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 鸽

【内容提要】画报作为重要的媒介形式,对地方形象构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民族画报》蒙古文版2009—2018年内蒙古通辽市的专题摄影报道为例,从内容、篇幅、类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分析了画报类媒体对地方形象构建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画报延伸的传播力量。

蒙古宣传海报(民族画报在地方形象构建中的作用)(1)

【关键词】媒体 专题摄影报道 地方形象 传播力 一、中国三大画报的创刊催生画报类新形式媒体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中,画报被界定为“以刊载摄影图片、绘画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它用形象的直观的图像传播信息和知识。画报以专题摄影报道为主,图文并茂为传播形式,具有版式设计的艺术性和图片资料的史料性,“报”字便体现了它的新闻时效性。

新中国成立后创刊的国家级三大画报《人民画报》(1950年7月创刊)《解放军画报》(1951年2月创刊)《民族画报》(1955年2月创刊),至今在媒体界、画报界、摄影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民族画报》用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6种民族文字出版(1959年7月增出壮文版, 后停刊),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记录少数民族地区的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保留了大量的珍贵图片和文字记忆,成为了中国民族类宣传平台中发挥独特贡献的国家级媒体之一。

《民族画报》蒙古文版创刊65年以来,致力民族地区宣传报道,这也是党和国家创刊《民族画报》的初心,也是画报类媒体本身的宣传使命。正如民族画报社高级记者巴义尔所言,“民族”是内容,“画报”是形式,图片与纸媒的结合造就了媒体的辉煌时代,画报兼有摄影、新闻、学术、文学、科普、美术的特性,堪称“纸媒贵族”。

二、积极助力地区形象塑造

2004年民族画报社决定蒙古文版独立办刊,历经2007年重大改版后,在稿件的内容及数量,队伍建设和媒体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民族画报》蒙古文版的报道区域包括俄罗斯、蒙古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国内的蒙古族聚居的八省区和散杂居省市自治区;内容涵盖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工作成就、知名人士、文化旅游、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以专题摄影报道为主,图文并茂、蒙汉对照的形式向各界读者提供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民族政策法规的良好途径。蒙汉对照形式的专题摄影报道不断提升《民族画报》蒙古文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目前被其他民族类媒体广泛借鉴使用。

在全媒体时代,图片在新闻媒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几乎是没有“不带图片的报道”。专题摄影报道作为画报的重要形式,在媒介中的地位越发重要。画报类专题摄影报道具有新闻性、科普性、参考性、艺术性、文学性和技术性,是重要的传播载体。《民族画报》蒙古文版改版以来,以“三个兼顾”为办刊原则,即地区的兼顾、稿件类型的兼顾和稿件篇幅兼顾。地方形象指的是由该地区的“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 是这种外在表现在区域内外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和评价”。本文根据2009年—2018年《民族画报》蒙古文版关于内蒙古通辽地区的专题摄影报道,以通辽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为对象,归类分析画报专题摄影报道的篇幅、内容、类型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联合,体现画报类媒体对民族地区的形象塑造、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以及对地区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

(一)多篇专题摄影报道再现地方形象“关键词”

《民族画报》蒙古文版在2009年第1期至2018年第12期间,共出版120期画报,120个封面、120个封底,其中有7期为专刊,5期为100页加厚版;2本增刊,按每期画报64页(68页中去掉四封)计算,刊登专题摄影报道的总页数为7990多页。通辽市总人口318万,有蒙古、汉、满、回、朝鲜、达斡尔等42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155万,占人口总数的48%,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地区。《民族画报》蒙古文版以全面报道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政治、经济、人文发展为主,所以,通辽地区是不可忽视的报道对象。

1、设计系列专题,提炼地方形象“关键词”

《民族画报》蒙古文版2014年、2017年开设的专栏“凝望科尔沁”和“通辽市民族工作”完全体现了这一办刊宗旨。两个系列专题报道全方位报道通辽市丰富的文化艺术和民族工作成就。

内蒙古通辽市、兴安盟以及部分旗县市区被统称为“科尔沁”。“凝望科尔沁”以通辽市文化形象的关键词为主线,以11组专题摄影报道组成:四胡作为科尔沁地区代表乐器,又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力格密切相关,在通辽市的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双语牌匾亮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心和关注;自古至今从科尔沁走出了无数个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等,《地杰人灵科尔沁》对主要历史人物进行了图文报道,向读者展现了科尔沁地区的别样风采,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积极宣传作用;神奇的蒙医药和欢乐的安代舞从这里盛行;科尔沁地区的山地草原上,一部分人仍然保留着游牧生活,《游牧扎鲁特》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行形象描述;独具特色的“科尔沁服饰”……“凝望科尔沁”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通辽市的文化形象。

