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王湛,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全国一等奖语文优质课实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全国一等奖语文优质课实录(为什么说得语文者)

全国一等奖语文优质课实录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王湛

“为什么说得语文者,得天下?

“小莉老师,这学区房时代,奖杯奖状荣誉证书都没有用了,这些就不能成为名校的‘敲门砖’吗?

小雨点妈妈:我的孩子读了很多的书,为什么还是不会写作文?

上周日,在杭州文二路博库书城三楼,由钱报《成长读本》与杭州博库书城、魔法小作家共同推出的“诗词与文学”、“小莉回信”讲座开讲了。

为家长们答疑解惑的“小莉老师回信”现场问答,吸引了无数粉丝。

小莉老师是教育领域的专家,她是全国冰心文学奖获得者,杭州市十佳青年,也是魔法小作家创始人,浙江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拱墅区知联会教育专委会主委,还是浙江省作家协会成员。

第一封信

轩轩爸爸:

为什么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句话是“骇人听闻”吗?

小莉老师回信:

轩轩爸爸,我用“1个实验2句行话3个名人故事”回答您

1个实验:我曾经给老师们每人发一张中考科学试卷,让我们的老师只看题目,不答题,看懂整张试卷的举手,发现用时为40分钟左右。您看,都是老师,每天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的人,阅读一份考试时间120分钟的试卷也需要这么长时间,再想想我们的孩子呢?如果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那么他就需要50分钟、60分钟,甚至更多……这样他的答题时间就相应减少了,试卷做到后面就做不完了……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他几乎是学好其他一切学科的“载体”。换句话说,凡需笔试考核,无不是在考语文。

2句行话:

1、“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

2、后进生“一般地说就是那些没有学会阅读的少年”

3个名人故事:

第一个人物——陈景润,数学家,他需要学语文吗?需要!他一生写了很多的数学论文,这离不开他从小“沉迷读书不能自拔”的习惯。

第二个人物——对于中国人来说,知道哥德巴赫猜想,知道陈景润,离不开一个人,他叫徐迟,他一位作家,语文水平非常了得,代表作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极具影响力。

第三个人物——茅以升,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他需要学语文吗?需要!他的文字功底极其扎实,文章《中国石拱桥》被选入八年级语文书,成为一代人学习语言文字的样板。

轩轩爸爸,您看,无论是今天轩轩的学习能力,也是将来轩轩的工作能力,语文是不是都是“必备神器”呀?!

2019年开始,全国中小学生使用统一部教材。总主编教授甩下一句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15%的人做不完”! 在高考中,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不拉分;数学,降低难度,不拉分,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很多,很拉分!

现在您还觉得“得语文者”不能得天下吗?

第二封信

铭铭妈妈:小莉老师,这学区房时代,奖杯奖状荣誉证书都没有用了,这些就不能成为名校的“敲门砖”吗?

小莉老师回信:

铭铭妈妈,能呀,我就是用荣誉证书把孩子一个一个送进“名校”的啊。

我的一位学生,起初他害怕写作文,为了给他找到写作的信心,我想尽办法,把他的只言片语整理出来,然后寻求发表的机会,终于有了一个“小豆腐块”,我给他准备了稿费,奖状!不需要问这份荣誉证书的含金量,他开心极了,这下子,他眼睛鼻子眉毛里都是自信,从此他不怕写作文啦。

“魔法小作家”不予余力地给孩子创造发表作文的机会,也有家长质疑我,发表作文真的有这么重要?我想说,我的初心就是要不断告诉孩子,你行,你可以。

作家富豪榜上有一位响当当的作家,他叫陈忠实,就是写《白鹿原》的那位。他写了一篇文章叫《第一次投稿》,回忆了自己在极其自卑,贫困的学生年代里发表文章的故事,那一次发表让他喜极泪下,信心倍增,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路。

铭铭妈妈,您看一张荣誉证书敲开了一扇“作家”的“门”,一个“梦想”的“门”! 成了“名校”的敲门砖,这所名校就叫“希望”!

当然,随着考试制度不断改革,诚信制度不断完善,面试+笔试成了很多名校的选拔标准,面试时,孩子的自信心从哪里来呢?我想一张张荣誉证书起码可以是一张“底牌”,莫待有一天,孩子要去面试时,却发现“空着一双手”!

