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保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保山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罗俊超在会上介绍,近年来,保山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搭平台、建机制、促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走在前列,奋力开创新局面。

保山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1)

强化政策沟通,合作共识不断深化。保山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保山市“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关于把保山建设成为滇西辐射中心的实施意见》《保山市中心城市建设开放创新之城的实施意见》《关于打造兴边富民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形成高位推动、全方位开放的工作格局,搭建起主动服务和融入辐射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政策体系。确定5项重点推进项目,总投资270亿元,并纳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库。同时,市委、市政府与缅甸克钦邦政府建立了定期会晤联系机制。2021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缅克钦邦政府主要领导进行2次视频会晤,就区域疫情防控、经贸交流合作开展沟通和磋商。

保山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2)

强化设施联通,大通道建设扎实推进。构建内联外通、互联互通的交通、物流通道,为融入辐射中心建设提供强力支撑。铁路方面,大瑞铁路大保段计划今年6月通车运营,12月底前开通至保山蒲缥站,保山即将告别不通铁路的历史,具体通车时间以国家铁路总公司通知为准。目前,正在加快推进芒市至腾冲、保山至六库铁路前期工作,保山至六库铁路已纳入国家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计划“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公路方面,中缅国际大通道境内段—昆明至腾冲猴桥口岸已全程实现高速,建成缅甸密支那至班哨32公里示范路;启动腾冲猴桥至缅甸密支那高速公路研究工作,完成可研报告编制,正在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推动实施。目前,市域联外、通县、出境的高速公路干线基本建成。水运方面,积极推动中缅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北线通道建设,形成初步考察研究报告,同时积极推进怒江航道及码头建设。航空方面,保山机场一期改扩建项目投入使用,腾冲机场跑道延长及T1国际航站楼改造开工建设,2021年保山机场、腾冲机场旅客吞吐量均突破百万人次,直飞航线达44条。能源方面,保山市被纳入澜沧江中下游“风光水储”一体化开发范围,一批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开工,建成兰城500千伏、王家山22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天然气实现工业大户直供,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发展石油炼化产业。边境城镇建设方面,腾冲市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确定为国家“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试点,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1.6亿元建设中心城镇。全市11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稳步推进,整合资金3.8亿元,获得省预算内资金1814万元支持。

保山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3)

强化贸易畅通,经贸合作日益加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开放型经济建设,推动对外贸易持续增长。2021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47.9亿元,同比增长17.9%;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138亿元,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1077万美元。开放平台不断扩大,创新“一线两园”对外经贸合作模式,在全省率先投资建设保山—缅甸曼德勒缪达经济贸易合作区和密支那经济开发区,正在积极推进猴桥—甘拜地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保山工贸园区、腾冲边合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相继超过百亿元,增长动能不断转化优化,通威一期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建成投产,隆基21万吨单晶硅棒项目全面达产;腾冲边合区成为国家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农业合作不断深化,全市共有24户企业(其中替代种植企业10户)在缅北地区开展农业合作种植,双方合作面积约60余万亩(替代种植面积约55万亩)。通关便利化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3.89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01小时,口岸通道出入境人员7.54万人次,交通工具6.54万辆次,货运量218.2万吨。跨境物流快速发展,云南瑞和锦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缅甸密支那、曼德勒、腊戌、仰光等地布局和建设境外物流基地,缅甸甘拜地边合区、八莫码头、曼德勒国际物流园、仰光河商贸港等项目加速推进,估算总投资22亿元,为建设中缅新海陆多式联运大通道提供有力支撑。

保山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4)

强化资金融通,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快速发展。腾冲跨境电商产业园在“腾冲商城”电商平台增加跨境模块,在缅甸密支那线下网购门店和线下体验店推行以微信、支付宝、银行转账等以人民币方式结算。2021年,全市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5.73亿元,其中实收2.86亿元、实付2.87亿元。人民币在全市本外币跨境收支中的占比为70.76%,较上年同期提高4.39个百分点。

保山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5)

强化民心相通,架起人文交流新桥梁。充分发挥地缘、亲缘优势,持续深化与周边地区在教育、科技、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厚植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社会民意基础,筑牢民心相通的“连心桥”。举办线上海外华文教师培训班2期106人,在全省首家创新开展线上技能培训班,开设“中餐、中西面点”等线上教学,培训缅北华人学生1138人。先后派出5批医疗队在缅甸举办“光明行”公益医疗活动和“爱心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坚决有力精准施策,加快社会面清零,守好边境一线,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保障民生、稳定民心。先后8批次援助缅甸克钦邦、云南同乡会捐赠价值2200余万元防疫物资和设备,援建口岸消杀和移动方舱实验室。

保山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6)

罗俊超表示,下一步,保山市将全面贯彻落实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发挥保山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大通道独特区位优势,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的重大机遇,主动融入环印度洋地区大通道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杨艳鹏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