择比例最高的,就是那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刀不磨生锈是格言还是谚语?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刀不磨生锈是格言还是谚语(不生锈99.6市民至少记得一条他的名言)

刀不磨生锈是格言还是谚语

3月5日是“学雷锋日”,调查显示:99.6%的市民至少记得一条雷锋名言,人们选择比例最高的,就是那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来自上海中学东校高一年级5个班的调研小组,通过对千余名受访者的问卷发现,市民中对雷锋名言印象最深的人群表现出较明显的年代印记——41到60周岁的中年市民,正是雷锋精神伴随成长的一代人,他们对雷锋语录的知晓率至今高达100%。

今天,这些中学生与上海建桥学院、上海建平临港小学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进行了临港新片区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在以“雷锋”为主题的这堂思政课上,王诗琪、王彦婷等小组成员与各校学子分享了调研报告新成果。

原来,在2021学年第一学期,上海中学东校讲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这支高中生团队对于雷锋精神的话题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指导下,利用寒假开展了《实践雷锋精神社会调查研究》课题。他们分工合作,查阅资料,编制问卷,深入社区、医院、学校、工厂等多个场所进行社会实践。

在当代,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十分合拍。上中团队通过调研也发现,对于所接受的志愿服务,受调市民满意率为93.4%。其中,“很满意”和“满意”的比例分别为37.1%和56.3%,均比2018年有所上升,反映出随着上海志愿服务质量提升,志愿服务惠民利民功能更充分体现。

事实上,在“雷锋课”上,来自上海建桥学院科技馆天文馆项目志愿者服务队的青年团队就获颁了年度雷锋奖章。每个学期,上海建桥学院都会参与上海科技馆、上海天文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以及中国航海博物馆等场馆类志愿服务,获得表彰的青年团队是全院雷锋志愿者服务总队的中坚骨干,是第一批进入天文馆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参与了天文馆的开馆仪式和压力测试。

数据显示,仅2021年,他们参与科技馆、天文馆的志愿者人数就达到1595人次,服务天数达到57天,成为所有参与科技馆天文馆志愿服务队伍中服务时间最长、服务人次最多的队伍。后期,他们正打造一支天文科技专业讲解员队伍,通过视听互动、虚拟结合的讲解方式,向大众展示宇宙奥妙和科技魅力。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加之2021年度向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班集体、教师等不同对象颁出的千余枚雷锋奖章,从2005年建桥设立金质、银质、铜质等雷锋奖章授予制度以来,迄今十余年来全校已累计有超过1万人次获得这项“雷锋奖”。

当天,在以雷锋雕像为中心的雷锋广场边,小学生讲述着《雷锋的故事》,中学生诉说着《跨越时空的一封信》,各校同唱一首歌《学校雷锋好榜样》……上中、建桥两校还签约共建浦东新区教育单位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一体化,共同开展课程研究、教研活动、理论研究、实践活动等,包括充分利用建桥校内的雷锋馆、国政馆、党建育人馆等红色场馆和劳动教育基地,合作开发场馆特色实践课程与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徐瑞哲 摄

内图来源:上海建桥学院

来源:作者: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