通辽市辖5旗1县1市1区,除开鲁县外,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均在30%以上,是典型的民族聚居地区。“通辽市的民族工作”栏目对8个地区的民族工作进行图片化梳理,展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各旗县市在民族工作方面取得的傲人成绩。

2、多篇幅报道加深地方印象

《民族画报》蒙古文版2009年—2018年间,除了系列专题报道外,先后刊登《山地圣境扎鲁特》(30页)《内蒙古民族大学:六十载育人硕果丰》(22页)《全国优秀法官那申乌日塔》(6页)《代表带领牧民致富》(6页)《蒙医药发展在内蒙古民族大学》(10页)《科尔沁文化初探》(14页)《科尔沁蒙餐》(6页)《王清君:重塑内蒙古百年酒业》(4页)《通辽市民族教育在“十二五”》(8页)《科尔沁草原上的新农村》(4页)《科尔沁服饰秀文化》(6页)《再现孝庄故迹》(6页)《通辽市的工业》(6页)《沙殇:中国科尔沁沙地》(8页)《科尔沁版画进京城》(4页)《旅游在通辽》(6页)等136篇、694页的蒙汉对照的专题摄影报道,近2000张图片向读者展现通辽的新形象,新面貌。其中,2012年至2018年间关于通辽地区的专题摄影报道就有116条,篇幅页数为602页,占专题摄影报道总数的85.3%,占专题摄影报道篇幅的86.7%,专题摄影报道数量和篇幅页数,达到了十年中的高峰。这与改版后的《民族画报》蒙古文版的影响力分不开,更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自然景色、人文景观、宣传规划、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度、摄影家协会以及摄影爱好者队伍的积极配合分不开。

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关键词可通过专题摄影报道向外界高频率输出,可以促进当地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辽市作为全国蒙古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地区,这里的民族工作固然关系到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良好地区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民族画报》蒙古文版作为国家级民族类媒体,通过专题摄影报道传播民族地区的正能量和良好形象,具有引导舆论职责,引领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全方位专题摄影报道塑造民族地区良好形象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对于国家发展和国家形象至关重要。画报类的专题摄影报道可看作是对地方文化的可视性表达,也可看作是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民族画报》蒙古文版2009年—2018年间刊登的有关通辽地区的专题摄影报道,围绕各旗县市民族工作成就、通辽文化旅游发展、蒙医蒙药事业发展、民生、民族教育、农畜产品等领域。其中,文化艺术类报道和人物报道占多数,而人物报道有一特点:被报道的人物一定领先在某一领域或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成就,具有代表性和贡献性的人物,而不是单纯的个人简历。另外也包括从科尔沁地区走出来的人才报道。

在专题摄影报道中高频率出现的版画、安代、乌力格尔、民歌、服饰、孝庄园等词汇是通辽市对外宣传的关键词;在通辽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中介绍的通辽市自然景观栏目中的奈曼旗的怪柳、特金罕山、开鲁县的古榆、塔敏查干大沙漠、珠日河草原、扎鲁特山地草原、宝古图沙漠、大青沟等均出现在专题摄影报道中;在通辽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中介绍的通辽市名胜古迹栏目中的奈曼王府、孝庄园、麦新纪念馆、库伦三大寺、僧格林沁王府、南宝力皋吐遗址、哈民史前聚落遗址均出现在专题摄影报道中;在通辽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中未提及到的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也在专题摄影报道中出现。如,开鲁县的元代白塔、科左后旗“地下石林”、科左中旗的嘎达梅林纪念碑、扎鲁特旗的炮台山公园、霍林郭勒市的可汗山等。

图片是传播载体与符号,在当今的读图时代,它的传播作用和存在意义都已有了巨大的改变,其内涵不仅包括理念传播、思维传达,还包括群体记忆、身份认同和情感表达,具有非常高的主体性地位。《民族画报》蒙古文版用千余张图片的文化专题摄影报道,向读者再现通辽地区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再现自然景观、名胜古迹等方面的旅游发展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象,助力文化形象、民生形象、人物形象、旅游形象构建。

