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戏的时候,我就把鸟笼挂在树杈上,远远能看见拍摄现场。它看有的演员10条8条都过不去,它就撞鸟笼子。”


  按过门铃,房门开了一条小缝。张铁林探出头来:“就你一个人吧?”我说:“就我一人。”“没有女记者?”“没有!”门开了,张铁林光着膀子出现在我面前。把我领到客厅里坐下,他自己也往沙发里一倒:“这样就随便和舒服了。”


  张铁林这一阵子忙得够呛,定下来的采访不得不一再往后推。最后一次电话联系,他把我约去他位于亚运村的家中。他说:“得赶紧把这事了了,不然快成心病了。”由此可见,他对人的应诺,都在心里搁着。


  采访那天张铁林刚回北京。为了宣传《白银帝国》,他跟着剧组去五个城市跑了一圈。定好的行程时有延长,他也毫无怨言。《还珠格格》以后,张铁林拍了很多电视剧,电影作品很少。这次巡回宣传,让他感慨国内的电影产业确实成熟了很多。每个发布会、见面会、采访、拍照,他都兴致盎然。配合宣传纯属演员义务,又花时间又辛苦,但张铁林做这一切,心甘情愿、义无反顾。


张铁林的小故事(张铁林故事皇帝)(1)


父亲、丈夫、情敌“三位一体”


  
  《白银帝国》里张铁林演山西“天成元”票号巨贾康老爷。虽然不再是“皇上”,但作为显赫大家族的一家之主,那种高高在上、大权在握的威严感,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张铁林说:“我演的人物大部分都处在权力的中心和家庭的中心。很多导演喜欢让我演拿主意的人,说是感觉上威严,是一种权力符号。天成元的老掌柜也是权力的象征。”


  所谓“白银帝国”,只是颇具规模的钱庄,但似乎一点儿也不比真正的帝国更容易管理。在张铁林眼里,康老爷除了是权力的象征外,他还必须维系家族精神。在一个大厦将倾的特殊历史时期,凭一己之力挽狂澜于即倒。康老爷的悲剧在于,谁都不能逆历史潮流而动,曾领时代风骚的晋商也不例外。历史潮流摧枯拉朽,他们必须随之改变。所以,《白银帝国》是一部讲述中国票号变迁、参与人的内心感受以及他们的家庭变化的影片。


  康老爷这个人物很复杂,他既是父亲,又是丈夫,同时又是夹在两个年轻人中间的情敌。张铁林说:“我没办法用特别准确的语言去形容这个人物,你只能去看电影。”


  片中康老爷和郝蕾饰演的杜筠清有亲热戏,据传有一段吻戏未过审查而被拿掉。张铁林说,没这回事儿。“我没拍过这种戏。这些年,我演的永远是老爷。就是年轻人接吻老让我碰上,于是我就出来收拾他们。生气、拍桌子、使家法……根本轮不着我演亲嘴接吻的戏,观众不喜欢看我这年纪的人演那个。”


  张铁林和郭富城在片中饰演父子,郭富城的敬业认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为学说普通话,郭富城下了很大功夫。对一个毫无普通话底子的香港人来说,通过一个字一个字的正音,最后能用普通话把剧本上的大段台词一字不差地背下来,那是相当不容易,郭富城付出多少努力可想而知。然而要命的是,到了拍摄现场,台词免不了要根据实际情况稍作修改。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小事一桩,但对郭富城而言,便意味着前功尽弃。即便增减一个字,他都会不知所措。原来,郭富城是把台词像音乐旋律那样记在脑子里,突然少了一小节,整个就全乱了套,后面完全接不上。


  考究的服装和道具是《白银帝国》的一大看点。为了真实还原历史原貌,影片服装严格参考史料。张铁林赞不绝口:“康老爷冬天穿的棉袄,里面都是真丝绵,真的手工做的,领口的毛特别厚,扣子都是古董。我们外面穿着大棉袍,里面看不着,其实都穿着免裆裤,太舒服了。这身戏服能让我们挨过山西那个最冷的冬天。还有郝蕾的那些头饰,都是真古董,拍戏的时候专门有人在旁边保护。”