艺人大张伟小时候曾被评为全国“六大智慧少年”,在一次做节目的时候,他自我吐槽,全国只会溜达少年。瞧,如果没有那张荣誉证书,他就少一次自我吐糟的机会。

铭铭妈妈,最后希望铭铭“技多不压身”,代我给孩子转达一句话:愿“荣誉”成为你的“翅膀”,“真才实学”是你用之不竭的“源动力”,成长路上,一路风景一路歌!

第3封信

星儿妈问:小莉老师,什么时候是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黄金时间?长大以后再培养不行吗?好多书,我看孩子现在还读不懂呢?

小莉老师回信:

星儿妈,我读师范的时候,在教育学这门学科中,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叫苏霍姆林斯基,他对您的这个问题有长达很多年的追踪研究,非常权威。今天跟您分享。

苏赫姆林斯基在教的七八年级学生中,有些没有解题能力,他们在课堂上痛苦无望,挨过一课又一课、一天又一天。经过观察,他发现,这些高年级学生真正缺乏的,不是解析数学、物理、生物的具体本领,而是缺乏阅读理解能力。

于是,他把这些七八年级的学生当成一二年级的小孩子,从头开始,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结果怎么样呢?

事实的结果让苏霍姆林斯基万分震惊:

同样的时间过去了,同样的努力付出了——大孩子阅读水平的提高远远不如小孩子;大孩子的阅读热情及感悟也远不如小孩子。

铭铭妈妈,您看,这不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人误地一季,地误人一年”。很多事情,错过了该多遗憾啊。

孩子阅读能力从3岁开始萌芽,一二年级如同海绵吸水一般进入“强吸收”期,三四年级进入转折期,五六年级,初高中阅读量大大增加。

在“魔法小作家”,我们的阅读写作课程,您知道哪个年级的学生提高最多吗?是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的孩子,这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只要我们稍加重视和引导,孩子的阅读写作能力就会让你眼前一亮,反之,年级越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越慢。

星儿妈,希望这位教育家的研究对您有所帮助,带着孩子赶紧读书。另外再帮我给星儿带一句话,作家林海音说“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愿你读过的书,藏在你的气质里,照耀你未来的路。

第4封信:

浩浩爸爸:孩子小时候是爷爷奶奶帮忙带大的,我和妻子工作太忙,那时忽略了幼儿阅读重要性,现在浩浩上五年级了,阅读能力还赶得上吗?

小莉老师回信:

浩浩爸爸,您想问错过了幼儿阅读黄金期,该怎么办?对吗?

的确,阅读能力的获得与增长,与人脑的生理解剖发育密切相关的。同一个符号世界,在小孩子的眼中明亮、美丽、新鲜,在大孩子那里却是一片遥远的模糊——孩子越小的时候,阅读越有一道“神奇之光”,因此阅读开始得越早越好。

错过了这段时间,我们该怎么办呢?

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错过阅读黄金期的学生,需要阅读的时间会更长,更多。

浩浩爸爸,浩浩不能“逆行成长”,可是古人有云:书山有路勤为径,为了在五年级能给阅读能力来一次“逆行”,我愿意和您一起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立体环绕式去提升孩子阅读力,“听”,可以是听新闻,听名人传记,听一切优秀的有声读物,“说”,复述故事,参加演讲;“读”有声朗读,大声朗读,刺激脑神经;“写”坚持写日记,写读书笔记……相信浩浩每天坚持做,每天都是“阅读黄金期”。

对了,浩浩爸爸提醒您,听妈妈说您家的二宝马上出生了,养育二宝过程中,希望您这位爸爸不要再因为工作忙而再次错失“阅读黄金期”,到那时,如果您还有不懂的问题,来魔法小作家,来找小莉老师!

第5封信:

小雨点妈妈:我的孩子读了很多的书,为什么还是不会写作文?

