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首次完成天山高海拔地域输电线路自主巡检(无人机首次完成天山高海拔地域输电线路自主巡检)(1)

“报告机长,今天首次对翻越天山的220千伏巴鹭二线无人机自主巡检圆满结束,共巡检铁塔10基,巡检线路5公里,完成了无人机自主巡检任务。”飞手张赛飞说。12月8日,国网巴州供电公司无人机飞手在天山横亘中部的库鲁克山脉高海拔无人区,通过北斗卫星精准定位,首次对巴州电网翻越高山峻岭的巴鹭22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展开自主巡检作业获得成功,拉开了巴州电网无人机自主精细化巡检作业的序幕。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行政总面积47.15万平方公里,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也把巴州分为了南北两个区域。巴州电网是我国最大的地区电网,有110千伏至220千伏输电线路145条,高压输电线路长度超过了4637.959千米。然而,在巴州穿越天山横亘中部地区的山区线路就有21条,高海拔无人区线路总长度超过了820千米,占巴州电网高压输电线路的17.5%。

无人机首次完成天山高海拔地域输电线路自主巡检(无人机首次完成天山高海拔地域输电线路自主巡检)(2)

近年来,随着巴州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网设备量极速增长,输电线路运维工作量大幅增加、人工巡检作业效率低、人员严重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且巴州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山、草原、沙漠、戈壁和胡杨林,气候环境恶劣,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存在作业效率低、安全风险高、巡视视野受限等缺点。为解决地域和环境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带来的难题,保障巴州电网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电,国网巴州供电公司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人工 无人机 无人机自主”协同巡检的作业新模式。无人机自主巡检高压输电线路以效率高、质量好、受地形条件影响小等优点,必将成为今后巴州电网高压输电线路巡检作业的主流。

无人机首次完成天山高海拔地域输电线路自主巡检(无人机首次完成天山高海拔地域输电线路自主巡检)(3)

张赛飞说:“以我身后这条翻越天山的22公里输电线路为例,人工巡检4个人分成2组分段巡检需要6天时间,3个飞手操控3架无人机分段巡检需要2天时间,现在采用无人机自主巡检,2个飞手操控4架无人机1天时间很轻松的就能完成线路巡检任务。”

无人机集群自主巡检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通过逻辑指令一键实现多架无人机同时自动开展巡检的一项多机多任务协同作业的创新实践。无需遥控器操控,巡检人员在地面操作台发出启动指令后,多架无人机便可分别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和任务自主起飞、自主巡检、自主返航降落,对输电线路进行360度无死角精益化巡检,全程无需人工操作,实现了智能化高压输电线路巡检。

无人机首次完成天山高海拔地域输电线路自主巡检(无人机首次完成天山高海拔地域输电线路自主巡检)(4)

“天山上巡检线路和戈壁平原上巡检是两回事,对飞手的体能和操作技能是一个极大地挑战,无人机自主化巡检,实现了厘米级定位,拍摄图像更加清晰,减少了体力消耗,提升了巡检效率,有效保障了巡检人员和巡检设备的安全。”机长廖林说。

无人机自主巡检可根据不同塔型科学规划巡视路径,完成自主输电线路巡检任务,与手动巡检相比,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操控人员的双手解放了出来,无须再通过遥控器人工操控,减少人工操控带来的失误与误操作,降低了高空作业风险。

国网巴州供电公司无人机自主巡检天山高海拔无人区输电线路的成功,为巴州电网在沙漠、草原等不同地域环境及恶劣气候条件下开展无人机自主巡检作业,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讯员:王磊、王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