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ET。今年是“相机笔记”创立的第7年,我会继续为大家提供购买建议与促销信息。

机内校正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由于时间精力有限,ET这次只验证尼康微单“暗角控制”这一个功能,有时间再去了解其他品牌、其他校正项目。

在测试、撰写这篇短文的过程中,感谢@GadgetmanRyan 提供设备,@小杯Mrlyx 提供实验灵感,@Sammy_SI @FlareDL 参与讨论、分享资料及协助验证。

整个测试、验证过程的起因,是@小杯Mrlyx 发现尼康微单(试验相机为Z 7,结论应该适用于Z 6/Z 50)搭配原厂镜头拍摄的RAW格式照片,在Adobe Camera RAW、Lightroom、Capture One等软件中无法像以前一样选择镜头配置文件,就是类似下图的选项。

尼康微单355085(尼康微单34)(1)

这会有什么影响呢?跳过推理和验证过程,直接来说ET的结论:

首先,尼康微单的“暗角控制”包含两套逻辑:

存在校正数据的镜头 —— 即原厂Z卡口镜头,相机会将校正数据应用于RAW格式照片中。这是一个强制性操作,但不会做到完全校正。想要知道真实的“无校正”效果,只能将镜头拧松(使之变成全手动镜头)。

↓ 尼康Z 14-30/4 S在14mm F4时拍摄的照片,暗角控制:关,使用RawDigger软件打开(未做颜色处理)。

尼康微单355085(尼康微单34)(2)

↓ 稍稍拧松镜头,尼康Z 14-30/4 S在14mm F4时拍摄的照片,暗角控制:关,直接查看。不难看出暗角变得更严重了

尼康微单355085(尼康微单34)(3)

② 无论镜头是否具有校正数据,开启相机内的“暗角控制”选项后,相机都会对内置CPU的镜头(包括副厂在内的全部自动镜头,以及带有电子触点的手动镜头)进行运营补偿。这应该是根据焦距、光圈信息计算出来的补偿数据,以参数方式写入到RAW文件中 —— 并不改变RAW文件的原始情况,但通常情况下你无法将这个参数屏蔽掉。

↓ 尼康Z 14-30/4 S在14mm F4时拍摄的照片,暗角控制:关,使用RawDigger软件打开(未做颜色处理)。

尼康微单355085(尼康微单34)(4)

↓ 尼康Z 14-30/4 S在14mm F4时拍摄的照片,暗角控制:高,使用RawDigger软件打开(未做颜色处理)。

尼康微单355085(尼康微单34)(5)

↓ 通过Adobe DNG Converter将NEF文件转换为DNG文件后,文件依然带有晕影补偿参数。

尼康微单355085(尼康微单34)(6)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到【结论1】:使用原厂Z卡口镜头时,

- 相机会对比较大的暗角进行一般补偿;

- 想要获得更好的直出效果,需要调节机内“暗角控制”选项。

需要注意的是,从实际拍摄的情况看,尼康微单即使将“暗角控制”设置为高,也不能像使用镜头配置文件那样完全修正暗角。

重点来了,通过转接环使用其他镜头时,相机“暗角控制”与Adobe Camera RAW、Lightroom、Capture One等软件中的镜头配置文件是可以同时生效的 —— 如果镜头配置文件做得是刚刚好的补偿,那么叠加相机“暗角控制”写入RAW格式的参数后,就可能出现过度补偿,结果就是边缘比中心亮度更高

很遗憾,ET只能验证两种暗角补偿可以同时生效,无法通过实拍给大家展示出边缘更亮这种情况 —— 灯箱的均匀度还不够好。

↓ 搭配腾龙SP 15-30/2.8 Di VC USD(A012N)镜头,1、2、3、4依次为关、低、中、高,后期又应用了Lightroom里的镜头校正文件,可以看到边缘亮度是有差异的。

尼康微单355085(尼康微单34)(7)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到【结论2】:对于尼康微单用户

- 使用原厂Z卡口镜头,应该尽量将机内“暗角控制”打开

- 转接F卡口镜头时,应该尽量将机内“暗角控制”关闭,然后使用后期软件中的镜头校正文件;

- 对于全手动镜头,无需关注机内“暗角控制”选项,直接应用镜头校正文件或进行手动校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