(三)专题摄影报道与封面封底结合,增强传播感染力

封面是画报的第一形象,能够直接影响读者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民族画报》蒙古文版的专题摄影报道以专题摄影报道、封面 专题摄影报道、封底 专题摄影报道、封面 封底 专题摄影报道四种。如:2018年第2期封面群像与内文《山地圣境扎鲁特》(30页)呼应,2018年第7期封面群像与内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六十载育人硕果丰》(22页)呼应,2015年第12期封面“通辽市部分优秀教师”(拼图)与内文《通辽市民族教育在“十二五”》(8页)呼应,2017年第9期的专题摄影报道《奈曼旗民族工作》与封面“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 周年庆祝大会的库伦旗演员们”(库伦旗的学生)和封底“内蒙古首届‘科尔沁杯’乌力格尔大赛”相呼应,2018年第11期封底“通辽市歌舞团的视听音乐会《敖包相会的地方》在京上演”与当期封面“全国政协委员、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演员哈斯塔娜”和内文“乌兰牧骑为新时代喝彩”相呼应。这些案例不仅体现通辽地区的民族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长久的发展,还将感染力和传播能力最大化。专题摄影报道与封面封底的相结合体现了《民族画报》蒙古文版的选题策划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提升了专题摄影报道的可读性与传播感染力,提高了画报的收藏价值和参考价值。

(四)专题摄影报道与新媒体结合创造文化价值

《民族画报》蒙古文版刊发的关于通辽地区的136篇专题摄影报道中,大部分被转载到编辑部微信公众号“蒙地色彩”,迅速传播,点击量不断创新高。多家媒体受启发,陆续跟踪或继续报道被采访对象;多篇报道被民族画报社官方微信平台转发后屡屡被转发;民族画报官方网站刊发的关于通辽地区的专题摄影报道,多次被人民网、搜狐网、新浪网、中国网、新华网转发,影响力翻倍;2018年,以增刊的形式,用数百张图片再现了在“九链五都一城一市”发展思路下的通辽新形象;基于通辽地区的专题摄影报道,民族画报社蒙古文版编辑部原主任巴义尔出版著作《科尔沁》,为各界读者提供了通俗易懂的手册式“地方志”,为通辽市的文博旅游事业添砖加瓦;2017年民族画报社蒙古文版编辑部利用媒体资源,在扎鲁特旗举办全国通讯员会议并组织“央媒走进扎鲁特”集体采访活动,对扎鲁特的脱贫攻坚、特色文化品牌、自然景观、民族工作等进行多方位多形式报道,大大提升了通辽地区在央媒平台中的地方形象,受众心中的良好形象;北京通辽企业商会借助宣传平台,为家乡的民族教育、民族文化、进京展示实力注入了新鲜血液;专题摄影报道中使用的大量图片对提高科尔沁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挖掘通辽市现代化文化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三、总结

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也是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教育水平、营造良好环境的途径。画报类专题摄影报道是地方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途径。《民族画报》蒙古文版挖掘通辽地区的文化资源,传播通辽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了积极贡献;专题摄影报道选用的近2000张图片带有纪实性、直观性和可视化,为通辽地区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翻开近十年的《民族画报》蒙古文版,能够看到通辽地区的民族工作傲人的成绩,能够看到奋斗在通辽市各领域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

宣传也是生产力。在地方形象塑造中,各类媒体的报道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级别、不同形式的媒体对地方形象的塑造也有所不同,《民族画报》蒙古文版作为画报类国家级媒体,用专题摄影报道,对塑造地方形象发挥了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利成.综述中国老画报(一)——中国老画报的五个时期[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5):1-2.

[2]吴果中、秦志发.中国当代画报三十年 (1949—1978)[J].出版发行研究,2019,(01):104-108.

[3]巴义尔.专题摄影十法[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8年:42.

[4]秦启文.形象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82.

[5]曾颖.《山东画报》提升影响力的四大策略[J].传媒.2016,(07):38.

[6]李明杰、张灿.融媒体时代新闻图片在报纸中的作用与改革[J].出版广角,2019,(15):45.

作者简介:鹰鸽,民族画报社记者,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

编辑:

本刊启事

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目前也没有官方网站,没有在线投稿投稿一说,请投稿者提高防范意识。本刊未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征稿,请投稿者直接与我刊联系。

论文要求视角新颖,与媒体实践有深度结合,字数3100字、4500字、6300字三个字段,请严格按此字数提交论文,一般作者字数3100字以内,副教授字数4500字以内。投稿邮箱xwlt0903@163.com或nmgxwlt@126.com

参考文献、注释一律在尾注。注释内文和文尾都要用序号即圈码标注:①②;参考文献文后用:[1] [2],文中不标序号,标题下署作者名

文后写作者姓名、单位、职务(学生要写全学校、院系和学位)文后要写联系电话,最好是手机。

投稿 0471-6635549 0471-6635516 0471-6635382

来源:2020年第3期《新闻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