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钧釉什么品种最好(色釉中的奇葩)(1)

在中国古代陶瓷制作的历程中,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创烧出炉钧釉,并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后朝一直有烧造。

炉钧釉是在仿钧釉的基础上发明的一种低温釉。

它在“色釉”这个百花园中是一朵晚开的奇葩。

炉钧釉什么品种最好(色釉中的奇葩)(2)

清乾隆 炉钧釉灵芝形水丞。

在《南窑笔记》中有“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为佳,青点次之”。

《景德镇陶录》也载:“炉钧釉,色如东窑、宜兴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淌变化过之。”炉钧釉是一种低温瓷釉,制作时先将瓷胎用高温烧成素胎,然后在瓷胎上施釉,再经低温炉第二次烧成,釉面具有仿钧窑的特色,故称“炉钧瓷”。

釉中掺粉剂,因而釉厚不透明。釉面开有细小的纹片,其结晶体呈现深浅不一的红、蓝、紫、绿、月白等色,组成各种长短不同的条纹,有的垂直,有的弯曲,还有的似山岚之气,与斑点交混一起布满器身。

釉中的红色料较为特别,它并不鲜艳,红中泛现紫色,仿佛是刚成熟的高梁穗色,所以行内人士往往称之为“高粱红”。

炉钧釉什么品种最好(色釉中的奇葩)(3)

在鉴别炉钧釉器物年代中,除了瓷器的造型有时代特征外,炉钧釉釉色各个时期也特别明显。大件器瓶、罐、缸等器物里外及底部均施炉钧釉,这是一个很主要的特征。

官窑器有“雍正年制”四字隶书刻款。

清代雍正和乾隆早期釉面一样,釉色中红色斑点呈高梁红,此种高粱红色斑点是雍正和乾隆早期所特有的。

乾隆中晚期以后高粱红色斑点不见,流淌小,以蓝点多见,釉色中只有蓝、绿、月白等色垂流的线纹和斑点。

嘉庆、道光以后釉色中月白少见,蓝色无光泽,多为浅绿和蓝色中融杂着紫色的斑点,垂流呈圆状。

同治、光绪以后,炉钧釉釉色明显退化,釉层稀薄,釉色中变化平淡,仅有白、紫色小斑点,且淡绿色也显晦涩,缺少前朝那种变化万千、自然明快之感。

根据这些要点,可以区别各个时期炉钧釉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