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跟别人有争议的事情时,总会乱发脾气,家长也很烦恼,怎么做能让孩子心量大一些,能够包容别人呢?在孔融让梨的故事中,你就会找到答案。

相信大家对于孔融让梨的故事,都非常的熟悉,就是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吃梨之前把大的梨分给了哥哥和弟弟,成为千古佳话。在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着教育的大秘密,最简单的教育方法,就是通过家长的行为,通过言传身教的方法,帮助孩子明白做人的道理。

孔融让梨教育孩子的故事(从一个让字)(1)

第一,家长宽容待人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的做人方式。

孔家的邻居大宽哥,喝了酒以后,走路时不小心,在孔家墙角处摔了一下,摔坏了酒壶,来找孔家索要赔偿。孔融的父亲当时是泰山都尉,遇到这种情况,没有抱怨大宽哥走路时没有好好看路,而是反省自己的过失,把原来是直角的围墙,改成了圆角的。

孔融的奶奶说: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告诉孩子们,应该心胸开阔,礼让别人。从此,孔家的围墙上,还多了一块“拐角处,请小心”的牌子。而孔融也从父亲的身上,学会了为人处事,应该礼让别人才是君子所为。

孔融让梨教育孩子的故事(从一个让字)(2)

第二,一个“让”字,让孔融分梨时,处处想到别人。

父亲买回来的梨孝敬奶奶,让孔融分给大家。孔融在分梨时,先分给奶奶,分给爸爸,接着分给哥哥和弟弟。最后,把最小的梨子留给了自己。

正是之前,父亲面对大宽哥的事情,处理时没有与对方计较,用了礼让的方式对待,才会让孔融学会了礼让别人!才能够看到别人的好!才会愿意把最小的给自己吃!

孔融让梨教育孩子的故事(从一个让字)(3)

一个“让”字,可以让孩子学会在家中对父母和长辈,恭敬有礼,家庭能够和睦!在与朋友交往时,能够不计较别人的行为,就算对方做错了,也愿意包容,不生怨恨之心,能够使社会和谐!

第三,从教育孩子的角度,发现最简单的教育方法就是自己先做到!

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很优秀时,却没有看到那个孩子的父母,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孩子说话的态度很温和,每天都准时起床,跑步读书,做人善良,孝顺父母。真的希望孩子能够有大的进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当下开始,自己有一个大的改变!

孔融让梨教育孩子的故事(从一个让字)(4)

孔老夫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把所有对孩子的要求都放下,自己来做到!希望孩子每天早起,准时读书学习,就要求自己,每天准时早起,合理安排时间,读书学习提高知识水平。想要孩子能够对别人能够多包容,不抱怨,就要求自己,包容别人,特别是包容孩子的种种行为,不去抱怨,而是积极找到自己的不足!

真能够做到的家长,肯定会收获满满的正能量和一个勤奋自律,心量大,能够体贴他人,能够热爱读书的好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