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dht混动技术的可靠性(混动技术的第三条路)(1)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一种是丰田,一种是其它"。

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丰田率先进入混动领域,在1997年就推出了首款混动车型——第一代普锐斯,并且丰田的混动车型至今累计销量近1500万辆,全球市场第一;其二是因为,丰田THS混动系统确实厉害,经过这么多年、这么多车主的认证,无论是耐用性还是油耗表现,都经受住了考验。

不过这句话放在现在,已经不太适用了,因为现在混动领域不再是丰田一家独大,本田推出的i-MMD,与丰田THS平分秋色。

长城dht混动技术的可靠性(混动技术的第三条路)(2)

所以,丰田和本田犹如两座大山,共同形成对混动领域的技术垄断,这也让很多人觉得除了丰田和本田之外,很难有谁能够再搞出点新花样。

但即便如此,情况还是发生了变化。

12月15日,长城汽车发布了"柠檬混动DHT"的全新混动技术,这说明又有新的势力深入到混动领域。

那么,长城汽车的全新混动技术——柠檬混动DHT,能否成功走出"第三条路"?

混动技术的"第三条路"

第1条 路上,是丰田的THS混动系统。

长城dht混动技术的可靠性(混动技术的第三条路)(3)

丰田THS系统是混联模式,利用扭矩分割机构将发动机的扭矩分配给发电和驱动。通俗点来说,就是发动机一直参与工作,只不过根据不同情况,发动机会相应调整:比如在起步阶段,电动机驱动车轮,这个时候发动机主要为电动机充电,错过车辆最费油的阶段;而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根据情况,与电动机一起去驱动车辆,并且同时为电动机充电。也就是有了电动机的加持,发动机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配合工作即可,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第2条 路,是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

长城dht混动技术的可靠性(混动技术的第三条路)(4)

本田则另辟蹊径,i-MMD混动系统串联与并联共存,提供EV、混合动力、发动机三种行驶模式。EV行驶模式下,由电池向行驶用电机供应电量驱动前行;在混合动力行驶模式下,发动机将电力供应给行驶用电机驱动前行,或由电池直接提供助力;在发动机行驶模式下,发动机的动力直接传输到车轮。与丰田不同的是,本田i-MMD的发动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参与工作,并且只有在发动机模式下才会全功率运转,由此也达到了省油的目的。

由此,丰田和本田在混动领域修筑了层层的专利壁垒,使得混动之路更加狭窄,不仅是技术上的困难,最核心的如何绕开这两条路,这一点,长城似乎给出了一个答案。

第3条 路,或许是长城的柠檬混动DHT。

长城dht混动技术的可靠性(混动技术的第三条路)(5)

柠檬混动DHT系统包含1.5L/1.5T混动专用发动机,包括发电/驱动双电机,还有定轴式变速箱、双电机控制器,以及集成DCDC;采用双电机混联拓扑结构,可实现EV行驶、混联驱动、串联驱动、能量回收、怠速停机等各种工作模式;既可以实现HEV轻混,也适合PHEV插混或者重混。

柠檬混动DHC,真的很硬?

那么长城柠檬混动DHT的竞争力如何?我们通过几个指标来对比一下。

以丰田卡罗拉双擎、卡罗拉双擎E 和本田的凌派锐·混动为例。

首先是油耗表现。

丰田卡罗拉双擎的工信部公布的百公里油耗表现为4-4.1L,而根据车主综合评价,实际百公里油耗表现平均为5.1L;本田凌派锐·混动的工信部公布的百公里油耗表现也是4-4.1L,实际油耗表现平均为4.7L。

长城dht混动技术的可靠性(混动技术的第三条路)(6)

而长城柠檬混动DHT公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是4.6L,理论上要优于卡罗拉双擎和凌派锐·混动的油耗表现。不过具体的实际表现,还需要后续实际体验之后,才能下结论。

其次是性能表现。

本田1.5L i-MMD双电机混动系统,整套动力系统最大功率113kW;丰田1.8L 双擎混动系统的最大功率是90kW;柠檬混动DHT的1.5L DHT100动力系统功率在140~170kW之间。

长城dht混动技术的可靠性(混动技术的第三条路)(7)

最后在PHEV模式下,柠檬混动DHT纯电模式下,能够续航200km,而卡罗拉双擎E 纯电续航55km。

写在最后

所以通过几个指标的对比来看,长城的柠檬混动DHT系统,确实对比丰田和本田,理论上有一定的优势。但问题在于,丰田和本田混动都已经在市场上经受住了考验,未来搭载柠檬混动DHT的车型,能否在实际表现和稳定性上继续保持出色表现,将是未来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