  剧组能借来各种古董道具,张铁林出力不小。作为明星收藏家,张铁林在藏家中间,颇有号召力。剧组在山西当地收集古玩道具时,有些收藏家不愿轻易出借自己的宝贝,但只要张铁林出面,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张铁林笑言:“我经常要出卖‘色相’,陪人照相、陪人吃饭、给人签名,剧组才能借到古玩。”


  张铁林盯着别人手里的古董,别人也盯着他。张铁林的字在圈内颇有名气,在剧组时经常涂涂画画,可常常写完了就没了,去哪儿了也不知道。戏拍完他才醒悟,当时肯定就有不少人在旁边,处心积虑地谋他的字。


张铁林的小故事(张铁林故事皇帝)(2)


  成绩榜上的“第一名”


  
  张铁林是个杂家,好书画,喜收藏。自2005年至今,他担任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繁忙的行政工作之外,他还亲自给本科生上两门课,一门是影视编导,一门是明清手札赏析。前者是他在英国皇家电影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的专业,后者是他打小的兴趣爱好。1978年参加高考,张铁林同时报考了两个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来两所学校都给他发了录取通知书,张铁林最终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专业。


  张铁林从小随父母去陕西西安,那时便展现出艺术天赋,小学参加宣传队,中学唱样板戏,异常活跃。1973去陕西农村插队,分在新风镇的新风公社,正是当年项羽为刘邦摆下鸿门宴的地方。张铁林回忆说,那时尽管每天干农活很辛苦,但反而是人生难得一段很舒心的日子,因为人与人之间互相没有攀比,大家都一样。


  1976年张铁林招工回城,在单位做装卸工,来回于火车站和仓库间。能把这样的体力活儿干下来,还多亏在农村的锻炼。经过一段时间下放,张铁林壮实很多,偶尔从下放知青点回城,肩上扛着那种陕西特有大口袋,里面装着100多斤红薯,他能一口气走几十公里路到火车站。


  1977年恢复高考,张铁林特别想进电影厂,于是报了北京电影学院。后来担心不保险,又报考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谁知艺术院校推迟招生,电影学院1978年才开始招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就这样,张铁林整整提前一年报名,于是他的准考证号成了陕西地区0001号。后来一、二、三试,西安地区每次出榜,张铁林的名字都高居榜首。很多人不知道名字不是按照分数排,而是按照准考证号码排的,便到处疯传:西安城南有一个装卸工,太厉害了,每一轮都考第一名!


  考试并不顺利。第一轮张铁林差点就被淘汰,他冒着大雨跑去找老师求情,老师看他淋成了落汤鸡,不忍心,说你再试一次吧。这一次,他通过了。


  走进电影学院,从没正规学过表演的张铁林感觉很自卑。当时班上有不少同学都演过电影,比如方舒,是演小萝卜头的著名童星;梅兆华,扮演《火红的年代》里烧炉工小高,等等。张铁林只有在专业上加倍努力,再加上他的聪明劲儿,他的专业成绩很快就上来了。


  同班同学沈丹萍对张铁林的聪明劲儿印象深刻。当时表演系的学生住在小西天一幢废弃的办公楼里。冬冷夏热,别说空调,连风扇都没有。房顶没有遮阳板、没有瓦片,就是薄薄的一层铁皮。到了夏天,酷热难耐。睡下铺的还好点,睡上铺的就惨了,简直就像置身烤箱之中。有一天沈丹萍去男生宿舍,发现他们不知哪里找来一堆烂草席,平铺在楼顶上,然后浇上水。浇水的草席能很长时间保持湿润,稍有点干了,就再浇水。结果房顶铺了烂草席的房间就特别凉快。沈丹萍说这是谁的主意,大家说是张铁林的,她心想,这个男孩子还挺聪明的嘛。


张铁林的小故事(张铁林故事皇帝)(3)


演员的戏剧生活


  
  读书期间,张铁林、方舒、沈丹萍主演了蔡晓晴导演的电视剧《有一个青年》,这是中国第一部单本电视剧。虽然今天看来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当时一经播出,立即引起轰动。20出头的张铁林,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成了偶像明星。


  张铁林回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演完那个戏就有点火。没有别的电视剧,就那么一部。说真的,那时候人很膨胀,已然是云里雾里的感觉。觉得自己可能就是明星了,但又不太敢相信,处在一个夹缝中间,很不成熟。因为生活变化、反差太大,头一年还在地里头种庄稼,后一年就那么多人一天几十封信写给你,说你是明星。我在电影学院的时候,门房对我意见特别大,平均每天得给我送三四十封信。”


