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它是我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

2.太原会战,1937年,这是一场由国共两党军队在站上协同作战的战役。平型关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虽然最后会战以失利告终,但太原会战是八年抗战中,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会战。

3.徐州会战,193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在台儿庄地区作战中,第五战区采取积极防御战法,以一部担任内线防御,另一部置于外线作战,攻防结合,灵活机动,获得大捷。

4.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5.长沙会战,1938年,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发动了3次长沙会战,但均遭失败。

6.上高会战,1941年,“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上高会战,是国民党军唯一一次在人数不及日军(由于吃空饷、部分编制不存,国军总共只有约40000人,日军也只有70000余人)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7.湘西会战,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也称“雪峰山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会战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有什么战役(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