小莉老师回信:

雨点儿妈妈,孩子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他们之间是“钻进去”和“跳出来”的关系,下面和您具体聊一聊。

“钻进去”就是阅读不是只求读的书本多,数量多,更要是“钻进去”的经典名著多。

数学家陈景润小时候读书,边走边看,只顾专心致志看书,脚慢慢的偏离了方向,他不知不觉朝着路边的小树走去。只听“哎呦”一声,陈景润撞到了一棵树。他看都没看对方是谁,便连说了好几声“对不起”。

讲一个小莉老师读书的故事吧,一次我看书正看的入迷,忽然有朋友到访,我们一起吃中饭,可我脑海中始终是书的内容,我一直在想那段文字作者是怎么描写得那么好,这时菜上来了,我就和朋友说:来来,菜来啦,我们动笔吧,我其实想说,快动筷,不想说成了“动笔”,朋友笑话我是书呆子,同时也理解了我!

雨点儿妈妈,一定要鼓励我们的孩子,有那么几本好书是“钻进去”的!

再说“跳出来”,“跳出来”就是把阅读能力转化成写作能力的一种体现。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可以和孩子一起去“真实体验”书的内容,比如上周我布置了作业,朗读郭沫若的散文《银杏》,孩子读完以后,您和孩子到最近的银杏网红打卡地,走一走,看一看,这时书中文字会突然活了起来:“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摺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精巧呀!”

“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

将孩子带出去,跳出去,孩子会惊奇地发现,文字是从书中来,文字更是从身边来的,“跳出来”看书,书就有了生命……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这个“生命”写进自己的文章里,他知道了作家的创作源于生活,生活的写作素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写作能力自然会提高。

读书和写作就是“钻进去”和“跳出来”,先钻进去,再跳出来,钻得越深,跳得越远。

小雨点妈妈,坚持这两点,您的孩子一定肚子里“满腹经纶”,手上“写得一手好文章”!转告小朋友,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读了那么多的书,终有一日,你会在生活中和他们遇见,因为陆游也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第6信

小李爸爸:孩子某学科只考了70分,我该怎么办?

小莉老师回信:

小李爸爸,总分100分的试卷,孩子只考了70分,心里不好受吧,先允许我想象一下,小李拿着70分试卷回家之后的情形吧。你先重重地叹口气,然后深呼吸,暗暗地和自己说,亲生的没办法,于是撸起袖子,开始给孩子分析丢分的原因,死磕那丢掉的30分,希望今晚可以帮助孩子把30分找回来。可是讲着讲着,你的脾气就完全控制不住了,这道题为什么做错?马虎,粗心,这道题不是刚讲过一次吗?不认真,态度不端正,这道题为什么抄都抄错,你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再看看一边小李的样子,扔下一下话:看你就不是读书的料儿,爱学不学!

小李爸爸,今天你既然向我求助了,今晚按我的方法来做,我保证小李和小李爸爸都可以“脱胎换骨”!

给孩子买一个蛋糕,切除一块30%,告诉孩子70分意味着什么?如果这张试卷是蛋糕,70分就是一块大蛋糕,你好棒,你已经搞懂啦那么多知识,这张试卷你已经可以完美地解答这么多问题啦!30分,也不过是那么小一块,你只要再努力,30分拿下他,小意思!

先给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要不然,30分成了他不可逾越得鸿沟,在他心里,他永远不能攻克下来,他会被这30分彻底打败。

然后,想方法,帮孩子总结他答对的办法,也就是成功的办法。那70分里,一定有一道题,他答得很完美,孩子这道题你怎么做对的?老师讲我听了;我以前练习过,练习是好方法;我仔细看题了,仔细是好方法……

千万不要去找他做错题目的办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分析丢分的原因。分析丢分的原因,仅适用于100分试卷考了95,96,97,98,99的孩子,因为“丢”得少,要“改”得也少,而小李同学,丢了30分,你要找回30个“理由”“借口”,才能填满这张试卷。于是30分成了你们全家的“喜马拉雅山”。

小李爸爸,我知道您最近创业开了一家小公司,如果今天我们来分析你们公司还没有成为“世界500强”公司的话,你明天一定不想去公司了,因为理由多得足以让原本信心满满的你,跌到低谷,但如果我们找找你们公司每天做的一件好事,有效的事,你一定能每天激情满满行走在创业路上。

同理可得,小李的学习也是一样:莫为失败找借口,请为成功加满油!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