  这些信里面有相当部分是情书,表达含蓄,但意思在那儿明摆着。还有些女孩把自己得意的照片夹在信里寄来,是那种用水彩染的彩色照片,并在信里面热情表达了自己的憧憬和希望。这样的信收的多了,张铁林也就不往心里去了。看完了,随手放到一边。有一次他接到一封信,一个女孩在信里问他: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到底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不管怎么样,起码回个信吧?


  张铁林完全想不起来她上一封信说的什么,只好继续把信放在一边。过了一个礼拜,女孩的信又到了:你要是不回信,你至少把照片给我寄回来——张铁林身边的信堆得跟小山似的,他上哪儿找去?又过了一阵子,女孩发来最后通牒:你要再不把照片寄给我,我就准备跟你打官司。


  大概从那时起,张铁林开始慢慢适应演员这种充满戏剧变化的生活。


  大学毕业分配,表演系留京名额很少。张铁林和三个同班女同学被分到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团,其中就有后来演《任长霞》的刘佳。这在当时算是不错的分配,因为毕竟离北京非常近。到单位报到,四个人拿到一把钥匙,是一间临时建筑大房子。四个人把行李往屋子里一堆,就各忙各的、四处拍戏去了。他们常在全国各地跑,一间房子别说四个人凑齐,就连两个人同时在的情况都极少见。张铁林形容那就是个临时旅馆,谁来谁住,认真算起来,还数他在那里住的时间最长。一到冬天,他就去把电视台分的煤拉回来,然后堆在门口自己垒的煤池子里,一个冬天的取暖就有了保障。时间长了,同学们就揶揄张铁林:这小子跟三个同班女同学同居呢。


  张铁林就是在这段时间拍摄了《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大桥下面》等影片,其中《大桥下面》让他红透大江南北,成为当时国内数一数二的偶像男演员。


张铁林的小故事(张铁林故事皇帝)(4)


“皇帝”很没劲


  
  就在演艺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张铁林做出一个让很多人不解的选择,留学英国皇家电影学院,攻读编导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写剧本、拍纪录片、演徐克的武侠电影,还去当时的香港卫视中文台当电视主持人,在影视这一行里更加如鱼得水。只是他的兴趣慢慢转向幕后,直到一部《还珠格格》横空出世,让他在不惑之年再次大红大紫。


  “皇阿玛”的角色得来全不费功夫。《还珠格格》的制片人是琼瑶的儿媳妇,当年张铁林写的剧本在台湾获奖,两人便已熟识。那天张铁林在三里屯买手编竹筐,和制片人迎面撞上,那时她正为《还珠格格》在北京四处找演员。遇见张铁林,她很高兴:“我们俩找个地方喝杯咖啡,聊聊天。”聊了三分钟,她对张铁林说:“就是你了。你来演皇阿玛吧。”


  《还珠格格》内容轻松活泼,但拍摄过程却很折磨人,一众年轻演员不用说了,就连张铁林都快吃不消了。原定18集的戏,足足在河北承德拍了5个月。张铁林说:“现在我和张国立、王刚拍戏,三天就能拍一集。”在旷日持久的拍摄和等待中,他不得不按下性子学着像当地人那样过日子。为了打发时间,他买了一对鸟,每天早上起床去承德公园遛鸟。那时,《雍正王朝》剧组也在附近拍戏,张铁林老能在“淑芳斋”旁边的院子里碰见《雍正王朝》的王爷们。最有趣的是遇见演雍正的唐国强,只见两位“皇上”迎面走过,张铁林:“嘿,老唐,遛弯呢?”唐国强:“是啊——鸟怎么样?”张铁林:“不怎么样,昨儿刚死一只。”


  张铁林其实不会养鸟,把鸟养的脾气特别大,不肯在笼子里好好待着,偏要咣咣咣撞笼子,一来二去就呜呼哀哉了。张铁林解释,这是鸟儿在替剧组着急:“拍戏的时候,我就把鸟笼挂在树杈上,远远能看见拍摄现场。它看有的演员10条8条都过不去,它就撞鸟笼子。”


