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国产经典动画,你还记得多少?
因“血腥”惨遭停播的《虹猫蓝兔七侠传》
结局并不美满的《神厨小福贵》
贯穿整个童年少年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
还有《神兽金刚》、《洛洛历险记》、《果宝特攻》、《哈皮父子》、《大角牛梦工厂》、《围棋少年》、《火力少年王》、《电击小子》、《猪猪侠》、《福五鼠》、《开心超人》、《十二生肖》
……
对了,中法合资的《中华小子》和美国制作的《成龙历险记》也不能忘。
关于童年,关于动画片,见白可以一口气说出好多。
这些不同时代但却不失经典的动画片仍然俘获着众多95后、00后的芳心。不信你看看B站那满屏的弹幕。
见白好像突然能理解为什么“爷青回”能成为B站2020年的关键词了。
这些跨越时代的动画片,或多或少的都在电视上给我们这一代增添了些许色彩。以至于到现在如果提及它们时,我们仍能不假思索的说出动画情节,回想起当时的动画场面。
而如今,到了2021年。国产动画片按理说应该做的更好了吧?
实际上并没有。见白八岁的小侄女至今最喜欢的动画片还是《熊出没》。
1.我们先来简单探讨一下国产动画。
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的一则通知让国产动画厂商兴奋。
在此背景下,我们记忆中的大部分回忆杀诞生了。
这些动画片呢,迅速垄断电视台,收视率也蹭蹭的往上涨。
看似没有辜负广电局的良苦用心,但实际上却暗藏玄机。
首先当头一棒就是抄袭。
2007在央视播出的,号称一部“真正关注现代儿童成长的原创精品”《大嘴巴嘟嘟》被指出抄袭。
不光场景相似,就连配音也神一般的雷同。
“当孩子问我这个嘟嘟为什么跟小新一个模样,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与小新经典的摆屁股动作、说话声,甚至人物、情节都一样。”
这部动画片,狠狠地打了国产动画的一记耳光。
同样的还有2010年的《雷速登闪电冲线》雷同1998年的《四驱兄弟》
2008年的《金甲战士》雷同奥特曼与假面骑士。。
下面这个《高铁侠》更是过分,完全就是汉化版的《铁胆火车侠》。
2012年的《小猫啦啦》雷同2004年的《甜甜私房猫》。
央视大片《宠物小精灵传奇》与日本的《宠物小精灵》。。
……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当年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的一纸禁令,竟然成了国产动画抄袭的保护伞。
禁播国外优秀动画片,反而却默许国内厂商赤裸裸的抄袭,属实有些匪夷所思。
莫非,披着羊皮的狼就不算狼了?
这波操作,又完美的向我们诠释了,“闭关”政策在什么时候都是行不通的。
看似是扶持国产动画,但操作起来也让儿童们与那些优秀动画失之交臂,反而给了抄袭者可乘之机。
2.国产动画片真的会好吗?
其实早在2010年,中国的动画片产量就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产量第一。到谈起动画片的质,却一言难尽。
要知道,在2010年的时候,广电局就设立了少儿精品发展专项资金,用以国产动画的专项补贴。
与此同时,各地对于地方的动画产业也有相当大的扶持。比如深圳规定,在副省级以上电视台播出,2D动画补贴500元/分钟,3D动画补贴1000元/分钟;在央视播出补贴翻倍。如果一集动画片按20分钟计算,能够获得的补贴就是1万到2万。
在如此利益相关的吸引下,全国的动画数量就如雨后春笋一般蜂拥出现。在这如火如荼的风光下,却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只有量没有质。
“中国动画习惯性的低龄化,习惯与幼儿一起生活,大部分作品都混在成人或动物中,大部分都是年幼的和天真的人,缺乏各种风格和特征鲜明的人物,动物不是人类,甚至是拟人化的存在。差异非常大,孩子的思维和行为能力较差,缺乏人眼吸引人的元素。”一位网友在网上这样写道。
(去年因发色被家长举报的动画)
就情节而言,中国的动画都是一样的:
1.正义使者在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危险之后终于克服了邪恶的化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发展,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万物都是相对的,这种动画只能教孩子。)
2.某某孩子的上学经历,最后,还要给来上一句“小孩子不能做的事哦〜”(完全小孩子的教育)
3.模仿日本著名动画《名作》,也要模仿最幼稚的日本儿童教育动画。即使模仿诸如“国际象棋灵魂”之类的著名作品,它们的水平也会变差,它们曾经因为头发颜色太亮而被禁止演奏,或者他们以为作品教孩子们染发,或者作品中的男女都有不良倾向。
但动画片厂商才不管这些呢,他们只要能在电视台上播出就行。
于是乎,“粗制滥造”、“低龄化”成了中国动画的代言词。
而最可悲的是,原本有一些还不错的动画片诸如《虹猫蓝兔七侠传》、《中华小子》等,却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因素而淹没在动画浪潮中,让人唏嘘。
3.但国产动画并不是一无是处。
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纯手绘经典《大闹天宫》
再到近些年的《画江湖之不良人》、《镇魂街》、《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不同题材类型的动画,仿佛都在无形中告诉我们:这个时代还有真正热爱动画的人在发光发热。
三年磨一剑,五年磨一剑的制作人其实也有。然而很可惜的一个点就是,这些优秀的动画仿佛是面向成年人的,电视上播放的动画则基本都是面向于12岁及以下的儿童。
(央视一套近期动画节目单)
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群体:青少年,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动画供这个年龄段观看。
所以,有一部分的青少年转而投入到网络游戏的怀抱无法自拔。而且这个年龄段的价值观世界观仅靠家长老师来引导的话,似乎总感觉缺点东西。
而那些面向儿童的作品,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就因为暴力、低俗等被勒令整改过。
所以,现在的电视台上只能看到一些低龄化的、“极其符合”儿童心智的动画片。那些少儿电视台是不是也该考虑,把少儿改成幼儿呢?
虽然有资料显示,我国现在观看电视的人群已经大幅度减少了。但是99%的电视覆盖率还是实打实的,仍然不排除还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少年定期定时观看电视。
电视依旧是面向观众最广、覆盖率最高的平台。
然而长期播放低龄化的动画,真的能让电视生态环境更好吗?
CCTV少儿频道的节目单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见白自己就是看着动画片长大的一代,我清楚的知道有些动画片真的不幼稚,相反有些动画片它们给我带来的感情、喜怒哀乐,是我至今还无法忘怀的。再说的夸张一点,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带来的影响甚至比现实中的言传身教来的更直接。
所以,动画不可能不重要。
所以,何时电视台能够出现动画百花齐放的局面?
只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在电视上看到理想动画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