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认识史铁生源于课本的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通篇文章不长,却写尽了满腔的遗憾,也是从那个时候,我的内心生出了去北海看花的念头,而我与地坛,则让我进一步了解了这位年少患病作家煎熬的内心。

《自由的夜行》集合了史铁生部分文章,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我与地坛、轻轻的走与轻轻的来、好运设计、放下与执着、人间智慧必在某处汇合。

第一章便收录了耳熟能详的作品:我与地坛以及秋天的怀念,这一章作者讲述了他患病的经历,同事医生对他的情谊,母亲小心翼翼照顾他的情绪,他患病后的郁郁不得志,及母亲突然逝世的遗憾。

后面四章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偏随笔性的文章汇聚在了一起,从写作、爱情、职业、平等、疾病等方面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史铁生笔下的一年四季(自由的夜行史铁生笔下的精神世界)(1)

在《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一文中,史铁生回忆了他的小时候,其中一段描写环境的文字甚是优美,带着我不由进入到作家史铁生的世界,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太阳晒热的花草的气味,太阳晒热的砖石的气味,阳光在风中舞蹈、流动,青砖铺成的十字甬道连接起四面的房屋,西番莲自顾自开着硕大的花朵,蜜蜂在层叠的花瓣中间钻进钻出,枣树下落满移动的树影,落满细碎的枣花。

我是很爱这样的文字,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萧红的呼兰河传,都让我深深着迷,我喜欢这些微小的事物,我的童年是快乐的,那个年龄段在我的记忆中总是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年幼的我也比常人更早感知春日的到来,泥土中冒出的一撮绿色总让我欣喜不已,日子渐暖后,水中的小蝌蚪,细雨中的漫步,寻觅蘑菇的踪迹,一幕幕都构成了我美好的童年。

史铁生笔下的一年四季(自由的夜行史铁生笔下的精神世界)(2)

而长大后的我生活渐渐变成了两点一线,日子枯燥单调,了无生气,连快乐都变得很难,也许我是一个物质欲望比较低的人,逛街购物也并不能让我快乐太久,而一棵柳树,一弯溪水,一轮明月,一阵清风,反而会慰籍到我,最爱阳春三月,气温渐暖却不热烈时,骑着单车乘着风,沿河看柳和那些盛放的花朵,也爱细雨朦胧中撑一柄伞独自散步。

前几年跟好友逛圆明园时有幸经历过一次,那天天色有些许青,荷花正开的旺盛,待我俩端坐凉亭中吃饭之时,细雨突然袭来,一池的荷花便沐浴在细雨中,行人都匆匆的找躲雨的地方,而我俩相视一笑边吃美食边欣赏美景,好不快乐。

而随着年纪的增长与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好像越来越丧失了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也在一天天中变得浮躁与麻木,同时又不得不惊叹时间的流逝,而仔细回想时,脑海中却空无一物,只剩手机的影子(当代精神鸦片)。

史铁生笔下的一年四季(自由的夜行史铁生笔下的精神世界)(3)

史铁生在《欲在》和《神位 官位 心位》这2篇文章中谈到求神拜佛时,也有自己的独特看法,想法与梁实秋先生在《世界喧嚣我很好》中对佛法的看法颇为相似的,都认为我们的求神拜佛是一件功利的事情,求儿子,求房子,求票子,颇有考试临时抱佛脚的意味,而不是心无所念,只为拜佛而拜佛。

在我看来,读书的意义便在于自省与解惑,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许多人的过往,包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通过别人的故事,我们可以汲取到很多的知识,同时对于人生的困惑,我们也可以从他人身上寻求答案,这也是为什么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及《人生》这么引人共鸣,包括那些年代久远的经典名著,虽然现在重读,我们可能只能理解文字本身的意思,比如高尔基三部曲,或者雾都孤儿,感觉已经是很遥远的故事,但是在当时,它们的存在一定也鼓舞了许多人,让他们找到生活的勇气,这也能解释畅销书受欢迎的原因及畅销书与经典图书的区别,畅销书的存在就在于鼓舞了此时此刻的我们,而它们不能永久流传,就在于未来年代的人面对的困惑与我们是不一样的,及他们无法对我们的时代感同身受。

,