  为了演好“皇阿玛”,张铁林着实琢磨了一番。他把自己演的这个皇帝,定位为“卡通皇帝”。“皇帝怎么演,谁都没思路。皇帝那个年代没有任何活动影像资料,我能参考的就是祖宗像。我想了想,皇帝应该是皇宫里权力最大的那个人。皇宫里有很多规矩,但都是皇帝定了给别人的。皇宫里只有一个人可以不按规矩行事,那个人就是皇上。所以那个穿龙袍的,一定是最不讲规矩、最随意的人!等我穿上龙袍往龙椅上一坐,我就开始乱说,怎么痛快怎么来,想怎么演就怎么演。大家就说,这演的好,这才是皇上!当所有的行为都不概念化的时候,就是一个生动的皇帝。而这种皇帝不是真正的皇帝,是卡通的皇帝。”


  《还珠格格》之后有段时间,张铁林成了“皇帝专业户”。别看荧屏上“皇帝”风光无限,但那是镜头前,一旦关了摄影机,他就什么都不是了。有一次拍皇宫里的戏,时值中午,张铁林扮演的皇帝身着龙袍,端坐于高高的龙椅之上,背后站着毕恭毕敬的太监、宫女,脚下匍匐着山呼万岁、磕头如捣蒜的文武百官,感觉正好着呢,只听导演一声断喝:“停!休息,放饭。”张铁林还没反应过来,太监、宫女、文武大臣,便已弃他直奔盒饭而去,没人管的大扇子倒下来,结结实实砸在脑袋上。与此同时,服装师、道具师向他直扑而来,好几双手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就把他扒得精光——扮皇帝的行头价值不菲,服装师、道具师负有管理之责。于是,刚才还威严无边的皇上转眼间就成了只穿花裤衩子的半裸男人。张铁林正尴尬着呢,只见自己的小助理老远跑过来,捧着一个饭盒,上气不接下气:“张老师,您看我排不上队,没菜了,就抢到这么一盒饭,您凑合吃点吧。”


张铁林的小故事(张铁林故事皇帝)(5)


教女儿学拼音


  
  英国皇家电影学院毕业之后,张铁林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妻子是波兰人,他们在剧组相识,张铁林是导演,而她是制片。这段婚姻带给张铁林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女儿从出生到一岁,可以说是他抱在怀里长大的。今天回忆起这段经历,张铁林仍然觉得很温馨:“刚生下来的小孩到一岁多,这个难带啊。我女儿是那类晚上特别折腾的孩子,不睡觉,老得抱着。抱着抱着你觉得她睡着了,想放下来,刚一松手,她哇的一声又哭。你还得把她抱起来,能把这个做父母的累死。”


  离婚以后,女儿随母亲在英国生活。北京举办奥运会,女儿来中国住了一段日子,张铁林拿出所有时间陪她,连每天的早餐都亲自做。有一次女儿疑惑地问他,全英文的电脑键盘,是怎么打出汉字的?她生在英国长在英国,不会听也不会讲中文。张铁林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特意去买了块小黑板,每天抽时间教她中文拼音。


  对于爸爸在国内的明星生活,女儿不甚了解。有时看见张铁林拒绝影迷的签名、照相要求,她还不太高兴。有一年女儿回国,张铁林带她去故宫。他们从偏门进,一路上很清静,偶尔一两个人路过,认出张铁林,请他签个名儿照个相,张铁林谢绝了。女儿见状很不理解:人家对你这么热情,也是客气,你何必拒绝呢?张铁林不知如何解释:“不拒绝?好吧。”


  说话间他们已走到三大殿前的大院,周围一下子热闹起来,挤满来自各地的旅客。很快有人认出张铁林,这次他是有求必应,乖乖地站那儿签名、照相。结果不一会儿,便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人山人海的大包围圈。足足两个钟头,丝毫动弹不得。张铁林形容自己:“我就快成了门前的石狮子,就站那儿不动供人合影。闪光灯噼里啪啦对我闪了成千上万次,到最后我的眼睛全都花了,看什么都冒金星。”


张铁林的小故事(张铁林故事皇帝)(6)


  打那以后,张铁林的女儿多少明白了些所谓明星生活,她也更理解爸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